有些蔬菜不用焯水,可以直接下鍋炒;但有些蔬菜,若是省去這一步,則可能帶來危險。尤其是一些自帶“毒物”的蔬菜……
香椿
香椿中有硝酸鹽,也有亞硝酸鹽,雖然并未達到讓人中毒的水平,但對于年紀大的人而言,消化能力、代謝能力都相對較弱。若是香椿中的硝酸鹽含量較多,又吃得多,就容易在體內被轉化為亞硝酸鹽,進而可能導致中毒,甚至增加致癌風險。
吃香椿有“三要”
①要焯燙。焯燙1分鐘,可除去2/3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
②要吃芽。購買香椿時要盡量選擇紫紅色的嫩芽,有害物質含量少,抗氧化物質含量多;而比較老的香椿葉中有較多硝酸還原酶,可將硝酸鹽變成亞硝酸鹽,因此最好少吃。
③要趁早。香椿存放時間越長,有害物質含量越高,所以要吃新鮮的香椿芽。
此外,像西芹、萵苣等亞硝酸鹽含量也比較高,而且放置越久,含量越多。因此除了焯水,還要保證新鮮。
菠菜
菠菜雖然營養(yǎng)價值高,但其所含的草酸也不少,每 100克菠菜就含有700多毫克的草酸。
草酸含量較高的食物,吃的時候往往有股澀味,食用過多時,容易和體內的鈣離子結合形成草酸鈣,不僅會影響鈣的吸收,還增加了患結石的幾率。
但草酸溶于水,因此焯水可以去除菠菜中大部分的草酸。
除了菠菜,口感有點澀味的 莧菜、茭白、竹筍等,草酸含量也比較高,也建議焯過水再進行下一步烹飪。特別是有結石風險的人,盡量焯水后食用。
鮮黃花菜
新鮮的黃花菜含有一種叫做秋水仙堿的物質,經過腸胃吸收后可能形成有毒的二秋水仙堿,吃多了會有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 若想吃新鮮黃花菜,吃前將黃花菜的花蕊摘掉,再焯水十幾秒,然后放入冷水中浸泡1小時以上,則可 降低毒性。
此外,像西蘭花、菜花等,由于特殊外形,較難清洗,在炒之前最好先用鹽水浸泡半小時,再焯水,能幫助去除灰塵、農藥殘留物質。(摘自《現代保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