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人
自古至今,說史講史有兩種人:一種是說書藝人,另一種是歷史學家。講史,多數(shù)是教師在課堂上講歷史,而賣票講史并取得巨大成功者,黎東方為第一人。
黎東方是20世紀40年代旅美的一位著名的歷史學家,曾受業(yè)于梁啟超先生。梁先生在清華講《歷史研究法》,黎東方得其真?zhèn)鳌K闹v史,是學院派人物在劇院里講史。他講的是歷史,而不是演義。但他講的歷史,又不同于當堂照本宣科背講義。他在講壇上,既不虛構(gòu)一個人物,也不“戲說”故事情節(jié),而是廣泛地從各種史書中搜集和貫穿史料,按需而取,為我所用,材料信手拈來,借題即興發(fā)揮,有時還借古喻今,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吸引了無數(shù)聽眾。誠如歷史學家唐振常先生為《細說三國》作序云:“抗戰(zhàn)軍興,黎先生除了繼續(xù)執(zhí)教,時應各地之請,為各界人士講演歷史,通古識今,激勵抗戰(zhàn)。黎先生擅長講演,有雄辯之才,每講史,鼓動全場,聽者動容?!?/p>
中國近代史上的文理大家顧毓琇有言:“人類有文化,文化成歷史,歷史即文化?!崩钖|方講史,實為傳播文化。1944年9月24日,黎先生在重慶中一路山東實驗劇院一連講十場。因為實驗劇院院長王泊生是他的好朋友,把大禮堂借給黎東方,不收場租費,做成了一件普及中國文化的大好事,開了歷史學家賣票講史的風氣之先:黎東方細說三國。開講十天,每天一講。第一天講合久必分,第十天講分久必合,合符天下大勢所趨,許多山城聽眾連聽十場,大呼過癮。
那么,為什么要在劇院里賣票開講?黎先生直爽地回答:“因為窮。為什么窮?因為通貨膨脹。戰(zhàn)前,我的一份薪水,可以買100雙皮鞋,或40擔米。到了1944年,我的一份專任薪水只買得一雙皮鞋。買了皮鞋,便無錢買米。這都是被日本人害的?!?/p>
開講賣票,以學問換取大米,也是一種謀生之道。
買票聽講,要有人來聽。誰來買票?這開始是一個大難題。那時,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也沒有微信。發(fā)布開講信息,要靠在報紙上自費做廣告。黎東方吃飯已成問題,怎么做得起廣告?一家報紙有眼光,知悉后,特許他先登廣告,后收廣告費。另一家印刷公司也讓他先印入場票,后收印刷費。沒想到,講史大受歡迎,一炮打響,頭一天便來了300多人。每張門票2美元,一場演講收入600多美元,開講十天,黎東方經(jīng)濟上大翻身,總收入相當于幾十個月的教授薪水,吃飯問題解決,還清廣告費和印刷費,自然不在話下。
黎東方講史于是名揚天下,賣票講史接連不斷,從重慶講到昆明??箲?zhàn)勝利后,他又到南京、貴陽、安順講了幾次。
黎東方成為半個世紀前的“易中天”??磥?,直到今天,普及歷史知識,還可以取得相當不錯的社會效應和經(jīng)濟效益,這里依然是一個古為今用的新天地。
黎東方講史,不止于生動活潑,而且多有創(chuàng)見。他還原真實曹操,替周瑜辯誣,正說諸葛亮,重評司馬懿。他指出《三國演義》有的地方以假亂真。如張飛絕對不是一個性格魯莽的人,在正史上,張飛原是富家子弟,文武雙全,寫得一手好字,生平的愛好是畫美人,一改人們對張飛的認識。還有“連環(huán)計”中寫王允有個丫鬟,名叫貂蟬,先許呂布,后送董卓,后來呂布殺董卓,這也是《三國演義》編出來的。貂蟬二字,原為漢朝后宮內(nèi)女官的官名,地位比妃嬪低很多。貂蟬不是人名,更不是姓貂名蟬。王允家中,不可能有這樣一個丫鬟,倒是董卓家中可能有?!逗鬂h書·董卓傳》記載了他曾經(jīng)“奸亂公主,妻略宮人”。黎東方說得有根有據(jù),令聽眾耳目一新。
黎東方還認為,曹氏篡漢,只是一個“篡”字,因為天下是曹操打出來的;而司馬篡魏,則不止于“篡”,還要加上一個“竊”字,因為司馬懿得天下,是靠“騙”和“媚”偷來的?!都氄f三國》中談到的事件,最著力的是官渡之戰(zhàn)和赤壁之戰(zhàn)。在這兩次大戰(zhàn)中,有事更見人,寫出了不同性格人物在事件中的活動,因而格外吸引讀者。
黎東方講史,獨創(chuàng)“細說體”,贏得了史學界專家們的高度評介。這種“細說體”,用歷史學家馬先醒的話來說,使聽者、讀者宛如身臨其境,親聞目接,以讀《三國演義》的輕松心情,獲得的卻是勝于《三國志》的歷史知識。
(摘自《人物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