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家家”是深受幼兒歡迎的傳統(tǒng)游戲,不少家長或早教機構都為孩子準備了從鍋碗瓢盆到桌椅床柜完全齊備的高仿真玩具,部分幼兒園在創(chuàng)設“娃娃家”游戲環(huán)境時,也會把孩子可能用到的材料都買齊,創(chuàng)設逼真完整的“過家家”游戲情境。但郭佳佳發(fā)現(xiàn),玩具太過齊備,反而讓孩子們有了思維定式,按照現(xiàn)成的材料玩,無形中束縛了他們的想象力。于是,她設計出了另一種“過家家”。
關鍵詞:把游戲的主動權;“過家家”;“游戲教學”
帶孩子們到幼兒園草坪上,除了準備一些最基本的積木、瓶子、罐子、小碗等材料外,一切由孩子們自由發(fā)揮。她欣喜地看到,孩子們用小椅子搭出迷宮,在遮陽傘旁邊用小石頭、木條開出“海灘飯店”,用各種材料布置出廚房、泳池、臥室、學校等場景,孩子們的想象力被激發(fā)了。
一、激發(fā)孩子愛玩的天性
“孩子天生會玩,老師要把游戲的主動權還給孩子,而不是用自己的經(jīng)驗替代孩子的成長?!惫鸭延纱苏归_了課題研究。她為園里的孩子們更新了“游戲材料箱”,提供一些低結構的材料。游戲開始前,她會先和孩子們交流,“比如有個孩子說想玩燒烤店,我就會引導他考慮開一家燒烤店可能要用到哪些東西,怎么通過自己的www.chinajiaoan.cn努力來制作,比如用橡皮泥捏出不同品種的肉串,或用樹葉、沙當做食物,用紙或其他基礎材料做出燒烤店常見的用具等,讓他們結合生活實踐,使想象力、動手能力在游戲中得到最大的發(fā)揮?!?/p>
這種“游戲教學”也成了郭佳佳的專業(yè)發(fā)展特色,其個人課題《基于幼兒特質的戶外角色游戲的實踐研究》被立項為區(qū)級規(guī)劃課題,并帶領園內青年教師研究戶外游戲活動中材料、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及教師的指導作用等。
二、幼小銜接不是要認多少字
目前正值升學季,有家長忙著帶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有家長希望孩子在幼兒園學到認字、數(shù)學等學科知識,但郭佳佳不認同。在她看來,幼兒園重視幼兒的情感體驗、關注幼兒能力發(fā)展,這些都是應當在幼兒園階段為孩子打下的基礎。例如,同樣是搭積木游戲,有些家長喜歡讓孩子照著圖紙搭積木,但這樣其實是固定了思維模式,同樣是搭一座橋,不妨讓孩子自己選擇積木堆砌,引導他們在不斷嘗試中發(fā)現(xiàn)對稱、組合的規(guī)律。
“幼小銜接并不是要到輔導班里去認多少字或者會做多少數(shù)學題,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活動中得到情感、能力上的體驗與成長,鍛煉合作溝通與觀察思維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幼小銜接?!?/p>
三、游戲讓幼兒自主選擇,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
孩子當家做主人在幼兒園教學中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潮流。在日常教學中,很多幼兒不服管教,喜歡以自己為中心,但是真正到集體中以后,如果讓他們自己做決定,有時候他們做的決定是有利于集體的發(fā)展的,他們也會變得格外的認真,不再任性,不再自私。有些活動的設定具體還是要讓幼兒教師進行的工作,因為幼兒沒有這方面能力,但是在游戲的選擇上可以由他們自己決定。一旦幼兒站在教師的角度,他們的心思就會發(fā)生改變,就會把自己想象成一個大人。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往常孩子們在幼兒園時,游戲常常由我們老師來精心安排,孩子則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動的機械的聽從調動,在我們看來,似乎是在組織游戲活動,而在孩子們的心里,卻只是在完成我們布置的任務,并不覺得是在進行游戲活動。如何使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如何在游戲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玩什么,怎樣玩,玩多久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放開手,給予他們自由發(fā)揮潛能的機會。
四、自己選擇“今天玩什么”
游戲是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愿地進行的活動,所以我經(jīng)常問孩子們:“今天你們想玩什么游戲呀?”孩子們會爭先恐后的發(fā)言,這樣一來,孩子們會覺得:游戲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可以選擇玩自己喜歡的游戲。他們選擇的游戲,可能是一些無太多樂趣的游戲,也可能是一些已經(jīng)玩了又玩的游戲,但卻是他們所鐘愛的。因此,我們就可以,就應該盡可能去滿足他們游戲中學習的欲望。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選擇后,他們才會玩得盡興,學得開心,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在進行幼兒游戲教學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首先明確這一領域的培養(yǎng)目標;其次在教學時轉變教學理念,采取多種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在教學時,還應注重家庭以及相關社區(qū)的正確引導;在教學時教師還應該向幼兒講述文化,采取對比教學,培養(yǎng)認同感;最后作為教師還應該規(guī)范幼兒的日常行為,設置相應規(guī)章制度提升幼兒的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麗彬,林志堅.幼兒游戲教育游戲化課程性質探究[J].中華少年,2017(31):232.
[2]劉晶波.我國幼兒園游戲教育實踐的革新路徑[J].教育科學研究,2017(05):88-90.
青海省六一幼兒園?楊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