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建文化記錄著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來走過的路,經過共產黨的努力取得的成就,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好東西,給了我們明確的前進的方向,讓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黨建紀念館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校正方向、可以讓我們在他國面前挺起脊梁、可以讓我們明確自己的定位,這些都需要我們去研究學習。我們要緊隨時代步伐,以更多樣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歷史文化,形成長效的影響。讓更多的人知道歷史,吸引更多人來了解歷史,是黨建紀念館的使命,是黨建紀念館努力的方向,這是需要我們不斷奮斗的。那么,黨建紀念館究竟該如何發(fā)揮它的教育作用呢?本文就新時期黨建紀念館如何發(fā)揮教育作用提出了一些策略。
關鍵詞:黨建紀念館;教育作用;策略
黨建紀念館記錄了我黨建黨百年的歷史,有很大的紀念意義和教育意義。通過對一些物品書籍的展覽和展示,向我們展示過去這些事件的過程,展現它的重要意義,為了讓我們不要忘記歷史、讓我們不怕吃苦,努力實干,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讓我們更愛我們的祖國。為了讓大家更能受到教育,我們不但要關注教育的內容,還要注意教育的方法,不斷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使教育方法更多,多想想大家需要什么,根據大家的不同的需求設計活動,是大家可以受到最好的教育。在不摒棄傳統(tǒng)的基礎上,以更多樣化的形式向大家講解內容,讓大家能夠全方位的了解歷史,讓黨建紀念館跟好的發(fā)揮他的教育功能。在傳統(tǒng)的文博場館教育中,講解被看得十分重要。紀念館大多主要是講解員向觀眾說故事,讓觀眾了解他們所了解到東西。但現在這種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多數觀眾的需求了,每個人都目的需求不同,因此,要更加關注不同類型觀眾的目的、關注點、需求的不同,多和觀眾有一些交流,因人施教。為了讓大家更能感同身受,有更直觀的了解,有更好的體驗,紀念館要以更吸引人的內容更創(chuàng)新的講解方式讓觀眾收到更好的教育。
1 細化宣講內容,滿足觀眾需求
在宣講內容做出改變,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參觀需求,我們要為他們提供不同的講解內容。時代不同,工作重點不一樣,要選擇不同的講解重點內容。針對不同群體,細化講解內容。不同的社會群體思想不同,對講解內容就會有不同的理解。為了讓觀眾更好地吸收講解內容,對講解稿要求針對不同群體細分。例如對于現在的學生要讓講解比較容易理解,要讓學生能夠聽得懂,對軍校學生就要著重講解抗戰(zhàn)時期的一些戰(zhàn)役和戰(zhàn)術,對黨員群體要側重講解體現黨性教育以及三嚴三實的內容等等。尤其現在反腐是我黨的一項重要工作,黨建文化具有的指引方向的功能,鼓勵黨員干部努力工作,防止黨員干部出現思想上的偏差的作用,為黨建紀念館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和機會。因此,主題更加通俗易懂的講解,對象更有針對性的講解更有利于讓黨建文化發(fā)揮他的教育作用。對宣講內容做出的調整對講解員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zhàn),讓他們意識到講解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
2 豐富宣講形式,創(chuàng)設“特色宣演”
在宣講形式上作出調整,如果各個紀念館的展出都很相似,都很無趣,缺乏吸引力,會讓大家失去參觀的興趣,紀念館也起不到相應的教育作用了??梢酝ㄟ^一些多媒體手段讓大家更加直觀的感受到歷史文化的精髓,讓觀眾有更好的體驗。運用現代技術提升改造展覽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觀,以達到最大的教育效果。通過展示柜中的物品展示來實現教育的方式,現在看來是十分無趣的。讓觀眾失去繼續(xù)了解的欲望。我們可以采用一些科技手段,讓人有仿佛身臨其境的感覺,引起他們的興趣。這些巧妙設置的場景獲得廣泛認可,吸引觀眾爭相來參觀。還可以根據國家紀念日,舉辦一些參加公眾紀念日活動,提升民族凝聚力,擴大教育范圍,豐富教育形式。例如在一些大家都知道的紀念日的時候,舉辦一些有特色的活動,邀請許多銘記歷史的愛國群眾在紀念日當天來到紀念館參加活動,擴大宣傳的范圍,也可以起到更大的教育作用。這不僅提升了民族凝聚力,還堅定了大家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的信念。
3 加強講解員的培訓教育
現在的紀念館講解工作更加看中參觀者的現場感受,講解人員多與觀眾互動,根據觀眾的問題進行講解,解決觀眾真正的疑問,讓觀眾更有興趣去了解,讓觀眾有參與感,以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講解員是觀眾與紀念館之間的傳輸紐帶,講解服務工作是觀眾感知紀念館社會教育工作最直觀來源。講解員是與觀眾最直接接觸的,他們的講解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件展品都有不同的意義,好的講解員可以把每一件展品的故事歷史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說給大家聽,可以拉近大家與歷史的距離,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講解員影響著觀眾對這個紀念館的看法,對我們的后續(xù)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好的講解員是可以吸引觀眾的。所以,我們要加強講解員的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講解員專業(yè)水平,不止是對講解詞的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對背后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多舉辦培訓提升講解員的知識儲備,為了提升講解服務能力,提高講解水平,要加強講解員的自我學習能力,不斷積累經驗,不斷學習,建立監(jiān)督管理小組,不定期抽查講解員的講解工作,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4 滿足深度需求,建立志愿服務團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參與社會文化事務,滿足他們對于歷史的喜愛。志愿服務在紀念館里越來越多的被提及,越來越多的人自愿加入黨建紀念館的志愿者隊伍。志愿者隊伍的建立,不僅為紀念館提供了寶貴的人力資源,更是拉進來紀念館與群眾的距離,讓紀念館更加接地氣。紅色文化是實踐性的文化,需要在不斷地實踐中去認識與學習。志愿精神與紅色文化的展現與傳播是分不開的,志愿服務也是一種價值觀的踐行,是對社會和他人的自愿奉獻,與紅色文化的實踐性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發(fā)揮社會群眾的力量,多找一些志愿者,壯大宣傳教育團隊。不但可以滿足想進一步了解紀念館歷史的人的愿望,還可以通過他們的力量讓偉人的事跡和精神跟家深入人心,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隨著時代發(fā)展,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對黨建紀念館開展黨史教育有著各種各樣的影響,因此,各個紀念館應該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步,因為它們要不斷宣傳歷史文化,要吸引更多的人來學習。同時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使人們的基本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升,所以,精神需求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就要求紀念館要不斷進步以滿足大家更高的需求。經過百年的建設發(fā)展,黨建文化已經形成強大的體系。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黨建紀念館應該緊隨時代的步伐,努力創(chuàng)新,用更新穎的方式去發(fā)揮它最大的教育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增強社會教育功能,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歷史文化,是需要紀念館不斷堅持的。我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努力創(chuàng)新,要發(fā)散思維,提高自身競爭力,提升對觀眾的吸引力,讓大家都有興趣了解紅色文化,要努力了解群眾需求,以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當前,我國還面臨著更多更大的挑戰(zhàn),緊跟時代步伐,努力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找到更合適的方式方法,發(fā)揮黨建紀念館的教育作用。這樣,黨建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才能給群眾力量,給群眾指引方向,給群眾希望,讓我們有動力,有力量去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悅.論革命類紀念館如何通過與社會公眾的互動實現其紅色文化傳播——以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為例[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8(01).
[2]劉利偉.論紀念館專家型講解員的培養(yǎng)[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02).
[3]崔媛媛.革命紀念館在紅色教育中的作用[J].學習月刊,2018(07).
[4]趙福超.守好紅色陣地傳承紅色基因——革命紀念館如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J].老區(qū)建設,2018(08).
[5]周瑤.革命紀念館黨性教育活動的實踐與探索——以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為例[J].黨史博采(下),2018(09).
[6]于明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紅色文化傳承的歷史考察和基本經驗[D].山東師范大學,2019.
作者簡介
林大永(1984-),山東煙臺人,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文博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