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恢雄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可能限制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的教學方法,盡可能多地給予學生閱讀空間與條件,進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使用開放式閱讀教學方法。
所謂開放式閱讀就是“不明確指示學習目標,不明確指示問題答案”,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打破時空限制,將課內(nèi)獲得的閱讀知識和方法自主地運用到語文課外的閱讀實踐。開放式閱讀教學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旨在對學生實施素質(zhì)教育,使學生逐漸掌握知識,學會主動、合作、探究的學習,并在此基礎(chǔ)上,學會審美、學會做人,為推動學生終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筆者談談自身教學中的幾點作法:
一、開放教學情境,營造課堂氛圍
如在教學《春》這課時,就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想到新的生命,無窮的力量,內(nèi)心洋溢的喜悅,煥發(fā)萌動的,蓬勃生機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們都出來了;有的散步、放風箏、耕種、插秧……好一派春天的新氣象……”學生聽到這,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飛揚。
教師在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同時,還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學生的答案,無論對錯,教學時應該給予包容,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另外,在學生自由閱讀時,教師要和學生們互動,互動是提高閱讀質(zhì)量的保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和學生溝通,把自己的見解和學生的見解融合起來,從而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動力。
二、開放設計問題,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陶行知說過:“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fā)文化寶庫的鑰匙,盡我們知道的教給學生。”因此,在開放式教學中老師在營造輕松自由的氛圍時,還要懂得激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想象力,打破學生的定式思維。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開放式閱讀要求學生有自己的想法,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習慣,甚至要進行逆向思維。例如講《桃花源記》時,教師可以先以“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理想生活”為題,讓同學們自由探討,暢所欲言,從而讓學生心目中產(chǎn)生美好的意境。
三、開放課程內(nèi)容,引導學生走入社會
發(fā)掘每個學生的語文潛能,給每個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放式閱讀教學以提高文學鑒賞水平為目標,突破“本本教學”的閱讀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廣泛涉獵,并發(fā)表多角度、多層次的見解。突破課本的范圍,吮吸多元文化的甘霖,感受多元文化現(xiàn)象,學生視野漸次開闊、見識不斷豐富、思想日益活躍,個性化的見地自然容易形成。語文教學只有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語言、用語言表達出情感,才能讓學生感悟到語言的無窮魅力,體驗到語言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欣喜。語文教學也只有根檀于開放的生活情景中,回歸自然,回歸生活,語言才能顯示出生活力,語文教學才能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四、開放閱讀評價,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所謂閱讀教學評價的開放,就是指要設立多元化的評價指標和評價主體,同時也要做到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和評價目的。教師要打破傳統(tǒng)的成績高低評價模式,要注意教師、學生自評、互評相結(jié)合的多樣化評價方式。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在閱讀教學的具體評價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兩種不良的傾向,即“開放性閱讀試題答案的不開放”和“開放性閱讀試題答案的全放開”。筆者認為詞句的理解、個性化的解讀、獨到的提問、深刻的辨析等,這些教師就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文本中那些“不求甚解”的地方,老師就應該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著眼于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來進行鼓勵性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