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文
豆面卷子,是以蒸熟的黃米面黏窩窩頭為主料,熟黃豆面為輔料搟制而成的一款非常具有關(guān)東特色的傳統(tǒng)黏食品種。在糧食匱乏年代,每家人只能在過年淘黃米時搟制一點豆面卷子食用,平常想吃就是一種奢望。但現(xiàn)在不同了,不論是誰,只要想吃豆面卷子,一是自家可以淘米搟制,二是在市場上可以隨時購買。
不過,由于黏糯米大量上市,人們?yōu)榱朔奖闶∈?,有時就用糯米面蒸窩窩頭,然后搟制豆面卷子,但食用的質(zhì)感和味覺都會打折扣。這里介紹的是關(guān)東人用黃米面做豆面卷子的基本工藝流程。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和仿做,這里先說一下使用原料的品種和大致比例?;驹鲜鞘蜃樱ū狈椒Q其蘼子)磨出來的黃米約10 kg,苞米茬子或小米約2.5 kg,黃豆(關(guān)東人也稱其大豆)1 kg。
我們知道,黃米具有一定的黏性,加工成面粉做出食品后黏性更強。為了削弱食品的黏性,增加艮勁,有必要摻放一點苞米茬子或小米。不論苞米茬子,或是小米,只摻放一種就行,家中有什么就摻放什么,或家人喜歡什么就摻放什么,沒有特殊要求,而且摻放的比例也不固定。一般說來,摻放的苞米茬子(或小米)是黃米量的1/4左右即可,但不能超過1/3,若超過這個比例,不僅成品黏性會打折扣,而且口感質(zhì)量也會下降。
我們吃豆面卷子,除了吃它特有的黏性外,還要品評出濃郁的黃豆面香才行,據(jù)此,應(yīng)該選用籽粒飽滿,色澤金黃,新出產(chǎn)的大豆為好,豆香味足,受人歡迎。
軋面,是指早年用石頭碾子軋面;打面是指現(xiàn)在用機器打面。不論運用哪種方法加工面粉,都事先將黃米和苞米茬子(或小米)分別用清水淘洗干凈,瀝凈水后再軋(打)成面粉,其方法與“豆包”中軋(打)面粉基本相同,這里不作贅述。
另將黃豆挑去雜質(zhì),淘洗干凈,放在大鍋中,以小火為主炒熟,見其虎皮色,質(zhì)酥味香時取出軋(打)成細面待用。
發(fā)面的方法是根據(jù)在黃米面中摻放什么輔料而定。如果黃米面中摻放了苞米茬子面,就先在大鍋中燒開水,將苞米茬子面放入水中攪成干糊狀,取出搋入黃米面;如果黃米面中摻放了小米面,就將兩種面粉放在大鍋中燒小火炒一會兒取出,用溫水和面即可。不論哪種和面方法,要求面團一定要搋透、和硬,蓋嚴面盆,置于熱炕上發(fā)酵即可,請參見“豆包”篇目中的相關(guān)文字。
豆面卷子是否好吃,受人歡迎,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窩窩頭的質(zhì)量如何。好的窩窩頭,色黃、質(zhì)黏、微甜,沒有酸味。在關(guān)東民間有的窩窩頭感覺出“臭腳丫子”味,主要原因有兩條:一是黃米面團發(fā)酵過勁,酸味過重;二是黃米面中摻放的苞米茬子或小米面數(shù)量過多。如果有人問,為了防止面團有酸味,不等發(fā)酵好了提前蒸窩窩頭行不?答案是否定的。沒發(fā)好的面團,不僅黏手,而且成品也澥口,不受吃。由此看出,要想蒸好窩窩頭,吃好豆面卷子,一定要把好發(fā)面這一關(guān)。通常看,放置面團的火炕不能太熱,溫度不能太高,一旦面團發(fā)酵好了,即刻使用,或者放在低溫處保存,從而有效抑制菌類生長,確保成品質(zhì)量。
上述的“選料”“軋(打)面”“發(fā)面”,都是為蒸好窩窩頭做準備工作,這三項準備工作中的“選料”是基礎(chǔ),“軋(打)面”是成粉,“發(fā)面”是技術(shù)。不論那項準備工作,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成品質(zhì)量。
在蒸窩窩頭之前,首先要鑒別好發(fā)面的效果。發(fā)好的面團無酸味,不粘手。同時請注意,勿用食堿或小蘇打水中和面團,直接使用即可。
大鍋中添水,坐上簾子,水面與簾底之間留有10 cm左右的距離,防止水開后氣泡打簾。簾子上鋪一層用溫水泡濕的苞米葉。這時,根據(jù)自家蒸鍋大小,雙手抓起適量面團相互配合團成饅頭狀,再將一拇指從側(cè)面中間插入,邊轉(zhuǎn)動“饅頭”邊擰進一個不露指頭的粗眼兒,便于貯氣,利于成熟。做出窩窩頭生坯后,眼朝下裝在簾子上,依法做坯,圍圈裝入。當生坯裝滿鍋時蓋嚴,以大、小火配合的方法蒸熟取出。這里注意的是。因黃米面團是不利傳熱的導體,不易成熟,故蒸制時要多燒火,長時間才行。
備好面板,上面鋪撒一層熟黃豆面,將晾稍涼的窩窩頭揭去苞米葉,堆積在豆面上,用手拍粘一起,撒上一層豆面,先用搟面杖排摁扁形,再搟成約0.5 cm厚的大片。為了防止窩窩頭與面板、面杖粘連,則邊搟邊適量地撒些豆面。然后從一側(cè)卷起成為長卷狀,上面再撒一層豆面待切成形。
為了將窩窩頭搟成片狀,請大家注意兩點:一是趁熱。因為窩窩頭越熱越黏,越黏就越容易重新黏合成團;二是不要隨意多撒豆面。撒豆面的目的是防止窩窩頭或“大片”粘著搟面杖。如果撒多了,就容易將豆面搟軋進“大片”中,從而減小了成品的黏性。
相對說,豆面卷子成形比較容易,因為成形后即可食用或出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卷好的長卷等距離橫切成圓桶狀;另一種是將卷好的長卷,左右調(diào)轉(zhuǎn)方向等距離斜刀切成等腰梯形,而后大面在下,小面在上,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使梯形卷層層裂開而成為花卷狀。
成品特點:形如筒狀或花卷狀,質(zhì)黏柔韌,豆香滿口。
食用方法:當豆面卷子搟出后直接就可食用。本品不宜熥、煎、炸等其他方法食用。一般情況下,最好是現(xiàn)吃現(xiàn)搟,或當天吃完,不宜保鮮或冷藏,否則會削弱它的固有特點,質(zhì)感發(fā)硬,不受人歡迎。這里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若一次性飽量食用豆面卷子,須以咸味菜肴相佐,否則胃里往上返酸水,不利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