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嵐姐:
你好!疫情防控期間,我們一家三口被禁足在家。本來,難得這么長時(shí)間待在一起,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也挺好的,沒想到我又再次面對父母每天吵架、鬧別扭的局面了。他們一個擅指責(zé),一個擅抱怨,想起來小時(shí)候也是這樣,他們這幾十年竟然都沒有變過。我聽得心煩意亂,勸誰都不落好,想躲又躲不開。
文嵐姐,我百思不得其解,兩個生活了快一輩子的人,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小魚
小魚:
抱抱!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平日里,忙碌的工作讓你與父母相處時(shí)間較少,這也許是潛意識里選擇的回避,與他們保持著恰當(dāng)?shù)膶徝谰嚯x,從而不被流彈擊中。但這一次,你們仨再次被拴在了一起,仿佛時(shí)光機(jī)將你帶回舊日時(shí)光。
年幼時(shí)的我們以為父母就是父母,不知父母也是人,是當(dāng)年的年輕男女,是心理上未完成成長的人。于是,我們失望了,受傷了。漸漸我們長大,可以選擇離開,選擇異鄉(xiāng)的大學(xué)和工作,有事業(yè)、有朋友,建立了自己的世界,差不多忘了當(dāng)年的不快,似乎它們從未存在。
但這段超出預(yù)期的“漫長假日”,終日相伴的冗長時(shí)光,把你打回原形:你還是那個會為他們爭吵而恐懼、痛苦的孩子,你以為已經(jīng)不在乎了,但似乎一直站在原地,這就是孩子對父母的忠誠。這份忠誠甚至埋在潛意識深處。
你可以在疫情結(jié)束后一走了之,但你有可能在自己今后的情感關(guān)系中再現(xiàn)父母相處的狀態(tài),你忽然變成了爸爸或者媽媽,變成了那個自己討厭的人。如果我們不覺知、不成長,往往于不知不覺中復(fù)制父母的悲劇。
所以,首先,你要重新看待父母的關(guān)系,以一個成年人的視角。這非常重要,在孩子看來,父母吵架,天都要塌下來了,但其實(shí),他們常是床頭吵床尾和,只是作為孩子的我們看不到,害怕極了。孩子的心智還會認(rèn)為是自己的錯,心理壓力更大了。
你說他倆“一個擅指責(zé),一個擅抱怨”,聽上去挺無解的,但他們還是相伴了大半生啊。他們一個是“防御性的盾”,一個是“攻擊性的矛”,正好匹配,看上去他們討厭、憎恨對方,但潛意識里他們需要彼此。為什么會這樣?可能也是家族模式的復(fù)制??!我們都誤以為人都是追求幸福的,但其實(shí)很多人在追逐痛苦。因?yàn)闈撘庾R里被不可知的家族能量驅(qū)遣,如小白鼠踩水車,看不到其他的路,或許也沒有勇氣走其他的路。你也不要太擔(dān)心,他們相互吵鬧又相互需要,分不開。
你要在心里作一個決定:我要追求自己的幸福,過相互尊重、良性溝通的情感生活。同時(shí),如果為父母難受,你可以試著幫助他們,打破這種循環(huán)。如何做?
第一,與父母各自談話,不要試圖說服,而是充分共情,充分傾聽,讓他們把這些年的委屈傾倒出來。你只是聽,不要卷入。這不容易,因?yàn)楸緫?yīng)是心理咨詢師的活兒。你要時(shí)刻記住,你是成人,不再是那個孩子了。
第二,我們不太能指望父母讀《非暴力溝通》這類書,但你可以先讀,然后做溝通的榜樣。當(dāng)他們再次用舊模式與你溝通,你都用你的理性和愛,與他們對話,從而建立新的循環(huán)。在心理上反哺父母,這不容易,但誰讓你難過呢,哈哈。心理學(xué)里有一句話叫“誰先痛苦誰先改變”,試試看吧!只有發(fā)出愛才能收獲愛!
祝福你們擁有相伴的美好時(shí)光!
你的朋友:文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