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著閱讀對于提高初中生文學素養(yǎng)以及寫作能力來說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在閱讀名著中使用分階段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舉措,它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不同階層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初中生的閱讀水平,并根據其能力分階段進行教學,可以利用多種不同形式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適時指導、設計課堂互動學習的方案,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交流,促進不同學生的觀念碰撞。本文也將針對分階段對名著閱讀的教學方案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閱讀;分階段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06-0110-01
【本文著錄格式】魏細書.初中名著閱讀分階段教學研究分析[J].課外語文,2020,19(06):110,112.
分階段對學生進行教學是現(xiàn)代一種較為有特點并有個性化指導的一種教學手段,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果。分階段教學指導主要強調對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化的指導,避免“大鍋飯”式的教育形式,力求讓每個層級的學生都可以吸收到知識。名著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教師應將二者結合指導,實施導學案,實現(xiàn)分階段教學的閱讀目標,優(yōu)化教學方案,減輕學生的閱讀壓力,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愿意閱讀,喜歡閱讀,養(yǎng)成有效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其學習動力。
一、閱讀分階段教學指導的意義
(一)分階段指導教學的主要意義
分階段指導教學的主要意義在于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將學生劃分成整體水平差不多的群體進行平等教學指導,使這些群體在分階段教學指導的作用下能夠將語文水平提高。在語文教學中較為重要的一環(huán)是名著閱讀,其實施分階段指導的意義在于以下幾點,其一,加強教師了解學生真實水平的能力,每個階段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接受能力不一樣,這就需要教師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掌握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做到心中有數,在設計課前導學案時,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分析考慮教學方案,保障教學內容的貼合性,尤其是名著閱讀,教師自身需要獲取大量文學名著知識作為基礎。因此,分階段指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也可以增強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提升自己的文學內涵。其二,減少學生之間的差異化,體現(xiàn)學生的課堂主導性,每個學生之間存在著個性化的差異,因其家庭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自然對事物也有不同的理解看法,實施分階段指導教學可以讓教師發(fā)現(xiàn)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其發(fā)揮自己的個人優(yōu)勢,使用不同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樣能夠利用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共同學習成長。
(二)分階段閱讀的學習意義
將原本儲存的知識結合新學習的知識稱之為“有意義的學習”理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已經儲備的文學知識劃分階段,將所學的新知識與舊知識進行銜接,學生在獲取新知識以后需要有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需要具備學習的潛質。學習到新知識后可以將其靈活運用,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針對性地給予閱讀目標,這樣在學生的水平范圍內閱讀,讓其不會產生讀不懂的尷尬,喪失對閱讀的興趣。
二、分階段閱讀的教學途徑
(一)分階段教學能否取得有效進展、發(fā)揮作用取決于教師能否實現(xiàn)對學生的科學分段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主要依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階段的分劃,為了保證科學合理的階段分劃,教師需要對所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水平作細致的分析和評估。在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中,評估其閱讀水平,如在閱讀《西游記》時,教師可以在課外設計測評,檢測學生是否能了解《西游記》的深遠意義,并獲得學習的啟發(fā);是否能夠運用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與嚴肅的批判進行巧妙結合的寫作特點。根據測評結果劃分階段,結合實際情況,將閱讀能力較強的、名著閱讀較為廣泛的學生分成一類,針對這類學生吸收能力較快,有一定閱讀技巧,可以適當加大其閱讀量,增加閱讀難度;將閱讀水平和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劃分為二類,對這部分學生的教學除了引導其增強對課本本身的閱讀能力,還可以指導一些閱讀技巧,如邊閱讀邊作筆記,摘錄自己喜歡的名言名句,適當增加課外閱讀量,選擇自己更感興趣的書籍進行閱讀,以實現(xiàn)積累文學知識的目的;最后一類學生普遍對閱讀沒有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其的引導,使其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找到方法進行閱讀,激發(fā)其主動閱讀的興趣,從而慢慢積累名著閱讀量,長此以往,閱讀能力也將獲得提升。
(二)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提升閱讀能力
由于部分教材設計的內容相對抽象,難以被初中生理解,如果在教學這些較為抽象的課文時,教學方法沒有運用好,會影響教學效果。而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已經發(fā)展得非常成熟,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也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分階段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利用這些先進的技術設備提高初中生的閱讀學習效率。如在學習《愚公移山》一文時,制訂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計劃,比如一階段的學生需要理解字詞的古今差異和特殊句式的意思;二階段的學生需要理解課文中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寫法;而三階段的學生可以掌握重點的字、詞、句的意思,通暢地翻譯課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視頻,如播放動畫版的《愚公移山》,引發(fā)學生的關注度,并設下問題:愚公移山的成功說明了什么?本寓言故事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養(yǎng)成學生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有堅持不懈的美好品德。因其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又帶有神話色彩,可以引導學生投入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真正領悟寓言的內涵。
(三)加強階段互動教學模式
名著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每一篇名著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和文章含義是不同的,不同階段的學生對文章的見解、感受也是不同的。有的學生可以短時間內就找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意義完成學習目標,然而其他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盡管反復閱讀也不得其要領,不能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師應開展分組討論方式,在名著閱讀的分組互動過程中,將每一個不同層級的學生打亂,每組有閱讀能力強和學習能力一般以及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這樣才能達到平衡的效果,減少差異化,促進不同階段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交流,并互相幫助共同成長,養(yǎng)成團隊意識,接受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找出最合適的解答方案。如在閱讀《海底兩萬里》一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要求學生討論文章的核心人物是誰?全書的中心點是什么?故事是怎么開展的?進行小組共同交流,領略文章對大海情節(jié)描述的浪漫主義色彩。同時還可以挑選學生進行文章復述,還原故事情節(jié),其余同學點評,讓學生充分掌握課文精髓,通過將分階段閱讀和分階段教學結合起來,靈活轉變,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其他層級的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興趣,從而提高整體的閱讀效率。
三、小結
總而言之,分階段教學是改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方案。名著閱讀通過結合分階段教學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為了能使分階段教學發(fā)揮最大價值,語文教師需要在分析學生的閱讀水平以及日常表現(xiàn)中下足功夫,盡量劃分出科學合理的階段層級,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改進,靈活變通階段的劃分,因為學生也在不斷進步,因此教師也應一直創(chuàng)新,研究出適合初中生名著閱讀的階段性教學方案,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小利,王建華.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應用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18).
[2]張愛斌.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針對性分層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
[3]許成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黑河教育,2019(4).
[4]馬立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分層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