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證券市場的主體,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會對證券市場的資源分配效率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當前我國證券市場還存在著“短線為王”的理念,在此狀況下,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股票的供需,更有甚者,還會對投資者的投資行為發(fā)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就需要深入地研究投資者的證券投資行為。通過行為金融理論可以科學地指導證券投資行為,而且能夠監(jiān)督與管理證券市場,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因此,值得給予深入的研究與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探討了基于行為金融視角下的證券投資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行為金融學股票證券市場證券投資
所謂的行為金融理論,即為在金融學理論中融入社會學與行為學等相關的理論,在此基礎上對金融市場的微觀主體行為及行為產生的動因展開深入的分析研究,進而對資本市場的相關問題與現(xiàn)象進行預測以及分析,而且能夠對一些和傳統(tǒng)金融理論彼此沖突的異?,F(xiàn)象理論進行闡述。此理論在證券投資中具有良好的指導意義,因此,為了可以更好地指導與規(guī)范債券投資行為,那么就要加強對行為金融理論的研究與應用,實現(xiàn)二者的有機融合,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其對證券投資的指導作用。
一、動量交易策略
此策略主要是提前對股票的交易量與收益制定科學的過濾準則,在收益以及交易量能夠同時達到過濾準則的要求時,那么投資人員就會買入或者是賣出股票[1]。此策略是對于動力效應而言的,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視角,投資者在對此策略進行運用時,要基于證券市場股票價格中間收益的延續(xù)性。在行為金融理論中明確提出,在特定持有期范圍內,如果某一支股票的前期有著良好的漲幅勢態(tài),則其后期的漲幅勢態(tài)也會較為良好,在此狀況下就能夠借助于動量交易策略達到獲利的目的。
二、反向投資策略
如果在證券市場中的大部分投資者產生過度效應時,那么就可以采用此策略。反向投資策略即為投資者在投資時采用反向的操作方式,也就是對價格下跌的股票進行買入,對價格上漲的股票進行賣出,因為一些投資者會過高地評估個人的能力,因此也就會過于自信。在此狀況下,對于獲得一定收益的投資者而言,其或許會較高地估計股票的價格。如果投資者目前虧損,那么或許會低估股票的價格,所以在市場證券市場中就要對投資者的過度反應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最終實現(xiàn)套利的目標。在投資者對這些股票進行投資時,需要快速、果斷地制定決策,要能夠在其他投資者還沒有作出反應之前就制定決策,這樣才能夠占得優(yōu)勢。
三、成本平均策略
所謂的成本平均策略,即為投資者使用現(xiàn)金購買股票時,往往會根據(jù)預先的計劃、結合不同的價格分批次購買,這樣才能夠在發(fā)生不測時攤低成本,降低可能會面臨的風險。從行為金融理論層面進行分析可知,采用此投資策略可以使得投資者每期購入的平均成本相對低于股票平均價格[2]。由于投資者每期都能夠憑借固定價格購買一種或者是多種股票,在此狀況下,在股價下跌的時候就會買入許多的股數(shù),在股價上漲的時候就會買入相對較少的股數(shù)。因此,在買入的總股數(shù)中,高股價的數(shù)量要少于低股價,所以在一段時間以后,每股平均成本就會比股票的平均市場價格更低一些。
四、時間分散化策略
伴隨投資期限的延長,那么承擔股票投資風險的能力水平也會逐漸減小。在年輕的時候,投資者要把資產組合中較多的資金投資到股票中,在其逐漸年長以后,那么就會減少對股票的購買,而是要購買更多的債券。此策略是在行為金融學的基礎上獲得的,在投資期限延長的狀況下,股市風險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小。其與多個因素具有密切的關聯(lián),其中包括投資者的有限理性與思維分割等,所以在投資的過程中運用此策略時,投資者要防止進行頻繁的交易。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還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為了有效地降低風險,那么投資者就要提前制定科學的投資計劃,以更好地維護個人的利益。
五、行為控制策略
此策略即為對于投資者具有的過度貪婪與恐懼的心理而采取的投資策略[3]。此策略有著非常強的約束性以及強制性,其對于大部分的投資者都比較適合。當前,通過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分析可知,證券投資者會具有幾種典型的行為偏差,借助于行為控制策略能夠對投資者的這些行為偏差進行有效的約束以及控制,使得投資者能夠實現(xiàn)自我管理,能夠對個人的投資行為進行有效的約束。
六、小盤股投資策略
此策略具有較為明顯的一月效應。借助于此策略,投資者會在一月初將小公司的股票購入,然后在一月末將這些股票賣出。雖然一月效應在我國的證券市場中還不是非常的顯著,然而其卻有著很高的收益率,這樣也就會使得此投資策略較為科學、有效,有著良好的應用價值。
總而言之,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證券投資策略包括許多種,例如,動量交易策略、反向投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時間分散化策略與行為控制策略等。在實踐中,投資者要結合個人的需求,結合證券市場的發(fā)展形勢,對投資策略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避免教條的套用,而是實現(xiàn)對投資策略的科學選擇與靈活運用,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分析證券市場的投資狀況,指導投資證券投資行為,提升投資行為的科學性與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施.淺析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分析我國資本市場中的投資策略[J].今日財富,2018(10).
[2]田文晴.基于行為金融學投資者對股市價格的影響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7,17(7):96-100.
[3]倪雙琴.從行為金融學角度分析我國資本市場中的投資策略[J].文存閱刊,2018(1):177-177.
作者簡介:趙首年,出生年月:1984年2月,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浙江省寧波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金融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