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琴
記者2019年在甘孜州紀委監(jiān)委掛職時,采訪了成都市龍泉驛區(qū)委第三巡察組組長、幫扶式巡察第一巡察組組長劉志勇。見到他時,沒能握手,因為他手背上插著輸液用的留置針。48歲的他在來到平均海拔3188米的德格的第一周就出現(xiàn)了嚴重高反,經(jīng)過下撤、治療、恢復后又堅持帶病工作,他每天一早一晚要輸液兩次。
當時我拍了張他這只手的照片,發(fā)到同事交流群,一名老同事回了句,“務實,敬業(yè)”。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在強化自我監(jiān)督,自我約束上做表率,牢固樹立法制意識,程序意識,證據(jù)意識,嚴格按照權限規(guī)則程序開展工作,下更大力氣把隊伍建強,讓干部過硬。
當我們的目光投向新的一年,把回顧的焦點從事轉向人,我們不能忘記在過去的2019年,那些或病倒,或倒下再未起來的紀檢干部們。他們是支撐紀檢工作高質量發(fā)展的脊梁。
2019年9月22日,閬中市紀委監(jiān)委失去了一名好干部——紀委常委、監(jiān)委委員張晉銘。
走近張晉銘的過程讓我印象深刻,前后七天時間,我不間斷地走訪了與張晉銘成年后有關的幾乎大部分人和事。我一直在試圖為腦子中那個問題尋找答案:他為什么這么拼?
這名在黑惡勢力面前也毫無懼色的干部,到了生命的最后階段堅持帶病工作,在同事面前一直帶著笑意,只說“身體不礙事”。沒人能想象他用怎樣的毅力忍受著怎樣的病痛,直至病逝,年僅43歲。
直到看到張晉銘留下的43本筆記本。其中一個筆記本的扉頁上寫著這樣一段話:“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p>
這不是一句輕飄飄的空話,對他而言,是用生命踐行紀檢人的使命和擔當。
記者見到劉志勇時,沒能握手,因為他手背上插著輸液用的留置針。
但命運就是如此捉摸不透,這樣一名看淡榮辱、一心撲在事業(yè)上的優(yōu)秀紀檢干部,卻不得不因為疾病而中斷工作。
2018年4月,張晉銘被確診身患重病,此后他先后經(jīng)歷兩次手術。當知道自己的生命正在進入倒計時后,他不想在病床上度過最后的時光。“只要我有一口氣,我就要工作?!?/p>
雖然我們不提倡干部帶病堅持工作,但這樣的事跡總在我們身邊發(fā)生。
2019年2月24日,榮縣先后發(fā)生4.7級、4.3級、4.9級地震。在這次地震應急工作中,榮縣公安局駐局紀檢組長萬弟金正深受腎結石尿血煎熬。但接到指令后,他第一時間率隊趕赴震中區(qū)域高山鎮(zhèn)。在村里進行走訪時,他痛得臉色煞白、滿頭大汗,同事見狀都勸他趕緊入院治療,他卻只說:“我得的不是什么大病,任務完成再去醫(yī)院?!?p>
張晉銘生前下基層了解群眾情況。
25日8時40分,榮縣高山鎮(zhèn)兩度發(fā)生余震,本已在醫(yī)院辦理入院手續(xù)的萬弟金趕往現(xiàn)場,組織各方力量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直到當晚所有險情排除,疏散的居民陸續(xù)回家,他才松了一口氣。但連續(xù)兩天的高強度工作,止痛藥已無力壓制疼痛,萬弟金被送往縣醫(yī)院,當晚就進行了激光結石手術治療。
對家人的心疼和埋怨,他卻只說,“地震發(fā)生后,工作任務很重,我住院心頭也慌啊?!?/p>
結婚16年來,張晉銘的妻子李敏比誰都了解自己丈夫,“晉銘個性堅強,把工作看得很重,即使曉得了自己的病情,也不可能拋開工作不管不顧”。
“心頭慌”“把工作看得很重”,樸實的語言背后,是紀檢人的使命與擔當。
舍小家為大家,以忘我精神投入到事業(yè)中,是紀檢干部的風格。
雅安市石棉縣紀委監(jiān)委派駐縣衛(wèi)健局紀檢監(jiān)察組干部歐陽兵參加完巡視后很長一段時間都瘸著腿走路,但他卻說:“用我這小腿換整個巡視工作的‘后腿,值了!”事情要從2019年2月說起。
2019年2月15日,歐陽兵接到省委巡視辦抽調參加十一屆省委第四輪常規(guī)巡視工作的文件。彼時歐陽兵咳嗽嚴重,并打算多抽出時間陪伴將于6月參加中考的兒子備考。參加巡視意味著這些都無法顧及,但他選擇接下這一任務。
巡視期間,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歐陽兵所在的巡視組經(jīng)常白天下到基層了解情況,晚上熬夜查看相關檔案資料、召開組務會議討論巡視工作情況,他的咳嗽加重。在進駐后不久,他小腿又發(fā)生疼痛,不久出現(xiàn)嚴重紅腫。巡視組領導和同事叮囑他趕緊去醫(yī)院治療,但他擔心影響工作進展,咬牙堅持,直至圓滿完成任務。
巡視工作結束后,歐陽兵到醫(yī)院檢查,這才發(fā)現(xiàn)右小腿跖肌腱及腓腸肌內側頭腱腹交界處斷裂伴積液。然而此時已耽誤了手術最佳時機,只能進行保守治療。在漫長的恢復期間他一直瘸著腿上班。有人問他值得嗎?他卻無怨無悔,“雖然只是抽調參加巡視的干部,但是抽調期間我是巡視組‘大家庭的一員,用我這小腿換整個巡視工作的‘后腿,值了!”
組織需要他們時,他們二話不說,置自身利益于不顧;臨危受命時,他們沖在最前,言語卻樸實得令人感動。
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宜賓市長寧縣發(fā)生6.0級地震。地震發(fā)生后,長寧縣雙河鎮(zhèn)雙河社區(qū)紀檢委員羅傳杰因家中房屋垮塌,被困在了廢墟之下,直到次日凌晨1點才被救出來。然而此時左臂和左腿受傷的羅傳杰沒有顧及自己和受到驚嚇的家人,立即與當?shù)?0余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一起,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當中。
7月19日,阿壩州壤塘縣尤日村村村民監(jiān)督委員會委員扎東,在山洪來時,為保護留守老人和幼童的生命財產安全,被洪水卷走,不幸遇難。
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卻滿溢認真奮斗的精神,用責任心詮釋了一名共產黨人、一名巡視組干部的忠誠和奉獻。這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擁抱新時代、奮斗新時代應有的姿態(tài)。
2019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zhàn)之年,敢于動真逗硬,慣于無私忘我的紀檢人,也在扶貧之路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建樂村的村民們記得,第一書記吳遠濤是村里最了解他們的人。作為雅安滎經(jīng)縣民建彝族鄉(xiāng)紀委委員,從2017年5月來到村里的那天起,吳遠濤就開始馬不停蹄地走訪,把每一家每一戶的情況認認真真地記錄在筆記本上。經(jīng)常雨天或者都天黑了,聽到敲門聲,打開就是這個年輕人帶著笑意的臉。
到2018年底,全村5個村民小組共有貧困戶60戶、265人實現(xiàn)全部脫貧,圓滿完成省、市、縣脫貧攻堅交叉檢查驗收。
2019年新年伊始,吳遠濤開始謀劃全村來年的發(fā)展和脫貧群眾后期的幫扶工作,主動向鄉(xiāng)黨委政府匯報工作,爭取政策支持的同時,也通過走訪群眾收集民意,但他年輕的生命卻中止在扶貧路上。
2019年1月24日下午5點,在到塔子山彝族聚居點開展脫貧攻堅走訪慰問貧困戶的過程中,他突然倒在地上昏迷不醒,被村民們送往醫(yī)院,經(jīng)查是突發(fā)腦溢血,后經(jīng)搶救無效去世,時年36歲。人們再也看不到那個忙碌的身影,但被他改變的村里的面貌,卻將影響一些人的人生軌跡。
在扶貧路上,紀檢人把分散的村居連接成一條線,了解他們的困難,用心去改善他們的生活,也留下了很多感人的事跡。
共和村62歲的獨居老人羅洪烏子如今能看上電視了,孤獨的日子因為這臺“電盒子”變得不再那么難熬。但是每當看到電視,她就一陣難過。
2019年6月9日上午,幫扶她的雅安市石棉縣先鋒鄉(xiāng)紀委書記蔡玲來看望她時,送來了這臺電視機,但是在安裝衛(wèi)星電視接收器時,從房頂摔了下來。這一摔可不輕,羅洪烏子至今心有余悸。此后一段時間,當蔡書記再次出現(xiàn)來探望她時,面對她的擔心,卻笑著說沒事。但她從村干部那里了解到,這一摔摔斷了幾根肋骨。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這一年倒在工作崗位上的紀檢人,大部分都有相似的情節(jié)。為了堅持工作。他們用生命闡釋了一個個“初心”與“使命”的故事。
這一個個鮮活豐滿的生命,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紀檢監(jiān)察事業(yè)中,用敬業(yè)奉獻、勤勉努力書寫了作為一名紀檢監(jiān)察干部應有的忠誠干凈和擔當。又有多少紀檢人,為爭取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生態(tài)奉獻汗水、心血甚至生命,用擔當詮釋忠誠。
然而,這只是一份不完全統(tǒng)計名單,我們知道,還有很多默默努力的紀檢監(jiān)察干部,在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做出自己的貢獻。歲月的腳步,雖不曾為誰停留,但精神卻有穿透時光的力量。
因給孤寡老人安裝電視接收器,蔡玲不慎從房頂摔下受傷,圖為當天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