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夫
唐朝詩人劉禹錫才華橫溢,錦口繡心,多有佳作傳世。人生閱歷也極其豐富,近乎傳奇。他幾經(jīng)貶謫,又復(fù)起用;剛回京城,又被流放;稍有起色,又被打入谷底。說起來,他這輩子的起起落落,得意失意,上天入地,都與玄都觀的桃花有關(guān)。
長安城南崇業(yè)坊有個玄都觀,道觀有百畝方圓,名氣很大,香火極旺,來此祈福禳災(zāi)的善男信女、求官求財?shù)母髀废憧徒j(luò)繹不絕,門庭若市,頗為熱鬧。劉禹錫閑來無事,也常與朋友來此流連游玩。多給道士幾個香火錢,求個方便,就在觀內(nèi)亭子下,置幾樣小菜,燙半壺老酒,與幾個投契的同僚文友談天說地,指點江山,臧否人物,好不痛快,每每一醉方休,盡興而歸。
好景不長,世事難料。沒想到,劉禹錫正積極參加的“永貞革新”慘遭失敗,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狼狽為奸,拼命反撲,瘋狂報復(fù),改革派首領(lǐng)王叔文被賜死,參與改革的骨干官員悉數(shù)被貶,如鳥獸散。劉禹錫也從一個炙手可熱的京官變成了地方上一個可有可無的芝麻小官。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在外漂泊十年的劉禹錫與同時被貶的好友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被重新起用。劉禹錫決心要大干一場,一展才學(xué),彌補失去的十年寶貴年華。又是一個暮春,劉禹錫舊地重游,來到了玄都觀。是時,草長鶯飛,綠樹成蔭,更可喜的是,觀里多出一大片桃花林,燦若云錦,原來是一個勤快的道士所植。劉禹錫喜不自禁,詩興大發(fā),幾杯老酒下肚,靈感襲來,便接過觀里道士遞過的筆,不假思索一氣呵成著名的《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又名《游玄都觀》。詩不長,只有四句:“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睕]想到,這最后一句犯忌了,影射到了朝中那些新貴,讓他們非常難受。于是,一紙文書,劉禹錫又被貶出京城。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覺又是十三年過去,劉禹錫已是滄桑中年,滿臉皺紋,兩鬢白發(fā)斑斑。直到寶歷二年(826),劉禹錫才奉調(diào)回洛陽,任職于東都尚書省。從初次被貶到這時,前后共歷二十三年。春天到了,劉禹錫再次與朋友結(jié)伴來到玄都觀,卻發(fā)現(xiàn)大片桃林不見了,一片荒涼。想起當(dāng)年桃花盛景不再,聯(lián)想起那些曾炙手可熱的權(quán)貴一個個在政治斗爭中下了臺,而他自己倒是頑強地活著堅持著。想到這里,不由得感慨萬分,又寫下了一首詩《再游玄都觀絕句》:“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花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表現(xiàn)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頑強意志。朋友勸他說,這最后一句太敏感了,很容易惹禍,別忘了朝廷那些政敵還都緊盯著你呢。劉禹錫倔強地表示,心性如斯,此生不改!果不出其朋友所料,一些過去就和劉禹錫有過節(jié)的大臣聽到劉禹錫寫的新詩后,就在皇帝面前說他對朝廷不滿,不久,皇帝又把他貶到外地當(dāng)個閑官,徹底被邊緣化。
人生如夢,變幻莫測。玄都觀既是劉禹錫的歡樂之地,也是他的滑鐵盧;滿園桃花既給他帶來了喜悅,也給他帶來了劫難;蓬勃詩興既為他增光添彩,也使他屢遭不幸,這就是生活的辯證法。讀史至此,感慨良多,為劉禹錫的命運多蹇遺憾,更為他的錚錚鐵骨點贊,正所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