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默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兒童獲得性呼吸道感染中常見的肺炎類型,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近年來,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refractory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發(fā)病例數(shù)逐年上升,對兒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1]。因此,早期預測兒童RMPP的病情嚴重程度對臨床診療有重要意義。纖維支氣管鏡(flexible bronchoscopy,FBO)在臨床診斷和治療大葉性肺炎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已經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兒童FBO 目前已被臨床證實在診斷和治療兒科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是一種安全可靠的診治方法。肺功能檢測是臨床診斷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變部位、判斷疾病嚴重程度、評估療效、預測預后的重要手段[2]。但是目前臨床關注RMPP 患兒的肺功能檢測數(shù)據(jù)的報道較少。本研究納入60 例RMPP 患兒,通過分析所有患兒的FBO 鏡下表現(xiàn)與同期肺功能相關資料,旨在探討早期行肺功能檢查在兒童RMPP 診療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1 月~2017 年7 月在盛京醫(yī)院治療的60 例RMPP 患兒,支氣管鏡下檢查觀察黏膜是否完整,并按照鏡下表現(xiàn)分為輕度組(27 例)和重度組(33 例)。輕度組患兒中,男14 例,女13 例;年齡5~10 歲,平均年齡(6.34±1.21)歲。重度組患兒中,男17 例,女16 例;年齡5~10 歲,平均年齡(6.26±1.10)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以下2 項陽性:a.鼻咽拭子支原體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即肺炎支原體脫氧核糖核酸(MP-DNA)為陽性;b.急性起病4 周內,患兒的雙份血清支原體抗體滴度升高>4 倍,單份血清特異性肺炎支原體抗體(MP-IgM)陽性。②符合以下RMPP 診斷標準3 項中的任意一項:a.經規(guī)范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治療后,劇烈咳嗽嚴重影響睡眠,高熱仍持續(xù)>10 d;b.合并心肌、肝臟等肺外臟器損害,甚至發(fā)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損傷;c.影像學表現(xiàn)為單側或雙側大葉高密度實變,合并中或大量胸腔積液,或雙側彌漫性間質性肺浸潤,或壞死性肺炎表現(xiàn)。
1.2.2 排除標準 ①肺結核;②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哮喘;③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吊帶等先天性畸形患兒;④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⑤支氣管異物;⑥非急性期入院患兒。
1.3 方法
1.3.1 儀器 采用日本奧林巴斯電子纖維支氣管鏡OLYMPUS XP-260F 進行支氣管顯微鏡檢查,工作孔內徑1.2 mm,外徑2.8 mm。采用德國耶格公司肺功能TAED 檢查儀行肺功能檢測。
1.3.2 肺功能檢查方法 對兩組患兒肺功能進行檢測,安排專業(yè)的醫(yī)師進行操作。記錄所有患兒的FVC%pred、VT、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FEV1/FVC 等肺功能指標。均連續(xù)測定3 次,取其中的最佳值。
1.3.3 FBO 檢查方法 安排正規(guī)的呼吸專科醫(yī)師進行操作,在術前4 h 讓患兒禁水、禁食,術前30 min 讓患兒霧化吸入利多卡因(北京市永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558,規(guī)格:2 ml:40 mg)。術中給予患兒咪達唑侖(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7040,規(guī)格:2 ml:2 mg)0.1~0.3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0 mg。麻醉誘導成功后,再按照邊麻醉邊進行的方法行FBO 操作。將支氣管鏡經患兒的鼻孔、會厭、聲門進而達到其氣管、支氣管,詳細探查患兒的氣管、鼻腔聲門、各葉段支氣管、支氣管黏膜,并結合病灶情況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術(BAL)。術后觀察24 h,記錄操作中探查到的各種鏡下表現(xiàn),包括腫脹、黏膜充血、糜爛、花斑樣改變、腺泡樣改變、粗糙、灰白色結節(jié)、分泌物阻塞、肉芽增生、支氣管塑型分泌物栓、潰瘍以及管腔狹窄、變形、軟化、塌陷等情況。
1.4 觀察指標 觀察所有患兒支氣管鏡下檢查的黏膜情況,記錄并分析兩組患兒的支氣管鏡下表現(xiàn)。對比兩組患兒急性期的肺功能指標水平,包括FVC%pred、VT、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FEV1/FVC。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鏡下表現(xiàn)結果分析 60 例RMPP 患兒在急性期支氣管鏡下表現(xiàn):呈現(xiàn)出多種多樣,且嚴重程度不一。輕度組患兒鏡下表現(xiàn)為:黏膜腺泡樣改變、充血、粗糙、腫脹,黏膜完整。重度組患兒鏡下表現(xiàn)為:黏膜糜爛、潰瘍、灰白色結節(jié)、花斑樣改變;肉芽增生、支氣管塑型分泌物栓、分泌物阻塞;管腔狹窄、變形、軟化、塌陷等;黏膜不完整。RMPP 患兒在急性期可出現(xiàn)不同的肺功能表現(xiàn),可表現(xiàn)為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可表現(xiàn)為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也可表現(xiàn)為正常,其中小氣道功能改變最為常見。
2.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輕度組患兒的FVC%pred、VT、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FEV1/FVC 水平分別為(88.68±12.25)%、(134.71±42.03)ml、(91.76±15.32)%、(69.96±17.11)%、(72.40±20.55)%、(71.60±24.95)%、(72.40±29.88)%、(73.75±24.07)%、(89.54±13.14)%;重度組患兒的FVC%pred、VT、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FEV1/FVC 水平分別為(75.43±17.52)%、(129.87±35.83)ml、(75.74±18.44)%、(54.78±15.93)%、(48.33±18.24)%、(45.51±24.16)%、(48.09±16.16)%、(43.28±20.61)%、(88.80±9.66)%。輕度組患兒的FVC%pred、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 水平均高于重度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VT、FEV1/FVC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輕度組RMPP 患兒的急性期肺功能指標均值處于正常兒童預計的參考值范圍內。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
注:與重度組比較,aP<0.05
兒童肺功能檢查是近年來臨床常用的檢查手段,在對診斷兒童各種呼吸道疾病輕重程度和評價治療效果、預后方面有重要的臨床意義。RMPP 的早期識別直接影響到早期合理選用抗生素、早期是否使用激素、是否需要使用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治療以及是否需要行FBO 灌洗治療等,對降低肺炎幾率和減少氣管狹窄、閉塞性細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重要作用[3-5]。
本組研究發(fā)現(xiàn),輕度組患兒的FVC%pred、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FEF25%~75%pred 水平均高于重度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重度組RMPP患兒急性期肺功能的大小氣道均出現(xiàn)通氣障礙,并且重度組患兒的肺功能指標較輕度組差,說明RMPP 患兒的急性期鏡下表現(xiàn)越重,肺功能下降程度越大。而鏡下表現(xiàn)的嚴重程度與患兒的預后也有直接的關系,因此通過判定肺功能分型及嚴重程度對預測及早期識別RMPP 患兒的嚴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3]。另外輕度組RMPP 患兒在急性期的肺功能指標均值處于正常兒童預計的參考值范圍內??梢奟MPP 患兒在急性期鏡下表現(xiàn)的嚴重程度也各不相同,表現(xiàn)為不同類型不同程度的肺通氣功能,可表現(xiàn)為限制性通氣功能指標下降或阻塞性通氣功能指標下降,也可表現(xiàn)為阻塞性和限制性混合通氣功能指標同時下降,常見的為小氣道功能指標下降[6,7]。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誘發(fā)兒童哮喘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已經得到臨床的廣泛關注。支原體感染的主要病變部位位于氣管至呼吸性細支氣管上皮細胞,異性蛋白可導致肺炎支原體粘附在呼吸道上皮,從而引發(fā)纖毛功能障礙,此外氣管壁及細支氣管壁可伴有水腫、潰瘍形成,嚴重者伴有肺泡上皮剝脫及氣道內黏液栓的形成,以上病理改變均提示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同時累及大小氣道,也可累及肺泡腔和間質[8,9]。本研究入選的60 例患兒經肺功能檢查也證實了RMPP 患兒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不同類型的肺功能改變,其中小氣道功能指標的下降最為多見,這說明肺炎支原體感染引發(fā)RMPP 后極易導致小氣道功能損傷。因此對于RMPP患兒應做好長期隨訪,嚴密觀察患兒各項肺功能指標變化,并在必要時給予積極的干預治療,可有效預防喘息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RMPP 患兒在急性期的鏡下表現(xiàn)越嚴重,其同期的肺功能指標下降程度也越嚴重,因此通過檢測肺功能對預測RMPP 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有重要意義。肺功能指標可為臨床判斷及評價支氣管鏡介入治療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