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廣和
有一家姓張的,哥仨兒。張大種地,張二做買賣,哥倆供張三讀書。
這一年,張三在外讀書,錢花光了,店掌柜的就要把他行李扔出去,正在這時候,從外邊走進(jìn)一個老頭兒,說:“這樣吧,我是挖棒槌的孫把頭,缺個打柴挑水的。你除了白吃白喝外,還能挖棒槌。你能挖到一個棒槌,就夠你過了。你要同意,店錢、飯錢我給你支付?!?/p>
張三尋思,這樣也行。第二天,就跟孫把頭上山了,在山上這一季子,人家不管大小都挖著了,只有他什么也沒挖著。孫把頭很不是心思,對張三說:“明天下山了,今兒個大家把眼睛睜大點(diǎn)兒,眼睛不是用來出氣的!”
張三不呆也不傻,知道把頭這話是沖他說的。他思前想后,心一橫,對老把頭說:“我有點(diǎn)兒頭痛,今兒個不去了?!?/p>
把頭看出張三氣色不對,臨走偷偷告訴煮飯的:“看著張三,他要死了,咱們有吃不完的官司?!?/p>
張三見大伙兒走了,就啷當(dāng)一聲躺在鋪上呼嚕呼嚕睡開大覺了。做飯的收拾完了,見張三睡著了,也放心大膽地躺下睡了。他沒想到,張三是假睡。然后張三悄悄起來,拿著索撥棍和樺皮簍,出門往西去了。走出不遠(yuǎn),就看見一座小窩棚,旁邊有棵歪脖榆,正好上吊。他解下紅布褲腰帶,從中一撕兩半,打個扣子,往樹上一搭,這時,就聽有姑娘喊他:“張三,我領(lǐng)你到棒槌窩里溜達(dá)溜達(dá)?!?/p>
張三忽然一下子明白過來。我上山一季子,從來沒聽說這里有人家,哪里來的姑娘呢?是妖精她怎么沒吃我呢?興許是棒槌,張三弄不明白了。反正我是要死之人了,被妖精吃了省事,何不去看一看。他起來拿著索撥棍,樺皮簍也不要了,朝溝里追去。
溝塘里樹多草深。他左扒拉右扒拉,也不見姑娘的影子。人要不怕死,就什么也不怕了。張三用索撥棍又往前扒拉,眼睛突然一亮,見索撥棍頭正扒拉上一棵棒槌。他以為自己眼睛看花了,用手使勁兒揉了揉眼睛,仔細(xì)看了又看,確確實(shí)實(shí)是一棵棒槌,葉子像伸開的手掌,他麻溜掏出紅絨繩,系在棒槌桿上,小心地將棒槌旁邊的蒿草拔凈,用索撥棍一點(diǎn)兒一點(diǎn)兒地往四面散土,很怕碰傷棒槌,整整挖了煮頓高粱米飯的工夫才挖出來。這是一棵白胖白胖紡錘形的棒槌,沉甸甸的,可把張三樂壞了,左看右看,用楸樹皮慢慢包上。
再說那些挖棒槌的,從山上回來,見煮飯的一個人在鋪上,不見了張三,連忙推醒他:“張三呢?”
“睡覺呢?!蓖赃吙纯?,不見人了,嚇傻了。大伙兒埋怨他:“你睡得像條死狗,把一個大活人看丟了。這下完了,非出了人命不可!”
把頭火了:“光說頂個屁用!快走,散開找找去!”挖棒槌的人,都能找腳印方向。他們來到小窩棚歪脖樹下,見有腳印,順著繞一圈找下去,在沙灘子上找到樺皮簍和躺過的印子。大伙兒又順著腳印追下去來到溝塘邊上,見綠咕咚的樹林蒿草中有人走過,大伙兒繼續(xù)追下去,看見張三站在那里正在包什么東西,這才算松了口氣。
孫把頭問:“張三,你干什么呢?”
“包棒槌呢!”
大伙兒呼啦一下子圍上來,你也看,他也看,替張三高興。回到窩棚里,用秤一稱,九兩多。這下子大伙兒便嚷嚷開了:“七兩為參,八兩為寶,張三你得寶了!可別忘了請我們喝酒?!?/p>
孫把頭一直沒吱聲,眼珠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坐在鋪上抽悶煙兒。
第二天,大伙兒收拾收拾下山了,來到王家老店。晚上,張三請客,大伙兒喝得醉歪歪的。這時候,把頭說話了:“張三,這一年我也算沒白周濟(jì)你,你也真給我長臉,得了寶,發(fā)了財(cái)。你是自己去賣呢,還是我給你賣呢?”
張三想了想,要說自己去賣吧,怕把頭多心,人家從難處把我搭救出來,不能忘恩負(fù)義。錢財(cái)事小,人情事大,還是讓老把頭替賣吧。于是說:“還是您老替我賣吧,我不懂,別叫人家糊弄了?!?/p>
把頭長出一口氣,說:“你這棵棒槌能值三百五十兩銀子,帶銀子回家路上不方便,我這里有三百兩銀票,你先拿去,在什么地方都能取銀子。那五十兩,等我賣了棒槌給你送去。你要回家了,明天到鎮(zhèn)上,我給你里外三新?lián)Q上,讓你哥嫂別小瞧你?!?/p>
張三聽了,連忙說:“照您老說的辦吧,那五十兩銀子,我不要了,算是我孝敬您的恩情錢?!?/p>
第二天早飯后,大伙兒各奔前程。張三跟老把頭來到鎮(zhèn)上,換了衣服,打扮得像個公子,揣上三百兩銀票,樂顛顛地往家走。
剛出鎮(zhèn)外,忽地一下子想起來,我光顧高興了,怎么忘了,三年沒回家了,空手拉腳咋進(jìn)家門呢?,F(xiàn)在我發(fā)財(cái)了,應(yīng)該給哥嫂侄兒侄女買點(diǎn)兒東西。他轉(zhuǎn)身回到鎮(zhèn)上,找到一家銀匠鋪,掏出銀票遞了過去。掌柜的翻看了幾遍,用眼睛上下打量張三一陣,又把銀票扔出來,說:“這票子是假的!”
“假的?不能啊!老把頭剛給我的,你一定是看差了?!薄澳阋恍牛俚絼e的銀鋪去試試。”
張三半信半疑,又走了幾家銀鋪,都說是假的。他急忙去找老把頭,誰也不知他家住在哪里。
張三蒙了,正在這時候就聽一個姑娘說話了:“哎喲,一個大小伙子,犯啥愁啊!”
張三聽這聲音挺熟,回頭一看,這不是領(lǐng)他去挖棒槌的姑娘嗎?
張三問:“你是誰?”
“你不用問我是誰。我知道你為人善良心腸好,世上惡有惡報(bào)。把頭心腸不好,他不會發(fā)財(cái)?shù)?。你看……”姑娘往張三身后一指,只見那兒放著楸樹皮包的棒槌包子,他跑過去,一把抓起來,轉(zhuǎn)悲為喜。不是交給孫把頭了嗎,咋在這呢?抬頭找棒槌姑娘,不見了。他說:“多謝棒槌姑娘救命之恩。”說完,把棒槌揣進(jìn)貼身的衣兜里,轉(zhuǎn)身往鎮(zhèn)上去了。
再說孫把頭,原來叫張三白吃飯白干活就沒安好心。用三百兩假銀票把棒槌騙到手,可樂壞了。為糊弄張三和大伙兒,用酒把大伙兒灌醉,又給張三里外三新打扮一番,打發(fā)他走,一顆心才算落了地。他挖一輩子棒槌也沒得到一棵八兩的。沒想到張三這小子有個好命,得到這棵寶貝,可惜,他沒命享受。我賣了它,娶個三房四妾,這一輩子就算沒白活。他一邊尋思一邊進(jìn)了酒館,吃飽喝足,打著飽嗝,進(jìn)了藥鋪。掌柜的接過來一看,不見什么棒槌,只有楸樹皮包著他一雙臭襪子。這下子孫把頭傻眼了。
正在這時候,張三推門進(jìn)了藥店,見老把頭像個木樁子似的站在那里,氣不打一處來,理也沒理,從兜里掏出棒槌,遞給掌柜的。掌柜的接過來,打開楸樹皮,唱著說:“寶貝來了!老客這邊坐,倒茶水!”
把頭聽掌柜的一唱,猛抬頭,見張三坐在那里喝茶,瞪著兩只虎眼盯著他,又見藥店掌柜的用秤稱棒槌,心里明白了,準(zhǔn)是你交給我,又抓撓回去了。于是,他到縣官那里去告狀。知縣是個清官,經(jīng)過三審六問,弄明案情,將棒槌判給張三,孫把頭偽造銀票,騙取棒槌,誣告好人,重打四十大板,上枷戴鎖,押進(jìn)牢中。
張三將棒槌賣了一千兩銀子,高高興興回了家。孫把頭在牢里沒過幾天,一命嗚呼。
選自《民間故事》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