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踏入2020年,我國政府及居民的首要任務是與“COVID-19”肺炎疫情進行抗爭。突然爆發(fā)的“COVID-19”肺炎疫情嚴重威脅人民的健康安全,對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也形成阻礙。高校屬于人員密集的場所,疫情的爆發(fā)對學校教學秩序的運轉帶來嚴重的挑戰(zhàn)。在疫情未徹底消失前,如何針對高校展開疫情管理不僅是學校領導思考的問題,也是政府首要采取的措施之一。校園疫情防控需要每個地區(qū)的黨政機關、學校領導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防疫措施的施行離不開人員管理的問題,本文就應對“COVID-19”肺炎疫情的措施中,對遼沈地區(qū)的學校和政府角度進行探討,討論遼沈地區(qū)的學校與政府如何對遼沈地區(qū)的高校實施疫情管理措施。并對政府和學校在進行聯(lián)合管理時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探討,然后提出科學防控建議。
【關鍵詞】“COVID-19”;教學管理;政府管理;遼沈地區(qū)
前言:
踏入2020年,我國迎來一場全民抗擊“COVID-19”肺炎疫情的戰(zhàn)役?!癈OVID-19”肺炎疫情蔓延讓全社會都受到了極大困擾,如公司無法正常運營、企業(yè)業(yè)務無法展開、學生無法上課等,對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帶來嚴重影響。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單位組織,是人員密集度相當高的場所,在疫情期間,如果政府和學校領導的管理不當,防疫措施不夠,那么學生感染疫情的概率會極大提升[1]。因此,有效的校園管理防控計劃可以保障學生的安全,阻止“COVID-19”肺炎疫情的傳播和擴散。學校疫情防控不僅需要學校領導的管理,也同時需要政府部門制定出相應的防控措施,來一起攜手實施管理防控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zhàn)爭。
一、“COVID-19”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
“COVID-19”肺炎疫情是一個傳染性極強的病癥,我國目前大多數(shù)群眾的抵抗力都比較低下,因此,感染的概率急劇上升。由于具有極高的傳播概率,我國政府首要采取的防疫措施是隔離,讓百姓在家中隔離,沒有特殊必要的事情堅決不能外出。這也導致我國的社會發(fā)展受到影響,我國的經(jīng)濟受到極大波動,使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乃至全球的經(jīng)濟都受到阻礙,甚至一些國內的、屬于中小型企業(yè),直接出現(xiàn)破產(chǎn)等情況[2]?!癈OVID-19”肺炎疫情爆發(fā)后,其持續(xù)周期也非常長,“COVID-19”肺炎疫情的陰霾在短期內也會一直籠罩著中國,造成的危害是持久長遠的。即使與2003年的非典疫情進行比較,2020年的“COVID-19”肺炎疫情來臨時,我國政府部門已經(jīng)快速做出應對措施,也具有之前的抗疫經(jīng)驗[3]。但由于此次的疫情影響程度大于非典疫情,且在春節(jié)前由于重視程度不夠,信息沒有透明化,導致春節(jié)前夕出現(xiàn)人員大規(guī)模的流動,造成“COVID-19”肺炎疫情快速從武漢市擴散到全國各地。我國政府立即采取嚴格控制人員的出境入境、暫停交通運輸、城市“封 城”、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有力防止了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展現(xiàn)出我國政府的應急管理水平的能力。政府部門采取的防疫措施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未來的發(fā)展情況。根據(jù)報告顯示,“COVID-19”肺炎疫情使我國的生產(chǎn)和需求都急劇降低,投資、消費、出口都受到明顯的沖擊,失業(yè)率急劇上升,物價飛速上漲[4]。酒店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shù)榷际艿絿乐貨_擊,尤其是對于學校教育而言,不僅耽誤學生正常上課,對新知識的吸收,高三學生的高考也受到嚴重影響[5]。
二、對于校園展開的防控管理
2020年,“COVID-19”肺炎疫情爆發(fā)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對于“COVID-19”肺炎疫情防御和經(jīng)濟發(fā)展部署會議上提出我們在這種嚴峻的時刻,更應該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我國的發(fā)展,人民更應該具有堅定的發(fā)展信心和強韌的自信。在這種特殊的時期,高校要展現(xiàn)出“科研排頭兵,創(chuàng)新謀發(fā)展”的引領作用,攻克困難,迎難而上,發(fā)揮“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6]。學校培養(yǎng)的人才是我國未來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力,疫情后,遼沈地區(qū)的高校在人才管理方面,要進行改革,作出改變,才能實現(xiàn)我國的人才培養(yǎng),為我國的經(jīng)濟建設作出努力和貢獻,實現(xiàn)遼沈地區(qū)的發(fā)展和全面振興。
(一)遼沈地區(qū)的校園疫情管理計劃
1.完善疫情防控制度
“COVID-19”肺炎疫情沒有結束的時候,對疫情管理工作就不能停止。當然,學校展開的管理工作也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松懈。高校對于疫情防控實施的計劃中,首先就需要制定相關的疫情防控計劃,按照學生的情況制定相關的防疫方案,完善學生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校園的安全和穩(wěn)定,保障學生的健康[7]。返校管理、食堂管理、學生管理等都需要制定對應的計劃,使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得到正常開展,有理有據(jù)。制定學生的管理計劃時,可以按照《疫情防控時間學生違紀處理規(guī)定》和《每日學生缺課登記制度》來進行參照,將對學生的要求提到更高,才能保障學生的安全,利于學生健康成長[8]。
2.加強校內隔離
學校聚集的人員太多,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老師之間等都會產(chǎn)生密切接觸,因此需要做好人員間的互相接觸管理,讓身體異常的學生進行隔離才能保障校園的安全。學校在告知學生返校前,可以開設一個專門的區(qū)域來進行隔離,設置隔離觀察區(qū),可以將一些具有危險性的意外提前給隔開[9]。學校在設置隔離區(qū)域時,也可以按照不同的等級劃分隔離區(qū)。
3.教職工做好培訓任務
對于學校老師的疫情知識,也要有所要求。學校領導可以開展相關的疫情防御培訓講座,讓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都能了解疫情的相關癥狀和防范措施,學??梢酝ㄟ^多個渠道,如網(wǎng)上視頻宣講、一對一輔導等,要做到全體教職員工都能對疫情期間的突發(fā)事件進行處理,保障能及時將突發(fā)問題進行上報,及時處理,確保信息能正常傳遞。
4.安排學生有序返校
疫情擴散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員流動會加快疫情的傳播。學校通知學生返校后,會產(chǎn)生大幅度的人員流動情況,如果不對學生的返校做一些疫情防護措施管理,那么就會導致疫情擴散,危及學生的安全[10]。而且人口的流動,不管是來自遼沈地區(qū)的學生,還是外出務工流動的家長,都會將疫情的病毒隨身攜帶,然后進行四處傳播。因此,做好學生的返校管理,是阻斷校園疾病傳播途徑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所有的遼沈地區(qū)高校在通知學生返校前,需要做好應對疫情的返校計劃,收集學生的數(shù)據(jù)情況,然后一一甄別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否滿足返校條件,當學生條件滿足后,有學生本人向學校提出申請報告,將返校所坐的交通工具、隨行人員的相關信息進行準確填報,然后學校的領導層安排專職人員對其信息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才能同意學生返校[11]。返校的學生也不可以一次性讓其全部返回,可以分批次,如一個年級一個年級的返校,將返校人員做好批次分配,將校園安全隨時放在首要位置。
5.制定學生管理計劃
學生回校后的首要工作就是做好校園內的通風情況。將學校內的所有通風口打開,然后在校門口、樓梯口、教室等位置設置多個應急通道,提前做好疏散計劃,并組織學生進行演練,這樣才能在出現(xiàn)緊急情況時,讓學生能快速疏散,縮短疏散時間,降低人員聚集的情況,讓“COVID-19”肺炎疫情的傳播范圍縮到最小的程度[12]。學校必須安排工作人員對學生的體溫進行測量和記錄,核查學生的健康情況和相關信息,對于不在學校同意返校名單內或不符合返校條件的學生,必須打電話告知家長,由家長將學生帶回家,堅決不能讓學生進入校園。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學校的,需要將學生安置在隔離區(qū)。對于體溫正常、信息正常的學生,可以讓學生填寫相關信息到數(shù)據(jù) 平臺,然后生成健康二維碼,讓學生佩戴口罩,憑借健康二維碼進出宿舍和教室。在宿舍門口,宿管老師必須對每一個進入宿舍的學生進行體溫檢測,在確認體溫沒有異常的情況下才能準許學生進入宿舍[13]。學校內如果發(fā)現(xiàn)身體狀況異常的學生,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隔離,然后上報當?shù)氐恼块T將學生交給指定的醫(yī)療機構進行救治。
6.監(jiān)督學生的用餐情況
除了教室外,食堂是學校人員聚集多的場所。對于學生就餐的情況,也需要作出相應的管理機制。食堂的各個窗戶、房門必須隨時打開,處于通風狀態(tài),食堂的所有區(qū)域必須每天進行2次及以上的消毒工作。每一個餐桌上務必安裝隔離擋板,給學生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就餐環(huán)境,這樣就可以極大的減少病毒傳播的可能性。在食堂入口處建立一個洗手區(qū)域,將洗手區(qū)旁邊放置洗手液、肥皂、香皂。同時在粘貼正確洗手的標示牌等,讓學生在吃飯前必須洗手消毒,且洗手消毒的時間達到30秒及以上。食堂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嚴格佩戴口罩,做好消毒措施,才能為學生的就餐進行服務。食堂在管理方面,制作食物時,讓食堂按照固定的菜式搭配套餐,拿到餐食后立即離開,將排隊的時間減少。學校是個人員密集的場所,學生用餐的時間可以按照不同的年級進行。讓學生分批次去食堂就餐,如周一到周五的時間,按照不同的年級分配就餐時間,盡量將每個年級的就餐時間錯開,在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的時間,讓學生按照宿舍樓進行就餐,避免人員過度聚集。在疫情期間,可以多提倡學生自帶餐具、餐盒外帶等,提高就餐人群分散性[14]。對于在食堂就餐的學生,安排指定的管理人員和學生志愿者在現(xiàn)場引導,實現(xiàn)單人落座,并囑咐學生快速用餐,用餐后盡快離開,減少面對面的近距離交流。
7.做好監(jiān)控工作
“COVID-19”肺炎疫情的傳播非??焖?,如果出現(xiàn)疑似情況,對于周圍所有接觸過的人員都需要采取隔離措施,所有經(jīng)過的地方都有進行全面消毒。學校也可以按照監(jiān)控設備,對學校的情況進行線上監(jiān)控,做到對于特殊情況在校的學生的行動軌跡等有跡可循,對于出現(xiàn)疑似病癥的學生,可以根據(jù)監(jiān)控做到巡查。
8.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在疫情期間,大部分學生都會出現(xiàn)恐慌、焦躁不安等癥狀,尤其是學生在沒有家長陪伴的情況下,更會因為一些不良情緒的影響從而導致學生形成一種對學習抵觸的心理,同時身體抵抗力也會有所下降,增加患病的概率。因此,高校應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從而樹立學生對疫情的正確認知和基本的健康知識,讓學生保持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做到勞逸結合,盡量減少同學之間的聚會,多洗手,人多密集的場所應戴好口罩。讓學生正確對待疫情帶來的心理壓力,通過運動、心理輔導和聽音樂等減壓方式,引導學生調整好心態(tài),做到不道聽途說,不傳謠不造謠,建立“多待在宿舍不外出、不亂走就是為疫情防控做貢獻”的理念[15]。學??梢圆捎肣Q、微信、騰訊會議、騰訊課堂等新媒體社交方式保持學校內教職工之間的聯(lián)系,對于隔離區(qū)的學生,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聯(lián)系,并及時傳遞最新的政策消息以及衛(wèi)生防疫知識,通過線上交流來關心學生的學習、飲食、起居等方面的需求,為學生提供精神支持的同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對于學生的生活保障,要做好飲食安排,保證食物、生活必需品及學習娛樂等物資的供應。供應的車輛也需要專門消毒,保證人車消毒防護措施到位。心理老師要充分發(fā)揮心理咨詢的作用,主動發(fā)現(xiàn)并認真對待尋求幫助的學生,給予心理關懷。對于情況嚴重者,及時與家屬溝通,尋找專業(yè)機構的心理幫助。
(二)政府對于校園疫情防控展開的管理措施
疫情期間,除了學校要做出相應的疫情管理外,政府也需要做出努力,制定相應的管理計劃和措施。
1.要求學校進行線上授課
“COVID-19”肺炎疫情期間,學生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重要關注點,政府可以要求高校進行線上授課,學生在家隔離期間,老師通過釘釘、QQ、微信、騰訊會議、騰訊課堂等社交媒體進行授課,對于學生的教育問題不能落下。對于軟件的選擇,要求高校選擇健康的應用軟件,最好不要應用娛樂軟件。老師在授課時,可以要求學生開啟攝像頭,加強線上學習考勤管理,可在線上教學過程中通過隨機點名、課堂討論和提問等方式提高學生注意力,減少學生出現(xiàn)不自覺、偷懶的行為。教師對于教學的形式也要進行不斷探索,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生動,綜合運用直播、見面課、答疑課、翻轉課堂、自學等形式,通過釘、QQ、微信、騰訊會議、騰訊課堂等社交媒體將抽象性教學內容現(xiàn)實化和具體化,讓教學變得具有趣味性,同時多借助網(wǎng)絡軟件如云討論、云提問、云游戲形式,使教學模式多元化,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吸引學生注意力[16]。
2.對所有娛樂軟件提出要求
疫情期間,學生無法集中管理,都是居家隔離,學生的心理難免出現(xiàn)懈怠之情,對學習沒有在學校中統(tǒng)一的學習氛圍,尤其是一些小學生,鐘愛娛樂軟件,拿著手機上網(wǎng)、打游戲等。除了告知家長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外,對于娛樂軟件的制作公司也應該下發(fā)命令,讓軟件做出規(guī)定,18周歲及以下的學生對娛樂軟件的使用時間只能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其他時間無法使用軟件,且軟件的使用時間不能超過2個小時,如設置青少年模式等,使學生的娛樂時間縮短,家長和老師應加強聯(lián)動合作在圍繞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上及時交流探討。
3.做好對風險的防控計劃
風險社會理論中提到過,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當中,風險是無處不在的,每時每刻都會有風險發(fā)生,只是取決于風險的大小和政府對于風險的應對能力。以2020年“COVID-19”肺炎疫情為例,這次的風險屬于全國性的,其波及范圍大,影響程度深。因此,政府更應該有完整的計劃和防御措施來應對此次的風險?!癈OVID-19”肺炎疫情突然爆發(fā),同時因為學校又屬于人群密集度高的場所,因此,及時采取相關的措施,疏散人群,做好防護工作非常重要。
4.做好輿論監(jiān)督和宣傳
政府應采取多個渠道加大對廣大群眾實施播報疫情新增案例或治療成功案例的宣傳,并大力宣傳疫情的防控內容,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技術和新社交媒體平臺的優(yōu)勢,將微博、微信公眾號、微信及QQ群組等網(wǎng)絡平臺作為主要的陣地,綜合運用音頻視頻,如抖音、快手等宣傳載體,實時發(fā)布國家、學校應對疫情的各類工作信息和上級文件,以及抗疫中堅定不移的精神和評選個人先進事跡等,讓疫情防控宣傳更有實效性。
三、對整個遼沈地區(qū)展開疫情管理
“COVID-19”肺炎疫情是突如其來的災難,屬于公共性質的風險,政府作為唯一的公共主體,如何提前發(fā)現(xiàn)并治理這些風險,對政府部門應急管理轉型升級以及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COVID-19”肺炎疫情的突發(fā)時期,政府風險管理屬于一種風險應急預案建設,是風險控制和維持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工具,對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有著重要作用,對于未雨綢繆的地區(qū)做出快速反應。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我國的國力還不夠強大,公共衛(wèi)生體系非常脆弱,對疫情的認知也不夠,嚴重缺乏協(xié)調性,出現(xiàn)信息嚴重滯后的情況,導致在應對非典疫情時我國的公共衛(wèi)生體系就遭到巨大危害,與此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疫情防控管理經(jīng)驗,隨著我國的國力逐漸強盛,面對這次“COVID-19”肺炎疫情,我國首先采取抗疫措施,對各個地區(qū)下發(fā)命令,實施“封城”、居家隔離等措施,然后組建全國的醫(yī)療團隊對武漢進行援助,在最短的時間內使疫情得到控制。對于疫情的相關信息,也通過新型技術、多媒體手段等及時播報,讓廣大群眾安心、放心,同時增加中國國民的凝聚力和抗擊疫情的自信心。對于散播謠言、亂傳播疫情相關信息的不法分子采取強硬的手段進行處理,讓整個社會做到穩(wěn)定而有序的抗疫,才能保障全國人民的生命安全。
四、全面加強政府的危急意識
及時制定這次的“COVID-19”肺炎疫情防疫措施,相較于其他國家而言,我國的防疫計劃已經(jīng)相當完善,但仍然在這次的疫情管理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因此,為應對未來的其他風險,我國政府對于風險管理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疫情風險的應急體系建設的前提是需要群眾具有自覺性和高度配合的行為,這不僅僅是基層政府的制度優(yōu)勢和良好的社會基礎來決定的。在風險危機面前,公民個體的主體性行動有時會與政府公共性的行動目標出現(xiàn)分歧,這會在很大程度上阻礙政府的危機應急反應[17]。對于基層政府的應急管理職能的應對機制而言,人們群眾對危機自身的認知以及對基層政府的信任程度是影響政府危機行動得以有效開展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政府如果采取過激的應對方案或者不當?shù)膭訂T活動還會形成危機應對中出現(xiàn)多于情況,從而形成動員環(huán)節(jié)的政府危機應對“短板”[18]。我國在“原發(fā)型”危機推動下所形成的行政問責制,對于政府的危機治理行為造成謹慎與制約影響,公共危機治理的制度、結構與價值一直都存在短板與爭議。應急行動是包括風險評估與判定、事前防范、風險控制與應對以及風險后的恢復與反饋等多個程序內容的舉措,其間的應急與管理行動不僅僅是對風險自身的控制與應對,還有對風險本身所引起的其他負面連鎖風險的應對與管控[19]。所以,關于基層政府的危機應對及防控能力提升,還要進一步開闊視野并探索自身先進經(jīng)驗。
結語:
在“COVID-19”肺炎疫情這種特殊的時期里,校園管理計劃必須包含每一個方面,在每一處細節(jié)都要做好規(guī)劃,不能讓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疏漏,不然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和不可計量的后果。高校的領導應該與政府部門一起,團結合作,做好對疫情攻堅戰(zhàn)的充足準備,才能保障學生的安全。由于遼沈地區(qū)區(qū)域面積過大,學校和人口較多,筆者的能力有限,提出的相關方案也不夠完善,沒有對細節(jié)進行深入化了解,因此,在實際展開的防護管理計劃中,要多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探查,一些防控計劃和管理措施可以參照南方地區(qū)的高校,然后進行方案結合、取長補短,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總而言之,高校在疫情期間實施的校園管理,要堅定不移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要求,把廣大師生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做好校園的細節(jié)管理,讓遼沈地區(qū)的疫情防護做到全員行動,實現(xiàn)全面防疫,讓“COVID-19”肺炎疫情無法突破我們的防疫計劃[20]。
參考文獻:
[1]侯伊婳.新冠疫情下美國高校企業(yè)式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為例[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8(05):67-70.
[2]余子佳.高校圖書館應急管理服務的SWOT分析——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例[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4(03):155-160.
[3]李家祥.全球“戰(zhàn)疫”下高校助力東北振興的對策研究[J].中國高??萍?,2020,00(10):93-96.
[4]劉麗麗,何兢.新形勢下高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實踐及理論思考[J].黑河學院學報,2020,11(07):76-78+84.
[5]程麗紅,劉斌.清末東北鼠疫流言傳播中的輿論博弈[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8(05):64-72.
[6]董耀輝.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校校園管理策略[J].江蘇科技信息,2020,37(09):34-36.
[7]張春風.百年前東北地區(qū)大鼠疫[J].中國檔案,2020,7(03):86-87.
[8]孫久文.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初探[J].區(qū)域經(jīng)濟評論,2020,8(02):8-11.
[9]翁孝川.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給職業(yè)學校管理的啟示[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20,19(04):3-5.
[10]黃海楠,范欽磊,丁世杰,等.大東北免疫無口蹄疫區(qū)建設的優(yōu)勢和意義[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9,40(11):127-130.
[11]陳賢.公眾預期與政府新聞發(fā)布效度管理——基于北京新冠疫情反彈以來30場發(fā)布會的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23):61-62.
[12]李紫璇,嚴運樓.中國突發(fā)重大疫情多元主體應對機制研究[J].中國發(fā)展,2020,20(04):66-70.
[13]楊萬麗.公共衛(wèi)生事件中政府如何對外建構話語權——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危機溝通管理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2):176-177.
[14]侯巍,郭莉,陽愛國,等.四川省川東北地區(qū)狂犬病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畜牧獸醫(yī)文摘,2018,34(06):270-271.
[15]孫海榮.重大疫情事件中政府危機管理能力研究——以SARS肺炎疫情和新冠(COVID-19)肺炎疫情對比分析[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8(04):17-28.
[16]孫琳,高司民.公共衛(wèi)生投入與預算績效評價: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視角[J].財經(jīng)智庫,2020,5(02):51-82+142.
[17]蘇蘭,許琳,劉程程,等.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學生管理機制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23):112-113.
[18]居蓉,楊旸,許敏,等.開放型建筑醫(yī)院新冠疫情防控預檢分診管理與實踐[J].江蘇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20,31(11):1424-1426.
[19]張春宏,趙敏,朱嬌陽,王高偉.黨建引領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管理體系構建[J].現(xiàn)代醫(yī)院,2020,20(11):1561-1563+1574.
[20]王永紅,劉博巽,錢思穎,等.新冠疫情下提高院感防控水平的醫(yī)院后勤管理策略[J].實用老年醫(yī)學,2020,34(11):1213-1216.
作者簡介:
李丙傳,魯迅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作者單位:魯迅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