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 要】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這句話尤為貼切。由于受身心發(fā)展特征及年齡階段的限制,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奇,他們對新事物特別感興趣,求知欲望也相對比較強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趣味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在積極探索中完成學習內容。可見,初學英語,興趣很重要。小學生只有具備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會主動地掌握所學知識,并且了解和探索未知的知識,從而把英語真正學好。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英語知識的學習,既需要學生碎片化的學習和記憶,還需要學生框架式的總結和歸納,既需要學生提高自身的書面表達能力,同時還需要學生加強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整體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素質,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信心和能力。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不可避免的常應用填鴨式的教學形式,英語教學課堂沉悶且乏味,消磨了學生的英語興趣,學生逐漸產生了抵觸心理。鑒于此,在現代化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以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需求,合理的融合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建更加和諧生動的學習課堂,并結合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習情況,引導學生積極的將習得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在此,本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簡要闡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有效方略。
一、關注學生主體,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教師愈加重視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為此教師也應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精研教學內容創(chuàng)建生本課堂。英語是世界中應用比較廣泛的語言,所以我國想要更好的發(fā)展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質英語人才。但是事實上很多小學生對于英語知識點的學習不感興趣,以至于很多小學生一上英語課就會出現神思倦怠、精神不集中的情況,這種情況對于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為了改變現狀,現階段很多教師都在課堂中引進了思維導圖,轉變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環(huán)境,給小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成績。鑒于此,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通過日常教學觀察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特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媒體技術創(chuàng)建趣味化的學習情境,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快速的吸收和了解,進而營造積極向學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 My family”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收集學生間相處的點滴,并在本課教學中運用媒體技術進行呈現。通過再現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情景,引導學生使用英語探討與家人相處的點滴。小學英語教材中有許多生活小場景,在教授的過程中,可以邀請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從而達到學以致用。同時,教師可以提出適當的問題進行點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討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風趣幽默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通過展示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場景創(chuàng)建英語交際的語境,既切合學生主體的認知,使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探究,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加強師生互動,培育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生看事物很直接,表達出來觀點也比較明確,喜歡的就是喜歡并且樂于接受,不喜歡的就會比較抗拒。古人言:“親其師,信其道?!庇纱丝梢姡W生的模仿性和向師性特征較明顯,如果學生喜歡某位教師,那么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會積極回答問題,認真聽講,并且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相反,若學生討厭某位教師就會不喜歡上他的課,上課搗亂,不專心聽講,作業(yè)也會不認真完成,這些也將會直接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有效的師生互動可以輔助教師精準地把握學生的學情,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樂于學習,并付諸行動。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支配者,學生是被動者、接收者,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常脫離學生的學習實際,導致教學內容難度過高學生難以掌握,或教學難度過低學生缺乏探究興趣。因此,教師應多與同學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溝通,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可以分享勝利的喜悅,也可以分擔挫折的煩惱。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教師可以結合合作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啟發(fā)式、探究式課堂,調動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Family activities”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拓展交流的空間,教師可以通過提出,what's your favorite family activities?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發(fā)學生討論,給予學生語言運用的空間。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結合他們的年齡和認知能力設計趣味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讓他們在快樂的學習中發(fā)展英語思維能力,掌握豐富的英語知識,推動英語活力教學的高效進行,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進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三、融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信心
英語是一門較為枯燥的工具學科。為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的融合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通過拓展學生的自主性空間引導學生進行運用、鞏固和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從教材出發(fā),精心選擇趣味素材,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課堂教學在他們的積極參與中順利進行,構建高效的小學英語趣味課堂。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學習英語知識時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被動方法,死記硬背單詞,大量做英語練習題,不僅不能使學生的英語能力獲得有效提高,還容易扼殺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教師可以結合綜合性的語言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發(fā)揮自主性的空間,使學生保持高度的英語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My body”中,教學單詞、句型的過程中。如果把新單詞的實物呈現出來,學生會更樂于接受,并且更加生動形象。如:教學單詞arms、legs等時,教師可以直觀的展示實際的物品這樣學生可以從多方面理解記憶單詞,既輕松又有效。從而拓展學生實踐的空間,培育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于小學生而言,英語學習,興趣為先。所以,英語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英語課堂變成輕松快樂的課堂,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不斷愛上英語,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完成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融合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王淑艷.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8,5(46):385-386.
[2]唐蓉.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的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12):126.
(作者單位: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陡山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