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柏良 王勇
夢回大唐多少次,幻想盛唐多少回,我想生活在唐朝,回生活在“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的唐朝。
我想回到唐朝,領略唐朝文化的華麗與優(yōu)美。我想與李白并肩闖天下,學詩作詞,煮酒論文章,整日樂逍遙,每日與他高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放詩句,與他于月影下醉酒當歌。我想回到唐朝,因為那里是屬于詩的神圣殿堂。我想回到唐朝,生活在詩的世界里。感悟唐朝詩賦的情意,唐朝詩賦的磅礴,傳說中唐朝恢宏大度,充滿泱泱大國的氣度。我想生活在唐朝,如詩如畫的世界?!伴L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只為妃子笑;“漠漠水田飛白鷺,鶯鶯夏木囀黃鸝”,王維眼中的唐朝如此如詩如畫,吸引著我的向往。我想生活在唐朝,每日陪伴王維看那云卷云舒,花開花落,看那“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我想回到唐朝,感受唐朝軍事的強大。作為在冶煉技術達到一定成就的唐朝,其所煉制的雙刃長柄的陌刀可是戰(zhàn)斗力強悍的武器,各種弩箭配合出現的唐朝,在戰(zhàn)場上更是攻無不克。而在武器的強悍下,唐朝自然就形成了一張強大的戰(zhàn)斗網。當然,在如此強盛的背后,唐軍的訓練有素和唐太宗李世民所在戰(zhàn)場上展現出的軍事能力,領導能力都堪稱是奠定唐朝實力的主要因素。有了精良的武器裝備,和戰(zhàn)場上的針對性戰(zhàn)術,以及將領的影響,唐朝武力自然趨于強勢。也由此,這個王朝被稱為世界上最強武裝力量之一。
我想回到唐朝,欣賞唐朝經濟的魅力與繁榮。曾聽說邢州的白瓷象銀象雪,越州的青瓷象玉象冰,但在我看來,“唐三彩”無疑是盛唐最負盛名的手工業(yè)代表。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動人和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而著稱,因此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盛唐的政治、文化、生活的綜合指數;中國是絲綢的故鄉(xiāng),絲綢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唐朝的絲綢也名目繁多、花式新穎,達到了絲綢生產的鼎盛時期,無論產量、質量和品種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經由絲綢之路遠銷海外……
寫到這里我停下了筆,抬頭遙望窗外夜空中的寥寥孤星,心中不免泛起陣陣微涼之感,不免想到:雖然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yè)的增加值和GDP占比在逐年穩(wěn)定增長,但我國文化發(fā)展的道路卻失去了唐朝時的高超水平。
不免想到:曾經貞觀之治時期達到了百姓遇到別人遺失的白銀都沒人去撿的境況。對比現今,我國的經濟雖在穩(wěn)步上升,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但與唐朝還是相差甚遠。
不免想到:我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雖然已經遠非千年前唐朝所比擬,但國際地位與影響力,卻不及唐朝。
唐朝的中國正處于封建社會鼎盛時期,其綜合國力居當時世界之首,大體相當于現在的美國。而其他國家包括歐洲諸國仍處于黑暗的中世紀,分崩離析,無法與統(tǒng)一強大的中國相提并論。
但歷史的輝煌對于如今來說終究只是燦爛的往昔,看重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才是現今的發(fā)展時局。因此,作為新生代的我們才更應該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努力學習,勤奮堅持,為實現中國夢而拼盡全力,早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使中國的名號再一次響徹世界,再一次成為帶領世界發(fā)展的指引者。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克山縣西城中學九年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