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
為了幫助學生識記漢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嘗試創(chuàng)設(shè)富有趣味、輕松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提高識字的能力。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過程,應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一目標,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實現(xiàn)教學課堂趣味化。
比如,在講授《春夏秋冬》一課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春、夏、秋、冬”這幾個漢字時,應讓學生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開展教學。教師在講授“春”這個漢字時,可以這樣說:“請大家思考一下春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jié),下面圖片中哪一幅畫面更像春天的場景?!苯處煶浞掷媒滩闹械牟鍒D,引導學生猜測“春天”的情景。學生很快就能指出第一幅畫展示的是“春天”的情景。教師:“非常好,你們能不能用簡單的幾句話概述一下春天的特點。”教師在學生找到春天的圖片后,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春天的特點,從而加深學生對“春”這一漢字的印象。最后,教師可以尋找到漢字與圖片之間的聯(lián)系,比如“春”的書寫很像“柳條”一樣,這是一種更加具體的指導方式。
教師應將識字教學與生活中的相關(guān)元素結(jié)合在一起,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適當?shù)貙⑸罨脑厝谌氲秸n堂教學中。
比如,在講授《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課時,教師在講授課文中的一個漢字“塊”時,對學生說道:“‘塊這個漢字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同時與它相近的一些漢字我們在生活中也都遇到過。下面我們先來思考一下‘塊這個漢字經(jīng)常被用在哪?”受到教師的引導,學生回答出“一兩塊”“糖塊”“巧克力塊”等相關(guān)詞語,隨后教師說道:“大家說的都非常好,其實這個漢字最早是在表述‘土塊時使用的,因此我們會看到它的偏旁部首是‘土字旁,下面大家再想想還有沒有類似的漢字?”受到教師的引導,學生想到了“快”這個漢字,隨后教師將“快”書寫到黑板上,并重點講授它與個人心情之間的關(guān)系。
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shè)多種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這些充滿趣味的情境之中。創(chuàng)設(shè)趣味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只要教師能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富有情境,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識字欲望。
比如,在講授《猜字謎》一課時,課文是以一個“字謎”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的,而且很多學生都不認識謎底,因此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嘗試先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些趣味的“字謎”情境,讓學生通過猜測一些簡單的字謎的方式提升對漢字的學習興趣,隨后再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比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這樣的一個字謎:“一加一,打一漢字?!边@個字謎比較簡單,大家都能很快說出“二”這個答案。隨后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加深難度的方式提升猜字謎的趣味性。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一點一橫一大撇”“三橫一人在頭頂,太陽肚子在下面”等相關(guān)字謎。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些趣味的真實情境,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具體化。
教師應給學生嘗試更多的識字技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降低識字難度,提高識字效率和識字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漢字的書寫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加、減法”的方式開展學習。比如,當教師講完“日”“月”這兩個漢字以后,可以讓學生將“日”“月”相加,即將兩個字放在一起書寫,從而讓學生認識“明”這個新漢字;在講授“樣”這個漢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將漢字中的任意一個部分減掉,從而形成一個新的漢字。教師也可以采用編兒歌的方式,讓學生記憶新學的漢字。
總之,教師應努力從創(chuàng)建多元化教學課堂的角度出發(f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識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