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虎 張文娥 陳明松 潘學軍
摘 要:為篩選適合貴州核桃主產區(qū)種植的早熟鮮食核桃品種,從四川鹽源縣引進性狀表現(xiàn)優(yōu)良的‘鹽源早穗條,嫁接在貴州原產4年生核桃砧木上,進行了區(qū)域適應試驗和品種比較試驗,從物候期表現(xiàn)、產量、果實和堅果品質以及抗性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與貴州優(yōu)質核桃晚熟品種‘黔核7號相比,‘鹽源早有成熟早、果個大、單果較重、產量較高、抗性相近的特點;其在花溪、興義、水城和赫章均可種植,但赫章地區(qū)的早熟特性表現(xiàn)不明顯,其他各項經(jīng)濟指標與原產地基本相同。因此,‘鹽源早在貴州雨熱條件較好的核桃產區(qū)可以進行中試試驗。
關鍵詞:鮮食核桃;優(yōu)質;引種;新品種
中圖分類號:S664.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57(2020)06-0053-05國際DOI編碼:10.15958/j.cnki.sdnyswxb.2020.06.009
Abstract:In order to select the early maturing fresh walnut cultivar which wa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he main walnut producing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Yanyuanzao cuttings with excellent traits were introduced from Yanyuan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and grafted on the 4-year-old walnut rootstocks originated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regional adaptation test and cultivar comparison test were carried out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phenological performance, yield, fruit and nut quality and resist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anyuanza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ier maturity, larger fruit, heavier single fruit, higher yield and similar resistance compared with Guizhou's high-quality late-maturing walnut variety ‘Qianhe 7, it could be planted in Huaxi, Xingyi, Shuicheng and Hezhang, but the precocity characteristics of Hezhang area were not obvious, and other economic indicators were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ose of ‘Qianhe 7. Therefore, the pilot test of ‘Yanyuanzao can be carried out in walnut production areas with better rain and heat conditions in Guizhou.
Keywords:fresh walnut; high quality; introduction; new cultivar
核桃產業(yè)已成為貴州助推農業(yè)發(fā)展和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產業(yè),貴州省種植面積已近1000萬畝,除低熱河谷地區(qū)以外,全省78個縣( 市) 都有核桃分布,主要集中在黔西北高海拔冷涼區(qū)( 畢節(jié)地區(qū)、六盤水地區(qū)和黔西南地區(qū)的部分高海拔地區(qū)) 和黔北高緯度冷涼區(qū)( 遵義地區(qū)和銅仁地區(qū)的西部高海拔區(qū)域) [1-2] 。目前核桃種苗需求量大,本地選育的核桃品種難以滿足苗木需求現(xiàn)狀,且本地選育的核桃品種成熟期集中,缺乏優(yōu)質鮮食核桃品種。因此,開展國內外優(yōu)良核桃品種引種選育工作,提高貴州核桃遺傳育種研究水平,對助力貴州農村產業(yè)革命和脫貧攻堅均具有重要意義。
‘鹽源早屬于早熟早實鮮食核桃類型,樹冠開張,樹勢中庸,核桃堅果重約17g,果殼厚度1.2mm,核仁飽滿,黃白色,口感清香,出仁率55%,粗脂肪68.39%,蛋白質20.75%,在四川省鹽源、德昌、木里等縣推廣表現(xiàn)良好,具有嫁接親和力強、遺傳特性穩(wěn)定、嫁接次年結果、早熟、無大小年現(xiàn)象等特點,于2010年通過四川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3]。四川與貴州同是泡核桃的起源中心[4],兩省在氣候上有相似之處。為加快貴州核桃良種化進程,貴州大學核桃課題組從2014年始將‘鹽源早引種到貴州的赫章、水城、花溪、興義等核桃主產區(qū)進行栽培試驗[5],本研究對引種5年和2年的‘鹽源早進行了品種適應性和品種對比研究,以期篩選出‘鹽源早在貴州的種植適宜區(qū)域,為該品種在貴州的引種栽培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以優(yōu)質早熟早實鮮食核桃品種‘鹽源早為試材,該品種為鄉(xiāng)土資源選育核桃,來源于四川省鹽源縣,于2010年通過四川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以貴州優(yōu)質晚熟晚實核桃‘黔核7號作為對照(CK)。
1.2 試驗設計與處理
區(qū)域適應性比較試驗:于2017年高接至赫章、水城、興義3個貴州核桃主栽區(qū)的4年生鐵核桃實生砧木上,每株嫁接2個接穗,嫁接方法參照文獻[6],株行距4m×5m,進行了正常的施肥、修剪和土壤管理。每個區(qū)域設置三個處理,每個處理高接6棵樹,截至2019年,高接的接穗均成活,樹枝開張,樹勢中庸,各區(qū)域已掛果。
品種比較試驗:以貴州本地的優(yōu)質晚實核桃品種‘黔核7號為對照[7],進行‘鹽源早的品種比較試驗,2種材料種植在花溪核桃基地,于2014年高接在4年生鐵核桃實生砧木上,株行距5m×6m。4個區(qū)域的氣候情況如表1所示。
1.3 測定指標與方法
參照許靜等[8]的觀察方法,每個區(qū)域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枝條,每個處理從東、南、西、北各選擇5枝,共20枝,作為物候期觀察對象。果實成熟后將選定枝條上的果實全部采摘,測定果實平均單果重(g),果實脫皮后,測定果實青皮百分率(%)、鮮果單果重(g)、鮮核桃產量(kg),青皮百分率(%)=青皮重量(g)/果實重量(g)×%,單株產量(kg/株)=單株結果個數(shù)(個)×平均單果重(g/個)/1000g[9]。在陰涼通風的室內自然晾干后測定堅果單果重(g)、平均三徑(mm)、堅果果殼厚度(mm)、核仁出仁率(%),測定方法參照GB/T 20398—2006核桃堅果質量等級[10];參照GB5009.5—2016[11]測定核仁蛋白質含量(%),參照GB5009.6—2016[12],核仁脂肪含量(%)。通過觀察‘鹽源早是否能度過倒春寒、發(fā)生病蟲害、抗旱,以確定‘鹽源早在貴州的抗性。試驗數(shù)據(jù)用設計好的表格記錄,用EXCEL軟件和DPS軟件處理分析數(shù)據(jù)。
2 結果與分析
2.1 ‘鹽源早在貴州各區(qū)域的適應性表現(xiàn)
2.1.1 貴州不同區(qū)域的物候期
如表2所示,‘鹽源早在興義的物候期最早,在赫章的物候期最晚,在興義地區(qū)2月中旬萌芽、3月上旬開花、8月上旬成熟,在水城地區(qū)3月上旬萌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開花、8月下旬成熟,在赫章地區(qū)3月中旬萌芽、4月上旬開花、9月上旬成熟,就成熟期來看,興義地區(qū)比水城地區(qū)早20d、水城地區(qū)比赫章地區(qū)早13d。分析認為這是興義地區(qū)海拔低、雨熱充沛,赫章地區(qū)海拔高、雨熱相對少的結果。
2.1.2 貴州不同區(qū)域的產量
表3所示,由于各地立地條件差異,各區(qū)域的‘鹽源早產量存在顯著差異,單株產量最高的在水城,其次在興義,赫章的產量最低。水城與興義兩地的單株產量差異不顯著。
2.1.3 貴州不同區(qū)域的主要經(jīng)濟性狀
從表4可以看出,‘鹽源早青皮百分率為70%左右,即青果:堅果=10:3,三個區(qū)域間的青皮百分率差異不顯著;興義地區(qū)的堅果大小與鮮果單果重均顯著大于水城地區(qū)與赫章地區(qū),其中水城地區(qū)堅果大小顯著大于赫章地區(qū),但這兩個地區(qū)的鮮果單果重差異不顯著;赫章地區(qū)與水城和興義兩個地區(qū)的堅果含水量差異顯著,其中水城與興義兩個地區(qū)的堅果含水量差異不顯著。
從表5可以看出,‘鹽源早引種到貴州不同區(qū)域在堅果品質上差異顯著,‘鹽源早堅果大,但出仁率低。興義和水城兩地‘鹽源早的果殼厚度差異不顯著而顯著大于赫章的,單果重三個地區(qū)間差異顯著,興義的大于水城的大于赫章的;興義與赫章兩地的出仁率差異不顯著,兩地的出仁率顯著大于水城的;蛋白質含量三個地區(qū)間存在顯著差異,赫章>水城>興義;相反地,粗脂肪含量是興義>水城>赫章。分析認為‘鹽源早堅果品質在貴州不同區(qū)域而不同與各區(qū)域的立地條件有關,各區(qū)域的氣候隨著海拔的升高而變化。
2.2 ‘鹽源早與‘黔核7號的品種比較試驗
2.2.1 主要經(jīng)濟性狀比較
在花溪核桃基地里,‘鹽源早與‘黔核7號表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特性?!}源早成熟期比‘黔核7號早13d,表現(xiàn)出其早熟的特性?!}源早與‘黔核7號青皮百分率差異不顯著;‘鹽源早單果重15.06g、平均三徑36.40mm、果殼厚度1.72mm,‘黔核7號單果重12.23g、平均三徑33.80mm、果殼厚度1.13mm,這些指標都存在顯著差異;‘鹽源早畝產量比‘黔核7號高21.38kg,達到了顯著差異水平;在出仁率上 ‘黔核7號顯著大于‘鹽源早,在蛋白質含量與粗脂肪含量上兩個品種相似。
從表6與表7可以看出,‘鹽源早易取整仁,無異味,種皮黃褐色,出仁率在48%以上,仁乳白色,口感濃香,蛋白質含量>14%,脂肪含量>60%,根據(jù)鮮食核桃品質評價標準[13],引種在貴州的‘鹽源早屬于Ⅰ類鮮食核桃,其品質與本地優(yōu)質核桃品種‘黔核7號相當。
2.2.2 抗性比較
在花溪核桃基地里發(fā)生的主要病蟲害為褐斑病和云斑天牛,其次是炭疽病、柳藍葉甲、扁刺蛾,其中炭疽病、扁刺蛾、柳藍葉甲在2個品種上危害輕,云斑天牛在‘鹽源早樹干和‘黔核7號樹干上危害均較嚴重,褐斑病在‘鹽源早上危害略重于‘黔核7號。
3 結論與討論
生長發(fā)育狀況是林木引種適應性的主要衡量指標[14],其適應性表現(xiàn)受引種地區(qū)的環(huán)境條件及其生態(tài)因子等多種因素影響[15]。本試驗引種的3個區(qū)域中,興義地區(qū)海拔較低,年均溫、年降雨量比其余兩個地區(qū)高,日照時數(shù)與水城地區(qū)相似;赫章地區(qū)海拔較高,年均溫、年降雨量比其余2個地區(qū)低?!}源早引種到上述區(qū)域后,在興義地區(qū)表現(xiàn)為成熟最早、果個最大、單果重最重、果殼較厚、粗脂肪含量最高,而在赫章地區(qū)成熟最晚、果個最小、單果重最輕、果殼最薄、堅果含水量最高、蛋白質含量最高,水城地區(qū)成熟期較興義地區(qū)稍晚,果個比赫章地區(qū)大,單果重與赫章地區(qū)差異不顯著,這充分說明了成熟期及堅果外觀品質與熱量等生態(tài)因子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海拔較高、年均溫較低、晝夜溫差大的赫章地區(qū)核桃仁在成熟期水分含量降低較慢[16],水分含量較高。‘鹽源早在3個引種區(qū)域中除青皮百分率差異不顯著外,其余指標均有顯著差異,尤其是蛋白質含量與粗脂肪含量的差異與海拔高度有關。此結果與肖之炎等[17]、楊云廣等[18]、孫小紅等[19]的研究結果相同,堅果的品質受不同海拔高度的影響;與黃瑞敏等[20]將西藏核桃引種到河南后堅果三徑為顯著變化、出仁率升高、脂肪含量下降等研究結果不同。貴州立體氣候顯著,興義、水城和赫章3地區(qū),海拔依次遞增,而年平均溫度與年平均降雨量遞減,‘鹽源早的堅果品質表現(xiàn)出蛋白質含量隨海拔升高而增高,粗脂肪含量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在花溪地區(qū),與本地優(yōu)質晚熟晚實核桃‘黔核7號相比,‘鹽源早成熟約早2周左右,其果個大、單果重較重、產量較高及抗性相近的特點,但蛋白質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與‘黔核7號相當,是一個較為適應的早熟核桃鮮食品種。經(jīng)觀察與測定,‘鹽源早在貴州除成熟期不一致外,其他主要經(jīng)濟性狀與原產地基本相同。
綜上,‘鹽源早在花溪、興義、水城、赫章四個區(qū)域均可種植,與‘黔核7號相比,‘鹽源早有成熟期早、果個大、單果較重、產量較高、抗性相近的特點,但在赫章地區(qū)其早熟特性不明顯,進一步的引種試驗可以在雨熱條件較好的核桃主產區(qū)進行。
參 考 文 獻:
[1] 潘學軍,曹景富,張文娥.畢節(jié)地區(qū)核桃產業(yè)優(yōu)勢、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對策[J].山地農業(yè)學報,2018,37(1):1-6,101.
[2] 陸勝波,史斌斌,張文娥,等.泡核桃不同器官多酚類物質組分及含量差異分析[J].經(jīng)濟林研究,2020,38(2):104-113.
[3] 王仕娣,毛國慧,胡聰林,等.鹽源縣低產低質野生核桃改良嫁接技術試驗[J].四川林業(yè)科技,2010,31(3):97-101,70.
[4] 陳杰忠,姚青,曾明,等.果樹栽培學各論[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2011:453-454.
[5] 余光英,胡國珍,王凌翔.貴州核桃[J].貴州林業(yè)科技,1988(2):8-46.
[6] 潘學軍,彭劍,張文娥,等.一種鐵核桃春季高位枝接的方法[P].中國專利:2219791,2016-08-31.
[7] 潘學軍,樊衛(wèi)國,張政,等.核桃新品種‘黔核7號[J].園藝學報,2015(7):1411-1412.
[8] 許靜,翟梅枝,郭麗霞,等.早實核桃品種物候期觀察與避晚霜品種的篩選[J].北方園藝,2013(11):15-19.
[9] 阿卜杜許庫爾·牙合甫,張強,王國安,等.新豐和新光兩個核桃品種光合特性及產量比較[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2,49(11):2008-2013.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20398-2006,核桃堅果質量等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6.
[11]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 GB 5009.5-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6:1-3.
[12] 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脂肪的測定: GB 5009.6-2016[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6:1-2.
[13] 李杰,雁霞,羅建勛.四川鮮食核桃貯藏保鮮與品質評價研究進展[J].農產品加工,2017(9):61-63.
[14] 張日清,呂芳德,何方,等.美國山核桃引種栽培區(qū)劃研究前期引種效果[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2,22(2):17-20.
[15] 沈德緒.果樹育種學[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2:313-315.
[16] 賈艷芳.鮮食核桃成熟期與貯藏期主要營養(yǎng)物質含量變化的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yè)大學,2013.
[17] 肖之炎,黃瑞敏,王其竹.不同生態(tài)氣區(qū)核桃堅果品質比較[J].中國農學通報,2019(28):70-74.
[18] 楊云廣,楊新,楊美榮.海拔對漾濞泡核桃品質的影響分析[J].綠色科技,2019(7):7-8,12.
[19] 孫小紅,周瑾,胡春霞.不同海拔對香榧種子外觀性狀及營養(yǎng)品質的影響[J].果樹學報,2019(4):476-485.
[20] 黃瑞敏,潘剛,周曄,等.西藏核桃引種到內地后堅果品質變化研究[J].中國油脂,2019(5):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