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姜曉琳
近年來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穩(wěn)態(tài)失衡與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發(fā)病具有密切關系,腸道菌群失調可以導致代謝紊亂、免疫異常,腸道菌群可以看作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的重要靶點[1]。育齡期婦女中發(fā)病率高達5%~10%,高雄激素血癥、胰島素抵抗是導致其妊娠率降低的主要因素,該疾病為一種慢性炎性反應,進而導致免疫異常[2]。蒼附導痰丸出自《葉氏女科》,主要用于形肥痰盛經閉之人,作為一種補氣化痰的良方,具有很好的改善微循環(huán)的功效,對盆腔炎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時還能調節(jié)女性內分泌[3,4]。穴位埋線是我國中醫(yī)治療的經典方案,屬于長效的針灸治療,作用時間長,痛苦較小,能減少針刺次數(shù),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中臨床療效良好,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既往研究表明其在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可明顯改善血脂代謝異常[5,6]。本次研究蒼附導痰丸聯(lián)合穴位埋線對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排卵率、妊娠率及腸道菌群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5 月~2019 年5 月本院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100 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 例。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二甲雙胍、艾塞那肽聯(lián)合蒼附導痰丸治療。二甲雙胍(商品名:格華止,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公司,500 mg/片),2 片/d,分別在早餐與晚餐中口服;艾塞那肽(商品名:百泌達,美國禮來公司,1 ml∶250 μg)5 μg,2 次/d,早餐和晚餐前60 min 內皮下注射;蒼附導痰丸(廣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0 g/瓶,組成:蒼術、香附、陳皮、南星、枳殼、半夏、川芎、白茯苓、滑石、神曲),30 粒/次,2 次/d,飯前30 min 口服。連續(xù)服用3 個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穴位埋線:分為第1 組(肝俞、中極、膈俞、足三里、三陰交、帶脈、關元)與第2 組(腎俞、脾俞、天樞、水分、陰陵泉、豐隆、卵巢)進行選穴(均取兩側穴位,除了關元、水分、中極3 個穴位,且選穴期要避免經期),埋線1 次/周,連續(xù)治療3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排卵、妊娠情況及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情況。腸道菌群檢測:收集新鮮糞便1 g,每次取0.1 g 糞便,生理鹽水稀釋,分別檢測腸桿菌、腸道球菌、乳桿菌、雙歧桿菌,以Log 10 CFU/g 形式表示,周期排卵率=排卵周期數(shù)/周期數(shù),周期妊娠率=周期妊娠數(shù)/周期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排卵及妊娠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分別為78.91%、34.01%,對照組患者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分別為62.60%、22.76%,觀察組患者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腸桿菌、腸道球菌、乳桿菌、雙歧桿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腸道球菌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雙歧桿菌、乳桿菌明顯高于治療前,腸桿菌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腸道球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雙歧桿菌、乳桿菌明顯高于對照組,腸桿菌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排卵及妊娠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情況比較(,Log 10 CFU/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腸道菌群情況比較(,Log 10 CFU/g)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體內激素水平紊亂,其發(fā)病機制復雜,治療較為困難,因患者存在內分泌紊亂與排卵困難導致的不孕,所以該患者常伴精神異常,進而導致病情加重,形成惡性循環(huán),與遺傳性與非遺傳性原因共同起作用[7]。中醫(yī)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屬于“月經后期”、“月經過少”、“閉經”、“不孕”的范疇,古籍中記載“精藏于腎”,進一步說明了腎與生殖功能、生長發(fā)育具有一定關系,先天稟賦的不足或者損傷進而導致腎氣虛弱、血少精虧,最終導致了月經稀發(fā),甚至閉經[8]。西藥治療的基礎是二甲雙胍,因此能很好地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9]。埋線治療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利用現(xiàn)代醫(yī)用材料的發(fā)展,埋線可很好實現(xiàn)長時間治療的目的,埋線可以被認為是中醫(yī)的瑰寶,長時間地發(fā)揮治療作用[10]。蒼附導痰丸中,二陳湯化痰燥濕,和胃健脾;香附、枳殼,理氣行滯,現(xiàn)代藥理研究,其可以抗菌抗炎;蒼術、膽南星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其具有顯著殺菌作用[3]。蒼附導痰丸方劑中的膽南星具有化痰、清熱的功效,制半夏具有和胃、燥濕化痰的功效,兩味中藥與蒼術共同組成了君藥,具有化痰作用,生姜、神曲具有溫中化飲、健脾和胃的功效,桃仁、當歸具有養(yǎng)血活血作用,茯苓具有化痰健脾、滲濕利水的作用,甘草具有益氣溫中、調節(jié)諸藥的作用,以上各味中藥能很好地起到健脾行氣、化痰燥濕的作用,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蒼附導痰丸具有改善卵巢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進而促進卵泡細胞的發(fā)育,促進排卵[11]。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存在腸道微生態(tài)穩(wěn)態(tài)失衡,腸道微生態(tài)穩(wěn)態(tài)失衡導致激素水平與代謝水平的異常,直接參與了營養(yǎng)吸收、糖脂代謝、生物屏障與抗腫瘤密切相關,在調節(jié)機體生理活動方面密切相關,若機體腸道菌群失調,將導致代謝異常及其內分泌紊亂,內分泌紊亂又與激素紊亂相輔相成,形成惡性循環(huán)[12]。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腸道球菌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雙歧桿菌、乳桿菌明顯高于治療前,腸桿菌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腸道球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雙歧桿菌、乳桿菌明顯高于對照組,腸桿菌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蒼附導痰丸聯(lián)合穴位埋線對肥胖型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患者,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腸道菌群情況,提高周期排卵率與周期妊娠率,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