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東明,2011年8月大學畢業(yè)后進入北京北一機床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工藝工作,現任北一機床公司重型機床制造部黨總支生產委員兼第三黨支部書記、重型機床制造部工藝主管。曾獲得共青團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委員會舉辦的“創(chuàng)青春”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2018年獲得北京北一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黨員先鋒崗”榮譽稱號。
源于對機械行業(yè)最初的熱愛,焦東明入職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工藝工作。從一名青澀的大學生,經過組織與公司的培養(yǎng),很快成長為擔當重任的業(yè)務骨干,骨子里早已刻下了“北一”印記?!斑~小步,不停步,永遠在進步”,焦東明時刻激勵自己,并且不斷學習完善自己。他不怕吃苦、腳踏實地,努力成為技術多面手,挑戰(zhàn)不可能。因從裝配工藝開始,焦東明對機床制造的全過程進行學習,親手參與每個制造環(huán)節(jié)。在自身技能提升的同時,他還將所掌握知識全部傳授給身邊的同事,使工藝部門整體工作能力有了較大提升。
困難來了,黨員先上,身為黨員要敢于勇挑重擔。2017年5月,北一機床接到中航復材研究院碳纖維葉片加工任務,此種葉片單件價值量高,是國家重點研制項目中的關鍵零件,零件材料特殊,加工技術要求極為嚴苛。而北一機床2016年自主研發(fā),2017年參展并投入試驗的XKAS2525×60高速高架五軸龍門銑床恰好可以加工此葉片,展現研發(fā)成果實力的時候到了。作為工藝主管的焦東明來說,如何拿下這個項目,是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包括北一機床在內,一共有三家公司參與競標,另外兩家公司優(yōu)勢明顯。北一機床沒有真正加工過葉片,同時碳纖維作為新材料,也沒有接觸過。在不被認可的情況下,為了順利完成任務,焦東明連夜搜集資料,反復推敲加工方案,終于制訂出一套較為完善的加工方案,并最終說服中航評委取得葉片試制機會。進入試制階段,焦東明更是一頭扎到機床邊,反復推敲如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葉片。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后,葉片試制任務圓滿完成,并得到了中航復材研究院的充分肯定。不僅如此,焦東明設計出的一套適應變形曲面的柔性卡具,更是將葉片的加工時間從最初試制的17天縮短至3天半,并形成小批量生產。
作為戰(zhàn)斗在一線的技術人員,焦東明謹記共產黨員身份,哪里有問題,他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哪里。2017年12月21日,北一機床為首都航天生產的專用焊接機出現了故障,此設備是專門用于焊接發(fā)射北斗衛(wèi)星的火箭外殼,設備能否投入使用關系到國家重大工程。重型機床制造部立刻成立了專項組,由焦東明負責廠內修理與安裝調試工作。在接到此次任務后,他仔細分析問題原因,制訂維修方案。從計劃制訂到實施的全過程,焦東明時刻跟蹤維修進度,與工作者一起安裝調試,關鍵時刻親自操刀,頂班完成加工任務。經過努力,終于在2018年2月13日完成加工并送到用戶手中,比用戶要求時間整整提前了近1個月。
焦東明自入職以來參加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工作,在國家科技重大04專項“鈦合金復雜梁框加工與工藝”中完成“成飛標準S試件”加工工作,S試件首次在重型五軸龍門機床加工合格;在“高精超大尺度重型車銑復合機床精準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中獲北京市人民政府頒發(fā)的科學技術一等獎。經過不斷學習,焦東明帶領團隊共同進步,將經驗轉化為理論進行傳播,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解決現場制造過程中問題。焦東明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新時代模范黨員的形象,正是有無數個像他一樣戰(zhàn)斗在一線的普通黨員,北一機床愛能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