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稠油開采區(qū)塊儲層巖性以厚層塊狀砂礫巖為主,油藏埋深1500~1850m,為巨厚塊狀稠油油藏。在區(qū)塊邊部油井注汽困難,轉抽后返排能力差,回采能力弱,區(qū)塊注汽壓力高的油井達到35口,占總井數的42%,從而迫使部分低產井關井或改為撈油生產;在區(qū)塊主體部位,由于油層厚度大、非均值性強,隨著近幾年吞吐輪次的增加,暴露出來的油層縱向動用不均、蒸汽汽竄等問題也越來越多,致使儲量動用程度低,區(qū)塊始終處于低速開發(fā)狀態(tài),本論文將針對稠油熱采區(qū)塊存在的問題開展傷害機理研究,結合現(xiàn)場實際研究應用酸化降壓技術,提高蒸汽吞吐效果。
關鍵詞:稠油;注汽;酸化;黏土
1 引言
熱采區(qū)塊開發(fā)過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難點是:區(qū)塊邊部油井注汽困難,蒸汽吞吐效果差。部分井低產關井或改為撈油生產,致使區(qū)塊低速開發(fā)。通過對稠油熱采區(qū)塊儲層敏感性實驗等進行綜合分析,弄清了區(qū)塊蒸汽吞吐井污染的類型,明確儲層傷害的主要原因為粘土含量高(30%)和蒸汽吞吐后大量膠質瀝青質在近井油層沉積堵塞。
2儲層敏感性分析
(1)從巖芯的速敏評價實驗得出,流量超過臨界流量時,滲透率有明顯的降低,但幅度不大,儲層巖石表現(xiàn)為中等偏弱速敏性。該地區(qū)的臨界流速介于1.5mL/min~3mL/min之間 (2)通過巖芯流動實驗,測定不同礦化度的流體流過巖芯后,所引起粘土膨脹、分散、運移的過程及最終損害地層的程度。從實驗發(fā)現(xiàn)該儲層存在極強水敏。
3 高壓注汽井酸化技術研究
常規(guī)氫氟酸或土酸酸化,存在酸巖反應速度快,處理半徑小,容易產生二次沉淀傷害及不能清除有機堵塞等諸多缺點,對此研究出新型的酸化降壓技術。該技術是利用耐高溫粘土防膨劑和孔道保護劑相結合,抑制粘土膨脹,降低外來流體對儲層造成的損害;通過有機堵塞清除劑、解堵主劑解除儲層不同類型的污染堵塞。
3.1 有機堵塞清除劑研制
研制出水溶性有機質堵塞清除劑對洗油前后巖芯粉末的質量損失可以計算出巖芯的洗油量。以石油醚和二甲苯混合所洗出的油量作為洗油標準,再在相同條件下分別測定石油醚、水溶性有機質堵塞清除劑單獨洗油時的洗油量,并計算他們的洗油率。
洗油率的計算公式:
式中:
η——洗油率;
m1——水溶性有機質堵塞清除劑或石油醚洗油質量,g;
m2——石油醚和二甲苯洗油質量,g。
實驗表明:水溶性有機質堵塞清除劑、石油醚和二甲苯都是很好的溶劑,能夠溶解巖芯中存留的原油等有機物。
3.2 解堵主劑的研制
試驗主要對比10%HCl+6%HF、10%HCl+6%HBF4兩種體系對粘土的溶蝕情況。這兩種酸液體系對粘土的溶蝕率曲線,在相同的酸液濃度下,氟硼酸與鹽酸復配溶液對粘土的溶蝕速度較慢,其溶蝕率低于土酸體系14%,延長了酸液與儲層巖石作用的時間,增大了酸化處理半徑。從溶蝕的效果和作業(yè)的成本的角度綜合考慮,優(yōu)選出的酸液的配比為:2%HF+10%HCl+4%HBF4。
4 現(xiàn)場應用情況
2019年,在稠油熱采區(qū)塊實施注汽前酸化技術25井次,平均單井壓降1.59MPa,注汽排量提高6.05m3/h,提高干度48%,階段增油9860.9t,平均單井增油428t,創(chuàng)經濟效益973萬元,投入產出比1:6.8,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5 結論
(1)研制的高壓注汽井酸化配方體系,降低了酸巖反應速度,實現(xiàn)了疏松砂礫巖油層深部解堵處理,且加入了強穿透劑和孔道保護劑有利于對低滲儲層的酸化,避免了酸化二次傷害。
(2)稠油區(qū)塊高壓注汽井酸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解決了蒸汽吞吐難采區(qū)塊在開發(fā)過程中注汽壓力高的問題,提高了區(qū)塊的動用程度,開發(fā)效果得到明顯改善,為同類油藏的開發(fā)提供了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潘建華.高升油田難采儲量多元緩速酸酸化技術[J].鉆采工藝,2009,32(5):37~39.
[2]胡書勇,張烈輝等.BZ7油藏改善蒸汽吞吐開發(fā)效果配套技術[J]. 鉆采工藝, 2009, 32( 3): 47- 49.
[3] 張淑穎.綜合解堵技術發(fā)展與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28(1):300.
[4] 黎莉.酸化解堵技術在錦64塊應用效果評價[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14(1):1.
作者簡介:
孫銘澤(1983.2-),女,工程師,2006年畢業(yè)于鞍山師范學院,現(xiàn)在遼河油田公司高升采油廠工藝研究所從事油田開發(fā)工作。
(中石油遼河油田公司高升采油廠? ?遼寧省盤錦市 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