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賈寶玉是曹雪芹所著小說《紅樓夢》的男主人公。他區(qū)別于傳統(tǒng)話本中的世家子弟,是個更為鮮活的非典型紈绔子弟。賈寶玉的美學觀與愛情選擇密不可分。對自然天成之美的喜好決定了他喜歡混跡在姐妹堆中,對女兒家有直白到近乎崇拜的喜好;從他“意淫”的這個特點中國又可以顯露他地審美觀中是有依存美的;而對于優(yōu)美的喜愛則闡明了他喜好的類型。三者綜合在一起,決定了寶玉的愛情選擇。
關鍵詞:賈寶玉;美學觀;愛情選擇
賈寶玉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男主角。賈寶玉可以說是一個非典型的古代世家公子形象,他不同于古代杰出的世家子弟的應有的“立身以孝悌為基,以恭默為本,以畏怯為務,以勤儉為法,以交結為末事,以義氣為兇人”的標準,而是被作者有意識的塑造成集意淫、補天濟世、正邪兩賦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奇男子。正因為此,賈寶玉的美學觀點與凡俗男子相近又不同,是故在對于愛情的選擇上也是不同于他人的。
一、自然的天成之美
自然美包括外在意義上的自然事物之美,和內在意義上的自然美。賈寶玉的自然之美在面對二者時是兼而有之的。
而對于外在事物的自然美,賈寶玉的理解是最為直抵本質的。在第十七回,寶玉陪父親賈政給為貴妃省親準備的院子題詩的時候,賈政尤為欣賞一處茆堂,寶玉卻頂著他的斥責也要直言:
“此處置一田莊,分明見得人力穿鑿扭捏而成……古人云‘天然圖畫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強為地,非其山而強為山,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
而在對于女子的欣賞和態(tài)度上,就體現(xiàn)了賈寶玉對內在的自然美的推崇。賈寶玉曾經說過:“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但是在第五十九回又說女孩出嫁之前還是無價之寶,最后竟是“魚眼睛”了。
這樣的審美觀念延續(xù)到愛情層面也一樣。對于未出閣的女兒們,寶玉都報以極大的溫柔與善意。對于黛玉,寶玉最為珍惜的便是黛玉純粹而不加掩飾的小女兒態(tài)。這在他人眼里是尖酸刻薄,在寶玉眼中卻是她天然美的表現(xiàn)。而薛寶釵是典型的封建社會的大家閨秀,聰明懂禮、有心計、有手腕、知進退。但也正因為她太標準了,加之寶釵經常勸寶玉讀書,寶玉才與她關系并不那么和睦。
二、依存美
依存美是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提出。指以概念、完滿性、合目的性為根據(jù)的美。賈寶玉的“淫”不同于賈珍等人,曹雪芹把它定義為“意淫”。
“意淫”就說明寶玉是對女子存在欲望的,會對女子的某一方面動心,但寶玉對此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欣賞和腹誹的層面。這也說明了寶玉對女子的關照和溫柔并不是無條件的,而是具有依存美的審美特點的。第二十八回,寶玉問寶釵要紅麝串子看看的時候看見寶釵雪白的酥臂時,腦子里想的是“‘這個膀子要長在林妹妹身上,或者還得摸一摸,偏生長在她身上。正是恨沒福得摸?!倍罂吹綄氣O貌美的形容時又有“比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不覺就呆了,寶釵褪了串子來遞與他也忘了接”。此外,寶玉還喜歡吃小姐妹們的胭脂膏子。寶玉對于女性的審美不是無目的的,他有種近似于女性崇拜的意味,而女子美麗的形容、醉人的香氣,還有代表女子美貌的胭脂都是寶玉的審美依存。
而寶玉在愛情選擇也與此有關。寶玉曾經稱贊過黛玉是“神仙似的妹妹”,這便是在最高層面肯定了黛玉的容貌符合了他的審美觀。寶玉在第三十二回時說過一句“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她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边@說明寶玉很是欣賞黛玉與他身邊其他女子都不同的一點——不會覺得他混跡在女子堆里是沒志氣,也不會硬逼著他讀不喜歡的,他在黛玉身邊是最放松的。
三、優(yōu)美
在西方美學中優(yōu)美與崇高相對舉;在中國古典美學中則有陰柔之美、秀美或優(yōu)美之說,與陽剛之美、宏壯相對。
寶玉對于陰柔之美的喜愛是顯而易見的,這從他對女子和男子的不同態(tài)度就可以看出來。他欣賞的男子有二人:一是秦鐘,二是蔣玉菡。
原文描寫秦鐘“較寶玉略瘦巧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兒之態(tài)。”而蔣玉菡則是“嫵媚溫柔”曹雪芹對秦蔣二人的刻畫有別于傳統(tǒng)男性,而把他們刻畫成了男生女相,又有女兒作態(tài)的模樣。他們二人都是具有區(qū)別于男子陽剛粗獷的細膩優(yōu)美的,所以寶玉認同他們——說到底就是寶玉的審美是優(yōu)美而非粗獷的。
寶黛之間,寶玉顯然更傾向于黛玉。文中描寫黛玉的相貌是“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對于寶釵的描寫則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相較于寶釵,黛玉則較為小家碧玉,加上她本就身體不好,就更顯得清秀嬌弱。再有就是,薛姨媽給各處分配珠花的時候曾經說寶釵不喜歡花啊粉啊的,黛玉卻有葬花落淚之舉。兩相對比,黛玉是更具有“優(yōu)美”的審美體驗的。
參考文獻
[1](清)曹雪芹著.紅樓夢[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2]胡力詩.紅樓夢詩歌中的自然觀——由賈寶玉其人與詩作說起[J].遵義師范大學學報,2018(01).
[3]杜學敏.自然審美與自然美的基本特性[J].西部學刊,2014(11).
[4]陳姍姍.賈寶玉的美學觀[J].華人時刊,2015(06).
[5]程建忠.“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人獨我癡”——也說賈寶玉之“意淫”[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06).
[6]顏之推.中國家訓精華[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8:176.
[7]康德.判斷力批判[M].商務印書館,1987:67-69.
[8]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225.
[9]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28.
[10]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389.
[11]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50.
[12]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432.
[13]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110.
[14]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386.
[15]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49.
[16]曹雪芹.紅樓夢[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119.
作者簡介
劉寧敬,女,河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