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 楊斌
摘要:美術教育作為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了審美意識和價值觀,還應該融入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本文從生活化教學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對生活化教學概念的闡述,找出目前高中美術教育當中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這對高中美術當中的生活化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高中美術教育 日常生活
一、生活化教學概述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是把相關的教學活動置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背景下,進而激發(fā)學生參與教育活動的欲望,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生活的樂趣,而后獲得新知識。生活化教學具有以下特點。
(一)生活化。生活化是將生活的實際情況融入教學中,以平易近人的交流和教學方式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生活與教育的有機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簡單化。生活化教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基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使學生可以更輕松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要點,提高學習效率。
(三)系統(tǒng)化。系統(tǒng)化是指通過生活化教學,分析和理解當前的社會現(xiàn)象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并從中收集各種實用材料,系統(tǒng)地解釋其包含的社會哲學或課程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高中美術教育中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過于強調學科中心
在設計美術教學時,教師對美術科目過于嚴格,甚至把美術科目與數學和化學一樣嚴格對待,過分強調科目標準。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美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應將高中美術教育作為一種興趣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事實證明,過分重視學生的藝術知識和技能,必然會忽略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課堂效果不佳。
(二)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關注進度而忽略了效果。目前,大多數中學的情況是美術學科的時間被其他學科擠壓。因此,在沒有很多學時的情況下,他們自己的教室經常被其他學科占用。為了趕上課堂進度,美術教師只能快速地進行授課,有時甚至需要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班級壓縮為一個班級,這是一種走馬觀花式的美術教學模式,根本就沒有辦法設計出美術教育當中的生活化教學模式。
(三)知識結構設計過于死板
教師不會在課堂美術知識的設計中建立深厚的聯(lián)系,也不會將知識點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通常,知識點的設計來自教科書,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教師會忽略學生對這些知識的反應。教科書設計的知識點使學生感到這些知識與日常生活相去甚遠,不能產生學習興趣。更嚴重的是,教科書的編排是相對正式的,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所屬地域特點無關。
三、強化高中美術教育中的生活化教學對策
(一)強化日常生活指導
家庭生活中的美術教育是在生活中積累的一種教育形式,這是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教育,通過生活中的事件或對象將其引入美術教育中。這種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教學方法比通過知識欣賞圖畫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學生認為這是生活中所經歷的事實,更易于理解且難以忘記。
(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改變美術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技術的創(chuàng)新促進了美術教學,使許多不可能的教學方式變?yōu)楝F(xiàn)實。通過靈活地使用計算機,通過使用豐富的圖片和文字,展現(xiàn)出豐富多彩、和諧生動的美術信息,重現(xiàn)生活狀況并創(chuàng)造想象空間,學生將迅速進入課堂情境,感受到上課就是在回憶自己的日常生活。
(三)回歸生活經驗
美術教學應回歸學生的生活經歷。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一定的經驗,才能產生強烈的需求。例如當要求北方的學生畫陽桃時,他們將無法想象,因為他們未見過陽桃,也不知道陽桃的顏色,甚至形狀大小。所以,在設計教學計劃時,教師應考慮內容的各個方面。
四、結語
總之,美術教學不應該是老師一味地灌輸繪畫技巧和知識,還要開展生活化教學應用。美術教師應該讓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藝術,從實踐中體驗藝術,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和塑造美,將美術學習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將美術融入生活,將生活變成藝術。
參考文獻:
[1]謝念群.如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8(15).
[2]黃徐土.心之所至,美之所現(xiàn)——高中美術教育生活化策略淺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
[3]郭寶蘭.試析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運用[J].才智,2018(29).
[4]巨沂平.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運用[J].美與時代(中),2016(01).
[5]陶可森.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學周刊,2016(28).
(作者簡介:李翔,女,碩士研究生,天水市第三中學,中教一級,研究方向:美術鑒賞與批評)(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