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舟
摘要:音樂學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天然優(yōu)勢。教師要結(jié)合音樂學科特點,開展音樂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具體操作時,除了結(jié)合音樂學科特點安排分工,還可以培養(yǎng)音樂“小老師”,組織合作學習。音樂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wù)分工,可以從音樂要素角度安排分工,也可以按照合唱隊、樂隊形式安排分工。
關(guān)鍵詞:音樂學科小組合作音樂要素合唱隊樂隊
隨著課改的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被廣大教師認可。小組合作學習因為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成為當前課堂中主要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多的音樂教師也開始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與其他學科相比,音樂學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天然優(yōu)勢。以音樂學科的齊唱、齊奏、合唱與合奏為例,這些活動不僅需要形式上的合作,更需要意識、感官上的深度協(xié)調(diào)與配合。即使獨唱活動,同樣也需要學生與伴奏形成良好的協(xié)作。由于個人的感受往往具有局限性,如果在音樂鑒賞環(huán)節(jié)能夠開展廣泛的合作交流,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必然得到提升。因此,教師要結(jié)合音樂學科特點,開展音樂課堂的小組合作學習。具體操作時,除了結(jié)合音樂學科特點安排分工,還可以利用培養(yǎng)音樂“小老師”的方式組織合作學習。
一、結(jié)合音樂學科特點安排分工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科學地組建小組。我的建議是,在組建小組之前,教師要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建組,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能力開展合作探究。如果學校已經(jīng)廣泛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每個班的班主任已經(jīng)組建好小組,
音樂教師要盡量保留和利用這些小組,根據(jù)音樂課堂學習需要對小組成員微調(diào)。這樣可以使小組成員之間更默契,也便于經(jīng)常和班主任交流,幫助小組更好地運轉(zhuǎn)。小組合作學習任務(wù)分工必須具有學科特點。音樂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wù)分工,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從音樂要素角度安排分工
音樂鑒賞主要是對音樂要素的感知與理解。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chǔ)不同,對音樂的感受力也不一樣。音樂鑒賞過程中,如果我們對所有學生提出同樣的標準,會讓一部分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壓力,抑制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不妨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分解音樂鑒賞的任務(wù),讓每個組員認領(lǐng)其中1—2個音樂要素,結(jié)束以后再由組長匯總在班級內(nèi)分享,這樣會大大提高音樂鑒賞的效率和質(zhì)量。這種按音樂要素安排分工的好處在于:一方面,使學生牢牢地記住音樂有哪些要素;另一方面,
長此以往,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鑒賞習慣,即清晰地知道從哪些方面來鑒賞音樂。
例如,在音樂欣賞課《行進之歌》的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對進行曲風格的把握,教師給每個小組分配了不同的音樂要素鑒賞任務(wù):第一小組負責感受三首不同風格的進行曲(《婚禮進行曲》《葬禮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在旋律上的特點,第二小組感受三首進行曲在節(jié)奏上的特點,第三小組感受三首進行曲在力度上的特點,第四小組感受三首進行曲在速度上的特點,第五小組感受三首進行曲在色彩上的特點,第六小組感受三首進行曲在情緒上的特點。
欣賞前,教師對各個音樂要素進行簡要概括,使學生能夠用專業(yè)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欣賞過程中,不需要教師過多的講解,各個小組通過合作探究,很快就精準地把握了三首進行曲在各個音樂要素上表現(xiàn)出的不同特點。也正是借助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很快掌握了進行曲所屬的風格。
(二)以合唱隊、樂隊形式安排分工
這種任務(wù)分工方式比較容易理解,即讓每個組員成為合唱隊、樂隊的相應聲部。這樣劃分的好處是在合唱及合奏教學時,學生可以迅速融入教學情境。把每個組變成一個合唱隊,
其中一個學生擔任指揮(組長),其他學生作為合唱隊員,非常有利于二聲部、三聲部甚至四聲部合唱練習。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對合唱藝術(shù)的認識將更加深刻。
例如,在歌唱課《彩云追月》的教學中,歌曲的后半段是二聲部合唱。以往我們把全班學生臨時劃分為兩個聲部,一方面,教師指導一個聲部練習時,另一個聲部只能休息,教學效率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劃分的兩個聲部學生比較多,在練習及演唱的默契度上也存在問題。如果按照合唱隊的聲部來安排小組分工,小組內(nèi)的兩個聲部既可以一一組合練習,也可以二二、三三組合練習,大家相互傾聽、協(xié)助,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把每個小組看作一個樂隊,把每個組員看作樂隊中的一個樂組,同樣可以為學生器樂合奏、鑒賞提供很好的幫助。把小組看作一個交響樂隊,組員可以分別作為指揮、弦樂組、木管樂器組、銅管樂器組、打擊樂器組和色彩樂器組。在欣賞交響樂時,學生便會更加有意識地從樂隊構(gòu)成角度來鑒賞交響樂,從而增強他們對音樂作品結(jié)構(gòu)的把握及對音樂色彩變化的感受。
例如,在教學海頓第九十四交響曲《驚愕》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交響樂隊,理解這首樂曲的特點,教師首先按照交響樂隊樂器安排分工,分別為弦樂器組、木管樂器組、銅管樂器組、打擊樂器組、色彩樂器組、指揮。
接下來,教師利用音樂視頻欣賞的方式,讓學生直觀感受每個樂器組的演奏方式及特點,使學生身臨其境,化作交響樂隊各個聲部的演奏員,在音樂鑒賞過程中,熟悉自己這個聲部所要演奏的旋律。這些任務(wù)完成以后,教師引導學生模擬演奏交響樂《驚愕》,并在模擬過程中盡量結(jié)合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個性化表演。
對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的反饋是積極的,一方面學生在教學情境中不斷加深了對交響樂組織形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對交響樂的鑒賞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任務(wù)分工不能一直保持不變,要分階段調(diào)換,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完成其他學習任務(wù)。經(jīng)過幾個學期的訓練,每個學生都能熟悉各種音樂要素,音樂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二、培養(yǎng)音樂“小老師”組織合作學習
每一個音樂教師都要選擇好自己的音樂課代表,并把課代表培養(yǎng)成音樂“小老師”,讓他們負責音樂教學中一些比較基礎(chǔ)的任務(wù),比如節(jié)奏訓練、音準訓練、音樂知識鞏固等。每次上課之前安排一部分時間,讓音樂“小老師”來組織這些內(nèi)容的學習和練習;課后,也可以請“小老師”緊密聯(lián)系各個小組的組長,督促組員完成音樂作業(yè),并及時把完成情況反饋給教師。
例如,在教學中音豎笛時,課前,課代表會安排全班學生整理好學習用具,安靜地進入音樂教室。學生坐好以后,課代表帶領(lǐng)組長組織各小組練習中音豎笛基本功。教師則在班級里巡視,看看哪些學生的基本功存在問題,教學中重點關(guān)注。中音豎笛樂曲合奏練習完畢后,課代表會及時請組長及時記錄組員的課堂表現(xiàn)并匯總反饋給教師,作為表現(xiàn)性評價的主要依據(jù)。這樣的教學方式大大減輕了教師日常工作的強度;同時,教師的觀察與監(jiān)督,客觀上提高了全體學生學習的專注力。
當然,音樂老師也要優(yōu)待“小老師”,讓他們在幫助老師及引領(lǐng)同學的同時,獲得更好的成長。
此外,每個班級都有幾個學生視唱樂譜能力表現(xiàn)良好。音樂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資源,把他們培養(yǎng)成教學助手,讓他們在每節(jié)課開始前5分鐘,作為音樂“小老師”,訓練班級學生的識譜能力,包括音符的辨認、節(jié)奏的辨認、音高的聽辨等,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
在每節(jié)音樂課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會有一部分學生比較游離,影響整體教學進度,很多音樂教師為此很煩惱?!靶±蠋煛睂虒W的順利推進能起到促進作用。他們是每個組的領(lǐng)頭羊,也是管理者;不僅能起到示范的作用,同時能密切觀察組員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對紀律不好的同學進行勸阻,把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學拉回課堂。特別是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老師”要組織小組研討,分配學習任務(wù),組織小組展示等??梢哉f,“小老師”的努力,讓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多了幾個得力助手,也提升了音樂教學的效率。
音樂課堂是快樂的課堂,在音樂課堂中合理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必將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