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嫻榮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人民醫(yī)院,甘肅 金昌 737200)
骨質疏松屬于代謝性骨病,主要是骨量降低丟失、骨組織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脆性增加,患者易出現骨折[1]。在世界范圍內,骨質疏松是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隨著學者對黃芪進行大量研究,發(fā)現黃芪對骨質疏松具有良好的防治優(yōu)勢。以下結合實踐,對黃芪的應用進行系統(tǒng)總結。
骨質疏松發(fā)病初期沒有明顯癥狀,被稱之為寂靜的疾病。該疾病的發(fā)生和年齡密切相關,中老年人是高發(fā)群體。201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2],我國60歲以上人群患上骨質疏松的概率為36%,其中男性、女性發(fā)病率分別為23%、49%。預計未來幾十年,骨質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發(fā)病率依然會不斷提高,成為影響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就目前而言,認為骨質疏松和遺傳、閉經、營養(yǎng)、激素代謝、生活方式等有關,其中遺傳因素占比80%[3]。人體的骨量在30歲左右是高峰,30歲之前骨量不斷增長,之后骨量不斷降低,而遺傳因素決定了峰值骨密度大小。此外,骨量也會受到運動、光照、后天營養(yǎng)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女性到絕經期,體內雌激素水平突然降低,就會導致骨重建、骨丟失。在西醫(yī)方面,主要使用藥物抑制骨吸收、促進骨形成,從而改善骨質量。
在中醫(yī)領域,并沒有骨質疏松這一疾病名稱,但有相應的描述。例如:《素問宣明五氣論》中稱:“腎生骨髓”;《素問脈要精微論》中稱:“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醫(yī)經精義》中進一步指出:“腎藏精,精生髓,髓養(yǎng)骨,故骨者,腎之合也”??偨Y起來,骨質疏松屬于”骨痹”、”骨枯”、”虛勞”的范疇。中醫(yī)認為腎臟生骨生髓,腎精的盛衰直接影響骨的生長、發(fā)育、強弱,骨髓不生化,會造成骨含量下降,繼而出現骨質疏松[4]。脾臟是后天之本,脾充養(yǎng)才能健康生長,脾胃虛弱會影響吸收,造成精虧髓空。因此,腎虧脾虛是骨質疏松的中醫(yī)病因,血瘀則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在外因上,人體虛損、風寒濕火侵襲,也會引起發(fā)病[5]。
中醫(yī)治療骨質疏松,以補腎填精為主,以健脾養(yǎng)血、通絡活血、強筋壯骨為輔[6]。目前已經取得良好效果,相比于單純使用西藥的優(yōu)勢明顯。中醫(yī)治療時,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常見證型和治療方法如下[7-8]:①脾氣虛衰癥,典型癥狀是腰背酸痛、行走無力、肢體倦怠,治療方法是健脾益氣、溫陽補腎,代表方是參靈白術散加減。②腎陰虛證,典型癥狀是男子遺精、女裝經少經閉,治療方法是益腎填精、滋陰壯骨,代表方是左歸丸加減。③腎陽虛證,典型癥狀是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全身腫脹,治療方法是溫腎助陽,代表方是右歸丸加減。④腎精不足證,典型癥狀是筋骨無力、早衰健忘,治療方法是益氣補血、滋腎填精,代表方是七寶美髯丹加減。⑤風寒濕盛證,典型癥狀是心悸氣短、肢節(jié)屈伸不利,治療方法是活血通絡、祛風散寒,代表方是獨活寄生湯。⑥氣滯血瘀證證,典型癥狀是筋骨強直、活動受限、肌膚甲錯,治療方法是行氣活血、化瘀止痛,代表方是身痛逐瘀湯加減。
動脈硬化是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危害人體健康。黃芪多糖的應用,可以調節(jié)血脂,抗氧化應激,改善胰島素抵抗,抑制炎癥反應[9]。針對動脈硬化,能對細胞進行干預,例如: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調節(jié)巨噬細胞泡沫化,激活樹突細胞的炎癥免疫。巨噬細胞膜上的TLR4受體,和動脈硬化相關,黃芪多糖可以降低TLR4受體水平,來穩(wěn)定易損斑塊,發(fā)揮出抗動脈硬化的功效。
視網膜病變在眼科疾病中常見,近年來,黃芪多糖保護視網膜細胞的研究也比較多。相關研究顯示[10],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損傷,和年齡相關性的黃斑變性有關。ARPE-19細胞來源于視網膜的RPE系,能反映出RPE系的功能,對于體外培養(yǎng)的ARPE-19細胞,使用過氧化氫誘導氧化損傷,然后加入不同濃度的黃芪多糖,結果顯示可以保護細胞功能,抑制細胞進一步損傷。
以阿爾茲海默病為代表,是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主要是海馬組織的神經元數量減少。目前,該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具有多種假說。有學者選擇阿爾茲海默病小鼠作為對象,使用黃芪多糖后,利用水迷宮檢測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結果顯示,黃芪多糖可以抑制多種蛋白的水平,改善小鼠的學習、記憶能力,盡力恢復海馬神經元的形態(tài)結構,從而減輕已有損傷,保護血腦屏障。
衰老的本質是干細胞衰退、免疫力降低、器官功能退化,以及抗衰老基因衰退。人體內的自由基,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大量的氧自由基會損傷神經元細胞,降低腦內RNA、蛋白質的含量,加速機體衰老[11]。在黃芪提取物中,皂苷、黃酮、多糖類成分,可以清除超氧陰離子、氫自由基,提高歧化酶、過氧化物酶、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降低過氧化水平,實現抗衰老的效果。
雌激素可提高成骨細胞的活性,有利于骨骼生長,減少鈣質沉著。針對絕經后的骨質疏松患者,使用以黃芪為主的中藥,可顯著改善腎陽虛癥狀,治療后的血清E2升高、IL-6降低,有利于增強骨吸收效果??偨Y已有的研究成果如下:①黃芪可提高性激素水平,增強胃腸的吸收能力;②黃芪中的總黃酮提取物,可以抑制維甲酸引起的器官損壞,維持激素正常分泌。
骨重建是一個連續(xù)過程,包括破骨、成骨兩個環(huán)節(jié),破骨和成骨保持平衡,才能維持正常骨量。在骨形成過程中,成骨細胞是主要的功能細胞,作用是骨基質合成、分泌、礦化。針對貧血小鼠的試驗顯示[12],使用黃芪注射液后,可提高干細胞因子水平,促使骨髓基質細胞產生更多干細胞因子。也有學者研究稱[6],高濃度的黃芪多糖,可抑制成骨細胞增殖,對成骨細胞具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
一項對照實驗中[13],選擇正常小鼠、骨質疏松小鼠進行比較,測定骨組織中的微量元素。結果顯示,骨質疏松小鼠的鋅、錳、銅、鐵含量明顯低于正常小鼠,得出結論是微量元素的缺乏,是導致骨質疏松的一個原因。也有研究資料稱[7-8],切除卵巢的動物,體內的鋅、錳、銅、鎂含量降低,會影響特殊酶、輔助因子發(fā)揮作用,不利于骨有機質合成,因骨礦化降低形成骨質疏松。
王吉博等人的研究中[14],選擇去除卵巢、3月齡大小的骨質疏松大鼠為對象,分別利用乙烯雌酚4.5mg/L、黃芪水提液1kg/L進行灌胃,劑量為每日5ml/kg,每周6次,治療時間共計12周。治療期間,對脛骨近段的不脫鈣骨片進行測量,結果顯示兩種藥物均能減少骨丟失,使用乙烯雌酚的大鼠骨小梁面積增加85%,使用黃芪水提液的大鼠增加12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兩種藥物的功效相近,但作用機制不同。其中乙烯雌酚能抑制骨吸收、骨形成,黃芪水提液則是抑制骨吸收。
薛志遠等人的研究中[15],以類固醇性骨質疏松大鼠為對象,使用黃芪水提液灌胃,劑量為每日5g/kg,每周6次,治療時間共計8周。治療期間,對脛骨近端骨小梁的代謝情況進行測算,結果顯示單純使用激素的大鼠,骨吸收增加261%,骨形成減少63%,骨小梁面積減少23%;聯合使用黃芪水提液和激素的大鼠,骨吸收減少69%,骨形成增加100%,骨小梁面積增加27%。說明:使用黃芪水提液,對骨質疏松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
在臨床應用上,針對絕經后骨質疏松患者,使用黃芪治療后,患者腰椎、股骨的密度明顯提高,腎虛癥狀評分明顯降低,且血鈣、血磷、血骨鈣素、堿性磷酸酶的水平均明顯增高,可見黃芪治療骨質疏松的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骨質疏松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目前單純使用激素類藥物治療的效果不佳。分析可知,黃芪多糖具有多種藥理作用,應用在骨質疏松中,能提高性激素水平,影響骨細胞代謝,提高微量元素含量。希望通過本文,為黃芪的臨床應用提供一些借鑒,推動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