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洪榮 劉必鳳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人翁的精神,把“學會”變?yōu)椤皶W”,如何才能讓學生學會自學?這需要我們教給學生以下幾點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自學的興趣。
葉圣陶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有主動性。在學習每項內(nèi)容之前,教師應(yīng)該創(chuàng)新性地把所學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比較簡單,而又有趣的問題。這樣,比較簡單的問題,學生參與度就廣,即使班里的差生,也覺得能學會,從內(nèi)心里產(chǎn)生很大的成就感;有趣的問題,能吸引學生,人人都愿意參與。從而有簡單有趣的問題引申出同一類型的內(nèi)容加深的新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學生也樂于接受,也愿意自學新知識。
如,在小學數(shù)學課本里,學習雞兔同籠這一知識時,數(shù)學老師,在上課前,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昨天晚上,我上大學的兒子給我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有一個籠子,里面放著雞和兔子,共有10只腳,誰能幫我算出雞和兔子各多少只?學生一看只有10只腳,數(shù)目較小,從心里覺得容易,有興趣。班里的差生都進入了探索之中,很快結(jié)果出來了,差生都計算的準確無誤。他們高興地舉起手,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高聲說:“老師,再出一個這樣的問題好嗎?”我一看學生的興趣來了,我立刻把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引進課堂,讓他們自己看課本自己討論例題,經(jīng)過十五分鐘,我檢測他們的學習效果,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竟然搶著到講臺來學著老師的樣子講起來了。有了興趣,自學效果棒棒的!
二、學會預習。
每學一節(jié)課,要讓學生學會課前預習,提前預習,能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提前了解本課內(nèi)容,了解哪些內(nèi)容是自己通過自學就會的,還存在哪些疑難問題,以便上課后有針對有重點的聽講,這只有課前用心去自學去預習,才能由此發(fā)現(xiàn),所以課前預習,也是學生學會自學的好方法。
如,數(shù)學老師在講《熱鬧的民俗節(jié)——對稱》這一部分內(nèi)容之前,老師對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看咱們的身體各部位左右兩邊各有什么特點?”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一樣??!左邊有一個眼,右邊有一個眼,左邊有一個胳膊,一條腿,左邊也有一個胳膊,一條腿……”老師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具有這樣的特點?看看課本里的圖形吧!”學生快速的預習課本,進入自學階段。
通過預習,學生們自己發(fā)現(xiàn)生活中還有很多左右或上下一樣的物體,這樣的物體能夠完全重合在一起,這就是對稱圖形。這預習中,學生學會了自學!
三、學會思考。
在預習中,學生大部分淺層表面的知識學會了,肯定還有深層次的知識理解不了。對于這些深層次的知識不能棄之不管,而是要學會思考,有一個例題,會思考同類題目,通過思考,反復感悟,從中領(lǐng)會透徹,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過一番思考,實在不會的問題,教師再做適當點撥,從而解決深層的知識。學會思考,就學會自學。
如,在學習對稱這一節(jié)內(nèi)容時,學生通過預習,明白生活中一些折疊能夠完全重合的物體就是對稱圖形。有這些具體物體思考聯(lián)想到一些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是不是對稱圖形呢?經(jīng)過對比,反復思考,不斷總結(jié),更深一步理解對稱的含義。
四、學會復習
復習是鞏固知識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每學完一節(jié)課,需要有個復習。這樣知識具有牢固性;每學完一章知識,也要有個復習,這樣知識更有連貫性;每學完一冊,更要復習,這樣知識就有了完整性。有復習,才有提高。
如,在學分數(shù)加減法時,先學習真分數(shù)加減法時,通過反復復習把真分數(shù)加減法法則記熟,會靈活運用了,才能把假分數(shù)加減法學會。學知識就是一個積累過程。這個積累過程就需要不斷地復習,自學深化知識。
學會復習,就學會總結(jié),更學會了自學。
五、學會練習。
每一項新內(nèi)容,預習完只是掌握了皮毛知識,需要大量練習,才能鞏固知識。練習題會有很多,學生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選擇自己需要的習題加以練習,獨立完成,獨立修改,再獨立練習,在這個過程中自主選題,獨立練習,都是學生自學的體現(xiàn),這樣的反復練習,不僅鞏固了知識,而且提高了自己的自學能力。有了自學能力,學生的成績也就有了提高。
在上學期,班上有一位同學下樓梯不慎腳踝骨骨折了,需要住院和在家治療三個多月,當時家長著急,老師擔心,正是趕新課的時候,怎么辦?老師不可能天天去給他補課,家長又沒有文化,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學,我們把上課的課件和視頻,課下所做的練習題等資料給他送到手中,課件和視頻能引起他學習的興趣。教他這些自學的方法:怎么預習?怎么思考問題?怎么復習每部分知識?怎么通過練習鞏固知識?等他病好了返校,正好遇到數(shù)學測試,整張試卷他就錯了三個知識點,看到優(yōu)異的成績,家長和老師高興地笑了。相反,有部分學生整天坐在教室里,昏昏欲睡,從不主動地去學習,結(jié)果一學期下來,兩手空空。
有位教育家說過:“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腦子,就看你會不會用?!睍茫褪亲约簩W會自學,收獲滿滿;不會用,那就是被動的用,收獲淺淺。
由此可見,只要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會預習,學會思考,學會復習,并學會運用練習題鞏固知識,學生就學會了自學。該放手時就放手,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自由飛翔。
參考文獻
[1]? 變式教學不深奧 靈活多變皆有道[J]. 宋柏鋒.? 中國數(shù)學教育. 2018(23)
[2]? 數(shù)學變式教法的歸化設(shè)計[J]. 張萍.? 中學課程資源. 2019(03)
[3]? 閑讀小說——圖式變式策略在長篇章回體白話小說導讀教學中的運用[J]. 尹慶華.? 中學語文教學參考. 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