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潤
摘? 要:眾多周知,老舍的作品形象已經(jīng)深入人心,他以奇特的角度去剖析人物和反映市民的一些基本情況,老舍的筆下寫的主要人物都是北京的原型,他依據(jù)自己的知識理解把市民分成了派系,不斷的去研究在傳統(tǒng)文化下市民的基本生活狀況,與此同時,他也對中西方的文化做了好壞的比較。他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在國民的環(huán)境中去批評一些現(xiàn)象,表現(xiàn)了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關(guān)鍵詞:市民類型;國民性基礎;文化批判
自從封建王朝開始,我國由于長期受到封建管制的影響,目前階段中大多數(shù)的市民都多少保留著一些封建思想觀念。但是當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大門后,中國市民的思想逐漸的受到了沖擊,西方的自由浪漫主義開始沖擊著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給中國的文化帶來了很大的改變。也由此開始,中國開始走上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中國新型的一種市民生活方式也由此拉開序幕,中方的文化中也融合了西方的文化。老舍順應著新的社會發(fā)展潮流,把當時的階級市民進行了劃分,不斷的研究中國文化,對比了中西方文化的優(yōu)和劣,抨擊了社會給市民造成的壓迫,引發(fā)人們思考。
1 老舍把市民分成的主要類型分析
1.1 舊派市民
現(xiàn)在在大多數(shù)的社會生活中,要數(shù)傳統(tǒng)文化保存最好的城市就要數(shù)北京了,因此這也是老舍為何選取北京作為市民生活基礎的原因。北京長期的作為一個都城存在,它的地位和文化底蘊不容置疑,所以這里的市民受到傳統(tǒng)的思想教化也更加的深刻,傳統(tǒng)的北京市民身上有著諸多的優(yōu)良品質(zhì),比如善良,寬容,大方,重義的性格特點。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傳統(tǒng)的思想束縛,也使他們成為了麻木,思想不上進的保守維護者,他們的生活狀況完全順應天命,并且沒有一個良好的民族意識,相當?shù)挠廾量尚?。老舍看到了這些現(xiàn)象,為了警醒更多的北京市民,所以用筆的形式對社會進行了去進行了很好的批判,不要讓市民茍且偷安的生活。比如,老舍筆下的《四世同堂》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小說里邊有一個叫做祁老太爺?shù)娜宋?,他就是當時市民生活下的一個經(jīng)典人物,在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市民的所有性格寫照,他就是傳統(tǒng)封建思想的毒害者。這位老太爺一切的生活都是順應天命,是周圍街坊鄰居的善良寬容型人物,一生都遵循規(guī)章辦事,從來不去考慮更多的事情,為了維護自己的小生活可以犧牲一切,他不喜歡去改變,只想過自己的小日子。同時張大哥把作為媒人也成為他的最好職業(yè),在張大哥的眼中,兩人離婚就是壞了社會規(guī)定,每走到一處地方都幫人調(diào)解家庭矛盾,進最大可能的讓離婚的人在一起。但是出現(xiàn)了轉(zhuǎn)折,張大哥自己的家庭受到了威脅,他自己的方法卻失效了。在小說的最后,張大哥對生活感到無奈,只得深深的嘆息。老舍的小說人物大多都是以幽默的口吻寫的,他緊緊的抓住了封建市民下的形象,進行了逐一的批判,不善于改變而造成的悲劇一生。
1.2 新派市民
老舍筆下的另外一種人物就是新派的市民,這一類的人物都是在資本主義的影響下而形成的,當西方的思想逐漸的涌入半封建的市民生活中時,他們的資本主義也相應的進入,新式的文明也逐漸的改變著傳統(tǒng)的市民思想。但是部分的人對于外來文化的進入沒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有些人只是一味地肯定西方文化的優(yōu)點,而拋棄了自己國家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能做到理性分析,從而逐步的走上了誤區(qū),這一類人就是新派市民。老舍筆下對這些人也有大量的描寫,集中的反映出了資本市民下的不好一面,對其的批判意味更加的深刻。新派市民大體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受到資本主義改變后的新人,比如主要張?zhí)煺妗⑵钊鹭S這些人,在老舍的文章《婚》中,那喜歡穿洋裝,天天打扮自己,不關(guān)心事的人物張?zhí)煺嬖谒砩系捏w現(xiàn)再明顯不過了,表面上只是一個裝樣子的新青年,其實真實沒有一點文化,只是個無理取鬧之人。
2 老舍筆下批評人物的主要特點
2.1 在國民的基礎上對國民性進行一個思考
國民性的問題分析是當下大多數(shù)作家的共同研究話題,從魯迅的角度看,他描寫的人物主要是農(nóng)民,他們這一類人往往遠離城市,不能真實的感受到市民的生活,老舍的加入填補了魯迅筆下的一個空白,二者共同對國民性進行了一個剖析。與當時的其他作家比較,老舍主要從民風習俗出發(fā),其次才是輔助有關(guān)的政治技術(shù),所以他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真實可信的,從他們的身上,逐步的發(fā)現(xiàn)一些傳統(tǒng)文化出現(xiàn)的問題,在人物的構(gòu)畫過程中,他不僅僅寫了張大哥、祁老太爺?shù)牟桓淖?,庸俗的傳統(tǒng)生活觀批判,也對一味的追求新思想,不求進取的張?zhí)煺嫔羁痰倪M行批評。老舍筆下的素材也更多的是起源于國民的基本生活,這和老舍本人的社會生活體驗是緊緊的密不可分的,資本文化和傳統(tǒng)封建的思想對市民的毒害,老舍是有著深深的感觸的,老舍善于從日常小事中挖掘出市民的真心生活。他的描寫,不僅僅是一個批判者,而是身臨其境的去感受那種變化,把人物完美的表現(xiàn)出來,老舍的文學作品和其他的作品比較,也多了一些關(guān)乎人道的溫暖。
3 結(jié)束語
綜合評價,老舍是具有強大名族意識的一位作家,他對于國家有著深深的責任感,他從市民的基本生活出發(fā),為了更好的改變和影響市民的生活,把市民的生活思想改變作為目標。在老舍的視角下,剖析文化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批評,而是要不斷的接受優(yōu)秀的文化,從而達到提升自己的目的。老舍的人物注重價值的體現(xiàn),從小事過渡到現(xiàn)實生活,不斷的抨擊人性的丑惡。
參考文獻
[1]? 吳素娥.在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撞擊下——論老舍小說的悲劇意識與悲劇品格[J].陰山學刊,2011(12):13-18.
[2]? 隋彬.老舍作品中“市民世界”的文化意蘊[J].南都學壇,2017(11):13-18.
[3]? 老舍.老舍文集[J].人民文學,2018(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