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微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貴州 都勻 558000)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高等教育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yōu)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1]。在同年9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習總書記強調,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2]。圍繞這一根本任務,教育部強調要“以本為本,四個回歸”,淘汰“水課”,打造“金課”[3]。李志義教授的一篇“水課”與“金課”之我見,可謂及時指出了金課的特征和具體內涵[4]。在這一背景下,結合無機化學實驗的具體內容,考慮到地方本科院校的實際情況,無機化學實驗的金課如何打造,成為了擺在我們面前極為重要的問題之一。
地方本科院校的招生計劃受到經(jīng)費來源、社會認可等方面的影響[5]。在本科生培養(yǎng)上,地方本科院校存在著學生基礎薄弱、培養(yǎng)經(jīng)費不足、師資力量短缺等問題。因此,在開展金課打造上就必須考慮學生的基本情況和學校的硬件基礎。
(1)學生基礎普遍較差。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為例,本校生源絕大部分來自貴州當?shù)?。由于地處西部,貴州省中小學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不足,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后才接觸到真正意義上的化學實驗室。更有甚者,學生連基本的化學儀器都沒接觸過,實驗基礎和實驗技能處于從零開始的狀態(tài)。無機化學實驗作為化學類專業(yè)學生第一門實驗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嚴謹學習態(tài)度的任務。
(2)實驗硬件條件短板嚴重。地方本科院校,經(jīng)費來源單一,財政支持有限,師資力量和硬件條件不足,所需的一些大型儀器設備欠缺。因此,教師要結合學校實際的硬件條件來梳理課程的相關內容。在根據(jù)教學大綱,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盡量開展一些應用性、實踐性強的實驗內容。同時,學校的教研水平薄弱,校本教育研究不足,教師培養(yǎng)善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弱。
(3)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教學方式單一。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仍然遵循較為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形式。教師對教學方式的改進較為遲滯,照本宣科、課堂枯燥乏味的問題較為嚴重。教學反饋的效果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特別是同行專家和業(yè)內專家的評價較少,對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阻礙。同時對最新的教育教學手段的接納較為落后,未能有效豐富實驗教學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全方位育人。作為一門實驗課程,我們要全面合理設置、準確引入課堂思政教育。我國科學家和企業(yè)家在無機化學領域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正確引導和支持,也離不開我們這個民族為擺脫貧窮落后面貌所付出的努力。比如在無機化學實驗中,要使用大量的玻璃儀器。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引入我國福耀玻璃是怎么通過國家的支持,從一個地方小廠成長為一個世界巨無霸的汽車玻璃生產(chǎn)商。在講授粗鹽的提純時候,可以通過布氏漏斗的講解來介紹我國無機陶瓷的發(fā)展歷史,特別是高端結構陶瓷是如何在外國的封鎖下,一點點突破成長的事例。這些新穎、鮮活事例合理而準確的引入要求教師在授課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功課,不止要了解相關的歷史背景還要合理得與教學內容相適應,在提升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培養(yǎng)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大思政視域下,無機化學教師應增強責任感。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特別是年輕的大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應提升責任感,為學生的成長做出表率引領作用。教師要積極學習大思政內容,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依據(jù),全面理解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深刻理解“為誰培養(yǎng)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教師要提高政治覺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自覺以一名優(yōu)秀人民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培養(yǎng)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隨著科技的進步,知識爆炸時代的到來,無機化學這門古老而又新穎的學科在蓬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被引入到無機化學課堂中來。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否則很容易落后乃至被淘汰。特別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教師更需要積極主動的加強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能力,提升教育教學水平[6]。
教與學既獨立又統(tǒng)一。教師是課程的靈魂。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個門如何入,怎么入,是一門學問。教師在講授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時不僅僅是傳授這一門課程的基礎知識,還需要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讓實驗課程不止有廣度,還要有深度。教師的授課要具有高階性,教師要將更深層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貫穿于實驗教學中。以轉化法制備硝酸鉀實驗為例,在硝酸鉀重結晶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從硝酸鉀晶體在生長過程中為什么不能晃動出發(fā),引導學生認識晶體生長的規(guī)律,進而對晶體生長過程中的幾種機理如Ostwald熟化、柯肯達爾效應、定向生長等概念有所了解。此外,教師要重視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積極更新。在教學過程中,不止要介紹更多更深入的無機化學的相關知識,擴展學生的知識范圍,采取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基于學生實驗基礎較差的問題,教師應積極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障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本校為例,由于學生的基礎普遍較差,無機化學實驗前期補充了較多的中學化學實驗內容,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克服學生對實驗室的恐懼心理,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開展多種形式的開放實驗,拓展實驗教學形式,加強學生的實驗基礎。
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是一門實操課程,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處于絕對的主體地位。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和有效性決定了實驗課程的成功與否。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高學生對無機化學實驗的積極性。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增加學生對實驗課程的喜愛程度。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加強教學內容的適度擴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實驗原理、實驗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與討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在教學方式要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目前實驗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講、學生聽,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很多實驗操作學生無法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做,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教師要積極跟蹤學生的關注點,引導學生關愛社會,關愛國家,在講授專業(yè)知識的同時,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無機化學實驗中的知識與經(jīng)濟、社會、生活相關聯(lián),讓學生們認識到這些知識能造福社會、豐富生活,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提高他們對社會和國家的關注度,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國家自豪感,讓他們知曉到自己成長在一個朝氣蓬勃的國家,正在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將來可以學以致用,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民族的偉大復興。
無機化學實驗是學生在大學學習階段最先接觸的實驗課程。教師要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去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良好的科研習慣和創(chuàng)新意識。特別是本科地方院校,由于設備和經(jīng)費的缺乏,教師要在現(xiàn)有的實驗條件下,深入挖掘既有實驗設備的用途,更加廣泛地開展校本教育教學研究。比如本校地處黔南,有豐富的磷礦資源,將關于磷礦石的開發(fā)應用等開設在無機化學實驗中,既增強學生對本地區(qū)礦產(chǎn)資源的認識,也使得學生對無機化工工藝有了初步的了解。
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點滴做起。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驗過程進行嚴格要求,培養(yǎng)學生嚴謹、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比如實驗現(xiàn)象的準確記錄、實驗的精準操作、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等。這些實驗過程嚴格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非常重要。學生深入了解實驗原理,明確實驗注意事項,才能達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嚴格要求學生的實驗報告,實驗報告的書寫不能停留在學生照抄完實驗現(xiàn)象的層面,要在實驗報告中體現(xiàn)出對這個實驗結果和實驗原理的思考。特別是對在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一些不合乎常理的數(shù)據(jù),如何分析、取舍,這些過程要分析、思考,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對學生的成長也很有益處。
創(chuàng)新能力不是一天就能養(yǎng)成的,就像高樓大廈不是一天蓋成的一樣。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貫穿始終。比如在無機化學實驗下學期的實驗教學中,存在著較多的無機物性質驗證實驗,這些實驗完全可以交由學生去負責實驗原理的探究以及實驗操作的完成。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實驗原理和實驗操作的原因,學生在充分理解相應的實驗過程后,完成實驗內容,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一門金科的打造,不僅僅是教師備好課、完成教學任務就完事了的。教師應該探索出具有正反饋的評價機制[7]。評價機制不止是教師來評價學生的掌握情況,也要有學生對教師教學水平認可程度的評價,還要有同行之間以及用人單位相關專家的評議。教師要在合適的情況下通過實驗考核來判斷學生對實驗基本操作、實驗原理的掌握情況,以便對實驗教學內容有所取舍。同時,教師也要接受學生的評價。作為實驗課程的絕對主體,這門課程含金量的高低要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和學生積極溝通,在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下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許多學生反映實驗課程枯燥、乏味,這從一方面反映出教師在授課時,照本宣科的情況較為明顯。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因勢利導,積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行之間也要進行評價,教師要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钡男膽B(tài),積極接受同行和用人單位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吸收先進的教學形式,了解自身的不足,探索提升自身教學水平。
教師要跟蹤先進的實驗教學方式,了解最新的實驗仿真、移動教學、微型實驗等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積極推動這些新穎的實驗教學形式進入實驗課堂。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成為實驗教學的有效補充。比如一些有毒有害的實驗,教師可以采用實驗仿真技術、微型化實驗對其進行演示和講解,既讓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所了解,又減少了濃酸堿、重金屬離子等有毒污染物的排放,提升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金課”打造,需要教師從學情出發(fā),結合院校實際情況,多做有利于學生實驗技能培養(yǎng)、科學思維鍛煉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培養(yǎng)學生客觀嚴謹?shù)膶嶒瀾B(tài)度。同時,教師要挖掘課堂的有趣性、興趣點,在課堂中合理恰當?shù)囊胝n程思政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為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