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巧紅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平頂山467000)
急性百草枯中毒是臨床急性中毒事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類型,病情危急,病情進展快速,致死率高,臨床上認為在急性百草枯中毒發(fā)生后,及時治療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1]。血液凈化是臨床針對急性百草枯中毒等急性中毒事件采取的主要治療方法,可有效清除毒素,但關于采取何種血液凈化方式尚存在爭議。本研究為了比較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療效果,針對60 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進行了分組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就診的急性百草枯中毒6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 例。對照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21~62 歲、平均(41.83±14.47)歲;觀察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20~64 歲、平均(42.09±14.2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學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經臨床輔助檢查,確診為急性百草枯中毒;(2)中毒后2 h 內就診;(3)患者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2)合并嚴重感染;(3)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急診搶救,即洗胃、阿托品化等。具體操作:插入胃管,將10~20 L 清水經胃管注入,對胃部進行反復沖洗;建立靜脈通路,阿托品注射液(國藥準字H33020465)5 mg,靜脈推注給藥,再根據患者病情具體變化情況,選擇間歇靜脈推注1~5 mg 阿托品;如患者存在呼吸困難癥狀,給予輔助吸氧。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血液灌流治療:經右側股靜脈穿刺,置入單針雙腔導管,建立血管通路,開始血液灌流,血流量起始為120~150 ml/min,逐漸增加至200 ml/min,持續(xù)4 h;觀察組給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療:先進行血液灌流,具體方法同對照組,持續(xù)灌流2 h 后,進行血液透析,采取連續(xù)性靜脈-靜脈血液濾過前置換方式,置換液流速為4~6 L/h,血流速度為180~220 ml/min,持續(xù)2 h。兩組均持續(xù)治療1 周,每隔1 d 進行1 次血液凈化治療。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搶救成功率(搶救成功判定標準:患者意識恢復清醒,臨床癥狀緩解)、治療時間(意識恢復時間、急診室留觀時間、住院時間)、肝腎功能指標[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心肌損傷指標[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鈣蛋白Ⅰ(cTnⅠ)、肌鈣蛋白T(cTnT)]。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搶救成功率及治療時間比較 兩組搶救成功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意識恢復時間、急診室留觀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搶救成功率及治療時間比較
表1 兩組搶救成功率及治療時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住院時間(d)對照組觀察組組別 n 搶救成功率[例(%)]意識恢復時間(h)急診室留觀時間(h)30 30 28(93.33)29(96.67)6.54±2.17 4.02±1.35* 17.35±3.6713.21±2.98* 9.87±2.547.56±1.93*
2.2 兩組肝腎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ALT、AST、BUN、SCr 水平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ALT、AST、BUN、SCr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肝腎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肝腎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ALT(U/L)AST(U/L)BUN(mmol/L)SCr(μmol/L)對照組30 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30 治療前治療后109.35±26.42 82.45±19.31#109.02±26.39 63.04±18.27#*96.63±21.24 74.92±16.67#96.24±22.07 57.41±14.86#*20.27±3.65 16.73±2.57#20.15±3.82 14.26±2.19#*507.51±76.91 428.43±51.07#506.28±77.12 372.05±40.79#*
2.3 兩組心肌損傷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CK-MB、cTnⅠ、cTnT 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K-MB、cTnⅠ、cTnT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肌損傷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心肌損傷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CK-MB(U/L) cTnⅠ(μg/L) cTnT(μg/L)對照組觀察組30 30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63.51±15.28 46.19±12.37#63.27±15.40 32.65±9.18#*0.62±0.18 0.46±0.14#0.61±0.19 0.33±0.11#*0.69±0.19 0.51±0.16#0.68±0.21 0.36±0.12#*
百草枯是一種常用的滅生性除草劑,具有較強的毒性,是當前急性中毒致死率最高的農藥之一,其毒性作用機制尚未明確。人在誤服或口服百草枯后通常會出現急性中毒反應,病情兇險,病情發(fā)展速度快,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4]。因此,臨床上主張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開展急診搶救,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急診搶救的常規(guī)方案主要包括洗胃、阿托品化等。其中,洗胃可通過反復沖洗胃部,促使患者胃內殘留的百草枯藥液排出;阿托品化可解除患者血管平滑肌痙攣狀態(tài),改善血液循環(huán)。洗胃+阿托品化這一常規(guī)急診搶救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情進展,緩解其中毒反應,但部分患者由于中毒后距就診時間久,致使搶救效果不理想,還有待尋求更加高效的急診救治方案。
近年來,血液凈化技術在急性中毒事件急診搶救治療中的應用增多,血液凈化主要是通過體外循環(huán)將血液導入血液凈化裝置中,利用血液凈化裝置中的活性炭、吸附劑等物質,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從而消除血液中毒素對患者神經系統(tǒng)的毒性作用[5~6],但臨床上關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血液凈化方式選擇尚無統(tǒng)一定論。血液凈化方式主要分為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血液灌流可對血液中的中大分子物質予以清除,而血液透析則可清除血液中游離小分子物質[7~8]。單純實施血液灌流僅能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大分子毒素,小分子毒素在血液中仍然殘留,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搶救效果造成影響。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聯合應用對中毒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不同大小的毒素分子,減輕中毒反應,還可糾正患者機體內紊亂的水、電解質平衡,減輕其心臟、肝臟、腎臟等臟器負荷,避免引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9~10]。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搶救成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意識恢復時間、急診室留觀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肝功能、腎功能及心肌損傷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可更好地清除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中毒素分子,挽救患者生命。綜上所述,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可促使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盡快蘇醒,縮短留觀及住院事件,減輕患者肝腎功能及心肌功能損傷,有利于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