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農(nóng)安縣三崗鎮(zhèn)中心小學 王海東
小學科學這門課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的意識和行動。但是,學生如果沒有正確的思想價值觀作為指導,可能會出現(xiàn)非常嚴重的根本性問題。尤其對于我國的小學生教育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熏陶他們的愛國主義行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科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結(jié)合學科的內(nèi)容,自然地將愛國主義的教育滲透進來,增強每一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提高小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增強情感上的歸屬。通過相關科學史的講解以及學生認知情感方面的體驗,讓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夠產(chǎn)生對祖國更加深沉而熱烈的情感。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情境教學的力量可以更充分地發(fā)揮出來。情境之中,學生更容易理解一些知識,并且將抽象的科學概念和原理與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小學科學課教師可以借助情境教學來傳遞知識,培養(yǎng)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能,同時也要非常自然地融入愛國主義教育。新課改大力提倡,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在此情境中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知識。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結(jié)合科學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形成積極學習的態(tài)度,主動地投入到科學知識的學習中去,并且安排各種體驗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之中,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強大與科學研究的投入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另外,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著非常燦爛的科學文明,因此,這些都能夠增強小學生的情感,在各種實踐類的情境教學活動中,讓小學生自覺地遵循課堂教學的規(guī)則。例如,在觀察植物的過程中,走進校園觀看校園中的一草一木,讓小學生懂得愛惜這些花草樹木,也讓他們懂得尊重身邊的每一樣物品,讓他們懂得愛惜和尊重每一種生物,這是一種更為博大的愛的教育。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活動只有讓學生把所學與愛國主義的人文內(nèi)涵元素有效的結(jié)合起來才能升華這些知識和技能,才能讓學生利用好手中掌握的科學知識去建設美好的未來。因此,德育是最為基礎的教育任務,也是非?;镜慕逃蝿?。
學習方法要靈活多變,要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要適當?shù)剡M行愛國主義的滲透,讓學生懂得團結(jié)、友愛的價值,讓學生感受到當下我們的和平生活多么來之不易,學會珍惜、學會擔當。小學科學課程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與操作性,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結(jié)合實際狀況,采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合理地滲透德育。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靈活多變的設計本身是敬業(yè)的表現(xiàn),也是關心學生成長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上要精益求精,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要考慮到小學生對于科學知識的渴求,以及如何教學才能吸引他們,才能讓他們理解和掌握。為學生負責就是為祖國負責,就是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力量。所以,深化教學改革,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滲透愛國主義的榜樣教育。
小學生在科學課上經(jīng)常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師首先需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另外,也要給學生更多的鼓勵,讓他們勇于提出疑問,并且勇于探索,要讓學生將自己的探索學習行為與祖國未來的科學進步聯(lián)系在一起。祖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要靠科技方面的實力與他國進行競爭,因此,要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獨立自強,能夠為祖國未來的科技發(fā)展盡自己的最大力量。教師可以通過認知策略的運用,讓小學生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意識和基本能力,讓他們熱愛科學,主動拓展學習,心中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這樣,他們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也會更加強勁而持久。
總之,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需要科學課老師從思想上重視,并采取有效的行動,要從愛國主義的思想認識、情感體驗以及愛國主義行動等方面進行綜合的教育引導,讓學科的知識帶動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傳遞,讓每一個小學生都能夠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為祖國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努力學習本領。將個人的發(fā)展與祖國的未來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提高每一位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并以此作為基礎,提升每一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