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通江縣第六小學 四川 通江 636700)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早已被引入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影響并改變著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信息技術的運用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是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策略的一種拓展和延伸,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突破語文學習的重難點、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小學語文課堂與生活的關系的目標,從而提高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眾所周知,語文是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性課程,對于學生學好其他科目起著重要的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他們將來的工作與生活。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小學語文教師如果繼續(xù)僅采取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法是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而且受小學生在記憶能力、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教師灌輸式的講解語文知識,與小學生實際接受情況不相符,這些都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很多學習問題,如跟不上教學進度、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理解課文內容等,將會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形象具體的優(yōu)勢,給予學生感官上更加豐富的體驗,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通過幻燈片、微課、多媒體視頻等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運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課堂注入更多活力,就可以避免傳統(tǒng)教育手段的不足,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達到優(yōu)化教學效率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對小學語文來講,信息技術的利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信息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教師不再完全依賴自己講授課程,很多知識點通過多媒體就可以輕松地展現(xiàn)出來,但這種教學方式極大地減少了師生互動的機會,加之部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對多媒體有較強的依賴性,導致師生課堂互動更加變少,長此以往就會降低學生對老師的關注度,放松對自己的內在要求,從而對學習失去應有的內在壓力,產生輕怠情緒。另一方面,多媒體課件大部分都有千篇一律的特點,不如傳統(tǒng)教學中因為教師個人的教學習慣、經驗和知識儲備不同,以及教師的人格魅力,來凸顯教師獨具特色的講課方式而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力大。
3.1 利用信息技術,確保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營造多元化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可以避免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將學生的學習熱情保持住,使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以此提升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情感,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詠柳》這首古詩時,如果教師只是用語言講解,是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兩句詩句詩的意境的,課堂氣氛也就會枯燥乏味,讓學生產生抵觸古詩學習的心理,難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這時,教師如果利用信息技術還原這首古詩的場景,帶給學生視覺、聽覺上的刺激,滿足小學生形象思維的學習特征,將學生帶入到特定情境中,讓學生盡情的展開聯(lián)想,對古詩內容有了更多感受,體會到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從而愛上了古詩學習,以在多媒體技術為載體,達到細細品味、反復鑒賞古詩文的學習目的。
3.2 運用信息技術,加朗讀訓練,引發(fā)學生共鳴。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讓我們擁有了海量的資源,網絡資源的合理運用,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基本技能。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的特點,播放合適的視頻、音頻進行朗讀指導,可以很好地規(guī)避教師自身在普通話、音色等方面的短板,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生命橋》一文時,可以通過播放名家的朗讀音頻讓學生模仿閱讀,就比教師單純地去指導訓練學生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果要好得多。
3.3 利用信息技術,增強師生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新課程教學目標以三維目標來設計教學,突出了過去不重視價值觀、態(tài)度和情感這方面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要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關注學生的真實情況,在完語文知識的教學目標的同時,加深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幫助學生潛移默化的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和正確價值觀念。應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顯著增強師生交流互動,及時掌握學生所想所思,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現(xiàn)狀,進而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在二年級上冊《我們成功》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前,教師先給學生播放2001年申奧成功后舉國歡慶的視頻,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知道人們這是在為什么慶祝嗎?”學生思考著,回答出各種答案,教師在學生充分交流和質疑后,接著播放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的視頻,學生被視頻中的體育精神和國家強大力量深深打動,教師順勢引入閱讀內容“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的就是與北京奧運會有關的課文,大家想更多的了解北京奧運會嗎?!睂W生的閱讀興趣就會高漲,就會主動去閱讀課文,課堂上充滿著學生朗朗的讀書聲,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提供良好鋪墊。
信息技術的運用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不能為了運用而運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用了并不等于就用對了,用對了也不等于用巧了,因為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語文學習的重難點、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為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服務。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不一定要學會所有的信息技術,但對課堂教學有幫助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一定要有所了解,甚至于掌握,這是現(xiàn)代教育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小學語文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項基本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