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東
(貴州省沿河縣板場鎮(zhèn)初級中學 貴州 沿河 565300)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些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必會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對這些事物孜孜不倦的進行研究與探索,并從中獲取求知后的喜悅以及實踐的體驗。學生在學習的漫長生涯中,要想不斷地汲取知識,開闊視野,首先就要對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歷史學科具有一定的空間性與獨立性,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要想使學生長期保持對歷史學科學習的高漲熱情,就要讓學生不斷的感受到歷史學科獨特的歷史魅力,不僅實現高效教學的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1.1 注重表面現象,忽略本質問題。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學生了解歷史知識的渠道不僅僅限于課本當中,可以通過電視劇題材、電影題材或者歷史講座等渠道用來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由于影視題材都是根據原著改編,真實還原度不高,學生缺乏對歷史發(fā)展進程的認知度,使得對歷史的結構判斷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無法透徹的掌握其中的精髓,只是了解一些歷史事件的表面,從而對歷史背景中的真正意義以及前后的發(fā)展過程沒有深入探究的興趣,這也是很多學生無法學好歷史的原因[1]。
1.2 學生太過注重死記硬背。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由于缺少對歷史背景的真正理解,不能汲取到其中的精華所在,因此學習歷史變成了一件應付考試的差事,一致認為將歷史中的知識點以及重點背下來就可以考試及格,嚴重缺乏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學生對歷史知識理解不夠透徹,無法知曉其中所包含的內涵,也因此讓學習歷史陷入了一個死記硬背的惡性循環(huán)中。
2.1 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大部分學生對學科的喜愛完全取決于對老師的態(tài)度,因此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好歷史重中之重,老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判斷,只有師生之間做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達到師生共鳴,從而得到學生的依賴。老師作為教學的主體,切忌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對待學生,這樣只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處處懂得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以及關愛學生,只有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感,才能更好的實施教育,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叛逆期,對事物的判斷有一套自己的判斷力,尤其面對問題學生,一定要避免當眾批評與嘲諷,可以通過課下與學生單獨談話的方式,對學生多加的鼓勵,幫其重新找回自信,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另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大力的提倡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能全方面的發(fā)展,為了迎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對老師的自身要求也就越來越嚴苛,尤其是歷史老師,雖然歷史學科在學科教學中不占主導地位,但是其作為培養(yǎng)學生個人情感與價值觀的重要學科,其地位不言而喻[2]。身為歷史老師,不僅要求具備淵博的專業(yè)知識,而且還要具備超高的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獨特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學生興趣的前提,通過老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用親切、和藹及寬容的品質去感染每一位學生,從而使學生產生更多的情感依賴,才能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在師資隊伍里,經常會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位老師的教學水平很高超很專業(yè),深受學生的喜愛;一位老師的教學水平一般,從而使學生逐漸的產生抵觸心理。這是因為前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很注重學生的心理訴求,并能做到和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對待工作有很強烈的責任心,由于老師的體貼與寬容,為學生很好地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很快便贏得了學生的喜愛,自然而然也就喜歡上了歷史學科,使得教學效率獲得顯著的升高。
2.2 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都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由于其閱歷淺薄,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強烈的探知欲,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以灌輸為主,以及單一性的教學模式,不能給學生構造一個自主發(fā)揮的空間,因此導致學生逐步的喪失了學習的興致。隨著教學領域不斷地改革,越來越多的現代高科技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教學當中,現代化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充滿趣味,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為學生構造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情境模擬中,切身的領悟到歷史的起源以及歷程,在老師積極的引導下,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熱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對歷史事件背景的探究與分析,并在此學習的過程中,使得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被不斷的提升。以此同時,老師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教學材料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一些與之相關的小視頻、圖片等課件資料,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充滿愉悅趣味的課堂氣氛中學習,不僅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喜愛。此外,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剪輯一些歷史資料的視頻,制成短片并配上與之相應的文字說明,使得歷史事件通過小視頻的形式得以還原,讓學生對其中的知識點印象更加深刻,理解的更加通透[3]。
歷史學科更加注重對學生個人情感以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其深刻的內涵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學生通過對歷史事件的深刻了解,能夠切身的體會到愛國主義的重要性。因此,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的興趣至關重要,務必要摒棄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為課堂內容錦上添花,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高效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