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陽縣巖口鋪鎮(zhèn)水口江學校 湖南 邵陽 422106)
從現階段的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可以看出,目前小學科學教學中沒有統一有效的科學方式,使得小學科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也十分不理想。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近年來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被小學科學教師廣泛地使用,使得科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取得了有效的提升,因此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實施策略值得教師研究。
1.1 合作學習的目標導向不清。在合作學習目標的引領下,課堂中參與討論并分享交流的各個小組成員,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都能大致給出各自的回答。而上述小組中的A、B、D三個學生在發(fā)表一致性意見時,試圖采用多數意見壓制少數意見的方式,強制性解決問題,并未做到互相討論、交換想法、共同分析、協作完成這次討論。小組合作學習是具有目標導向的活動方式,而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應依據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教師在記錄和分析的過程中,引導小組成員達成一致的目標討論方案,并以小組的最終成績?yōu)榕δ繕恕T诮處煹拈L期觀察和多途徑的引導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各小組成員的責任心。
1.2 合作意識不足。在合作小組剛剛組建的時候,學生們往往都具有比較強烈的合作愿望,愿意參與其中,但經過一段時間,就會慢慢興趣下降,形成“三分鐘熱度”。并且在小組交流過程中,可能有部分學生比較“強勢”,僅僅關注自己的想法,而不善于傾聽其他同學的意見;有的合作小組在討論時,成員們會不自覺的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就是“權威”,從而放棄自己的想法。
1.3 教師缺乏指導“合作學習”的技能。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的問題設置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例如設置的問題過于簡單,學生不需過多的思考就能得出答案,而教師卻給了5分鐘甚至更多的時間去討論;問題過于困難,學生經過討論仍毫無頭緒,因此更多的是在課堂上閑聊打趣。僅僅把合作學習當作科學課中的一種教學方法,對學生合作學習的關注與指導太少,作為合作學習指導者和調控者的教師沒有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入手,精心布置和設計學習的整個環(huán)節(jié),包括學情分析、問題設置、分組策略以及評價方式等。
2.1 做好基礎工作,合理分配小組。在小學科學學科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而合理創(chuàng)建小組便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師必須要在全面把握本班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心理特征、成長狀態(tài)以及學習情況等多方面進行了解,科學合理的創(chuàng)建小組。
通常情況下,每個學習小組的人數在四到六人之間,人數過少無法突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人數過多則難以維持小組內的紀律,不利于小組合作。其次建立合作小組之后需要設立小組長,可以讓小組內的同學進行民主選舉,或者也可以自薦。在小組成員的選擇方面,教師需要考慮到小組成員的意愿,但不能完全按照學生的意愿進行設置,還需要進行綜合考慮,比如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能力應當是互補的,每個小組的成員學習水平應當是均衡的,防止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2.2 發(fā)揮合作小組中小組成員對科學的學習積極性。在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行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小組中各個成員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讓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充分將自身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小學科學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學合理的分組方式,要讓每個小組之間整體的學習水平都相差不大,保證讓學生能夠得到均衡有效的發(fā)展。在教師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每個小組內部學生的具體完成任務進行有效的分配,確保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有效地參與其中。教師也要參與到小學合作學習中,要充分地引導學生積極展開對科學知識的探究與學習,讓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得以彰顯。隨著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不斷適應,學生的科學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2.3 學習內容的設計與編制。約翰遜兄弟認為:“合作小組的形式適用于任何學科和任何任務。”強調合作學習的貫通性和重要性。然而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教師首先對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和編排,才能使合作學習的功效最大化。學習目標和任務的確定是此項環(huán)節(jié)的首要步驟,學生通過課程問題的引入,明確本節(jié)課程要完成的任務,那么學生就不會游離于課堂之外。其次是學習內容的組織,需要根據科學課的課程特點,依照“探究性”原則實施情境教學。例如模擬“晝夜交替”的實驗進行互助合作學習,教師要求學生用日常能看到的物體來模擬實驗。教師提問后,小組里進行交流和討論,課堂氣氛活躍了起來,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最終確定以“手電筒”作為太陽,“乒乓球”作為地球開展實驗。此時教師安排合作學習,通過討論展示小組的結論,培養(yǎng)學生全面考慮問題和善于“取長補短”的好習慣,既增添了課堂的樂趣,又促使學生獲得了知識。
2.4 及時評價,優(yōu)化合作后續(xù)性。在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需要及時對此進行評價,評價應該以鼓勵為主,這樣可以使每位組員認知到自己的進步,體驗成功的感覺,從而進一步激發(fā)興趣。當小組內出現組員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教師要以團隊參與者的身份及時給予幫助;當小組活動開展得順利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表揚。
小學科學課作為科學啟蒙課程,為讓科學的種子在學生心中萌芽,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小學科學教育的有效方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師生和生生之間能夠在溝通與交流的基礎上,共同完成科學實踐任務和實現科學知識的探討,從而真正實現自身科學知識與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