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愛萍
(河南省許昌市南關村小學 河南 許昌 4610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教師,最難教的莫過于是作文;對于學生,最怕的莫過干寫作文。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作文評改更是眾多語文教師最棘手的問題,也正因為如此,許多語文教師把太多的精力都花費在了作文的批改上:全批全改精批細改。結(jié)果學生拿到教師批改后的本子或許僅僅瞄一眼成績,至于耗費教師大量心血的眉批評語,也許學生看都不看一眼。這樣,學生練寫的作文再多,教師批改得再細,恐怕也只是像葉圣陶老先生說的那樣徒勞無功!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了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評改能力,它是這樣要求的:“不僅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的內(nèi)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边@就明確強調(diào)了在寫作教學中作文評改的重要作用。小學作文教學應牢牢抓住這一點,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著眼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喚醒學生主體意識,把以教師為中心的作文評改轉(zhuǎn)向以學生為主體,多元開放。達到既提學生寫作水平,又節(jié)約老師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的目的。
輕松批改作文的方法應該是,首先教給學生批改作文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自己改文,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能夠使他們的作文水平快速提高。葉老先生提醒我們:“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比绾沃笇W進行自改呢?
1.1 找準切入點,示范評改。萬事開頭難,教學生自改作文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這就需要從生活實踐和生的實際出發(fā),找準師生的最佳契合點?!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為了培養(yǎng)學生改作文的興趣,我們首先解決評改作文素材的問題。寫身邊熟悉的人和事,寫自的心里話,有內(nèi)容可寫,無拘無束。易于動筆,樂于動筆,就能讓作文快樂起舒暢起來。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學到“觀察與發(fā)現(xiàn)”這一專題時,我組織學生開展“綜合性實踐活動”,在教室里泡豆芽,做雞蛋漂浮的實驗,學生熱情高漲,興趣盎然。由于觀察與發(fā)現(xiàn)的過程師生全程參與,學生寫起來有話可說,寫出的內(nèi)容真實自然。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情況心中有數(shù),抓學生作文的共性問題,這樣對癥下藥,示范評改胸有成竹,得心應手。
教師示范評改,學生學會自改方法。教師利用評改課,導之以作文的知識,導之以批改的方法,使學生學習自改文章,解決有“米”無炊的問題。在習作評改課上,先出示一篇好一些的文章片斷,老師根據(jù)學生的意見用紅筆進行評改,再出一篇差一些的文章片斷,讓學生提出意見老師用紅筆進行修改,學生沒有提到的地方,老師再指導修改。這樣做不僅教給學生評改的方法,使學生在修改時有了參照,不至于“老虎吃天無處下爪”,而且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明白修改文章應朝著哪個方向前進。
1.2 明確要求,易于操作。為了便于學生操作,我們規(guī)范統(tǒng)一了作文的評價標準、修改符號和評改格式。采用百分制和激勵性評語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學生的習作從內(nèi)容、書寫和標點三方面進行評定,其中內(nèi)容占70分,書寫占20分,標點占10分,將不同類型的作文標準和得分范圍進行了界定,書寫在作文本的前面。這樣,學生在每次習作后自評作文時,有了評價的依據(jù)和尺度,對小學生來說簡便易行。這些只是一個總體要求,針對每一篇習作,又有相應的具體要求,在修改前,讓學生明確要求,進行修改,還要根據(jù)習作要求確定本次習作修改的重點,圍繞一個修改中心進行,使習作盡可能達到完美。
1.3 自評自改,加以應用。教給了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方法。所以,進一步的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大綱明確提出了“要培養(yǎng)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的要求,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誦讀法、推敲法,邊讀邊思,要求學生必須用修改符號進行增、刪、換、改并給自己的習作做出評價。在這個過程中,授予學生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學會修改,學會評價,能用自己的見解和獨特的眼光去看待每一種事物通過對詞語的推敲、錘煉、修辭的應用寺。的內(nèi)容可以是多元的,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學中,字生用自己已掌握的方法先評改自己的習作,一分為二地看,養(yǎng)成自覺運用修改符號來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習慣,以滿足學生的終生需要。學生能夠獨立地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是作文評改訓練的最終目的。
俗話說。旁觀者清,修改習作亦然。學生在自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讓學習互批-互相訂正,學會互改作文,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這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之一。學習互改作文前,必須構(gòu)建相應的學生批改作文小組??梢园醋粍澐中〗M或同桌4人左右為一組等,并選出作文水平較高的同學擔任組長。學生在評改時,參照前面的作文批改要求和自評意見,做針對性的批改,要求學生努力在批改的文章中找“金子”,找出寫得好的地方在哪里,為什么好,怎樣評點這些好地方,同時要找出存在問題的地方,共同討論怎樣修改才算最好。一時不能統(tǒng)一的問題可向老師請教或查資料。這樣做,既能促進學生間的知識交流,取長補短,又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修改文章的能力。
互改結(jié)束后,要對自己負責的作文寫出評語。最后由每組的組長匯報組里批改的情況(重點匯報其中一篇文章的批改情況),匯報后可讓全班同學展開討論,教師作點評,通過安排多次的訓練,讓學生逐步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同時在互改中互學共勉,共同提高。
無論是進行自改訓練還是互改練習,教師都要作必要的學情了解及指導??匆豢磳W生如何在作文本上點、勾、劃;看他們怎樣查資料;看他們?nèi)绾蚊寂涂傇u;聽他們討論和提問;了解他們遇到哪些困難等等。教師只有深入到學生中去,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新情況,指導他們解決新問題。
學生互評作文后,再次交上來,教師既看原文修改,又看得分批語,看原文評改以了解學生寫作修改情況;看得分批語,以掌握互評情況。然后留下評改意見,從“建議”的角度出發(fā),使學生看了褒揚的話信心倍增,讀了批評的話受到激勵。教師可隨時做審閱記錄,為講評收集素材。
上述幾種評改機制完成后,教師應作跟蹤管理,檢查學生是否對別人的評價作出應答-認真修改。這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將輪流批改后的作文再發(fā)給作者,作者仔細看批改后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語,改正錯字,病句,甚至重寫,然后寫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啟示,以及對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見。這樣,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個升華過程。
從“越俎代庖”中走出來,作文批改也輕松!希望各位語文教師的習作批改更規(guī)范,更科學,也更具有濃濃的人情味,使習作批改真正成為促進學生習作水平提高的催化劑,成為推動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