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紅
作者單位:江西省人民醫(yī)院 ICU 330006
ICU經(jīng)常收治危重癥及突發(fā)事故的患者,ICU患者病情變化較快,且病情較為危重,患者家屬均伴隨著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處于較為特殊的應激狀態(tài)之下。我國ICU病房為了患者的自身安全考慮,基本上只允許患者家屬短時間探視或者是不允許患者家屬進行探視,這樣影響到了醫(y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進一步惡化了患者家屬的情緒[1]。Smykow ski[2]提出家屬是患者的延伸,與醫(yī)護人員交流不夠,可引發(fā)不必要的糾紛。80%的護患糾紛都是由于溝通不良或溝通障礙引起[3]。我科自2018年9月份以來,將入住ICU所需物品準備、ICU的探視管理制度、儀器設備、入住ICU所采取的各種護理措施與流程,制作了家屬宣教手冊,針對一些ICU的常見和家屬急需了解的問題以文字及圖片的形式制作成冊發(fā)放給家屬,其中護理措施包括護士對患者病情監(jiān)護方式、治療護理、肢體約束、預防壓瘡、飲食、心理、排泄等的日常生活護理。同時,將家屬宣教手冊與傳統(tǒng)模式相結合運用到ICU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中來,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8年6月至9月60例患者家屬為對照組,2018年10月至12月60例患者家屬為觀察組,入選家屬均無語言溝通障礙及有文化基礎,患者家屬納入標準:①固定探訪經(jīng)歷的患者直系親屬(父母、子女、配偶、同胞),1例患者對應1名家屬;②患者的入院時間≥24h;③年齡>18歲。對照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22~72歲,平均47歲。觀察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齡19~71歲,平均45歲。兩組患者家屬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宣教模式進行宣教,即責任護士入科時接待患者家屬,口述講解一般的入院須知、探視制度和簡單的患者基本情況及日常護理措施的介紹[3]。觀察組采用家屬宣教手冊與傳統(tǒng)宣教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宣教,即由責任護士入科時接待患者家屬先按傳統(tǒng)的方式宣教,再發(fā)放家屬宣教手冊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加強宣教內容。入科后及每天探視期間在家屬有疑問時再結合宣教手冊宣教,達到持續(xù)宣教的目的[4]。
1.3 評價指標 在患者入住ICU后,由護理人員向患者家屬發(fā)放自制知曉情況問卷表,主要包括護理告知書、需要簽署的文件、繳費流程及費用信息獲得方式、轉出ICU要求或外出檢查要求、獲得患者病情的方式、預防壓瘡的方法、管道保護知識、預防感染、自身準備、探視時間、探視要求、為患者準備的物品、生活護理及生活照料、ICU環(huán)境及ICU設施等內容,患者家屬需要根據(jù)實際了解到的相關知識填寫問卷調查表。在兩種宣教方式實施之后比較兩組患者家屬的知識知曉率,主要分為知曉、部分知曉以及不知曉三個標準,患者能夠復述并知曉宣教內容知識的80%以上則為知曉,患者家屬可復述并知曉相關知識41%~79%為部分知曉,知曉的知識內容在40%及以下為不知曉。
觀察組患者家屬中有45例知曉,14例部分知曉,1例不知曉,總知曉率為98.33%;對照組中依次為31例、17例、12例,總知曉率為80.00%。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
表1 兩組知曉情況對比
本研究表明,對照組患者家屬在干預前后的宣教知識知曉率無顯著差異,主要原因如下:其一是常規(guī)口頭宣教的效果會受到宣教對象自身記憶力的影響,在一次性輸入大量的宣教信息后患者家屬容易遺忘一些宣教內容;其二是常規(guī)口頭宣教實施起來較為簡單,但是整體上的宣教效果會受到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溝通的影響,在ICU護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過程中忽略了對護理人員教育技巧和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在根本上限制了ICU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進行有效溝通;其三是在進行常規(guī)口頭宣教時,護理人員的宣教內容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其四是有臨床研究表明,隨著患者病情的不斷進展,護理人員口頭宣教時間也會不斷延長。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家屬宣教內容知曉率明顯提升,對出現(xiàn)此種情況的原因分析如下:其一是護理人員提供常規(guī)宣教,對患者家屬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這樣能夠讓患者家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5];其二是在規(guī)定期限內的宣教過程中,護理人員為患者發(fā)放宣教手冊,患者家屬可以在等待時間內隨時翻閱宣教手冊;其三是宣教手冊圖文并茂,這樣更容易被患者家屬接受;其四是宣教內容需要確定在健康教育內容之上,并要求宣教內容保持合理性和科學性[6]。在研究過程中,兩組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家屬向護理人員咨詢的問題較多,說明觀察組患者家屬會與護理人員進行一定的溝通,也說明了觀察組患者家屬能夠從宣教手冊中獲取到更多的內容。在本研究中主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將宣教手冊結合口頭宣教提升患者家屬的知曉率。此外通過對ICU患者家屬最終獲得的宣教知識進行研究,再根據(jù)患者家屬健康教育的評估結果來確定教育方式,這種方法改變了以往臨床上根據(jù)經(jīng)驗實施宣教方法的做法,而讓整個宣教工作變得更加科學、更加合理。傳統(tǒng)的宣教模式具有很強的隨機性,而宣教效果往往取決于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基于此常常會有很多因素影響到最終的宣教效果[7]。本研究中對患者家屬進行不同方法的宣教,但是沒有對患者家屬宣教前掌握的信息進行調查,因此無法評估患者家屬的宣教知曉水平與宣教信息之間的關系,再者說知曉率是一種普遍的信息,健康宣教也不一定是提升知曉率的主要途徑,但是可以將這個方面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以尋求更好的方式來提升患者家屬的知曉率。在患者進入ICU治療之后,患者家屬會陷入情緒危機期,其負面情緒也會比較嚴重,這樣若是不進行任何干預,會嚴重影響到患者家屬的情緒,而采取有效的宣教方式能夠改善這一情況[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家屬知曉率(98.33%)高于對照組(80.00%),P<0.05,說明觀察組宣教方法更有效。
綜上,ICU患者家屬中采用家屬宣教手冊進行教育,能夠提升患者家屬的知曉度,對患者家屬進行宣教手冊聯(lián)合常規(guī)口頭宣教方法能夠同時降低患者家屬的焦慮水平,臨床上具有一定的價值,建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