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科技大學 王頻音
2020年4月14日,海航集團突然宣布召開2013年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債券(下文簡稱“13海航債”)2020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海航集團宣布“13海航債”延期一年兌付,同時豁免本次會議召開的程序問題,讓海航集團成為輿論焦點。
4月15日凌晨,海航集團發(fā)布了“13海航債”2020年第一次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公告,公告中稱會議通過了“13海航債”本息延期一年支付的議案,將本息遞延至2021年4月15日支付。當日在二級市場,海航集團旗下的“15海航債”開盤遭到市場拋售,大跌23.45%后被臨時停牌,恢復交易后再次下跌,跌幅超31.08%,盤中第二次臨時停牌??v觀全天,“15海航債”在交易時段一度跌近40%,截至收盤才有所回升,當日下跌高達25.75%,報價僅有29.1元/張,全天累計成交1.22萬手,成交金額324萬元。公開信息顯示,截止目前“15海航債”債券余額為30億元,票面利率5.99%,期限7年。
先有14日爭議不斷的債券持有人會議,后有15日“15海航債”連續(xù)大跌及盤中兩次臨停,海航集團再次引發(fā)市場關注。
1.海航集團流動性危機產生的原因
海航集團的擴張始于2010年,當年海航集團收入143億元,是2009年的2.64倍。2011—2015年間該數據以較快速度增長。直到2016年海航集團通過不斷收購使其收入從2015年的剛過千億元直接躍升到6000億元。2017年海航集團進一步調整業(yè)務范圍,變?yōu)楹铰?、科技、物流、資本四大業(yè)務板塊。同時海航集團的國際化戰(zhàn)略讓海航開始在海外一擲千金,不斷投資和收購海外企業(yè)。
海航集團的大肆擴張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2017年6月,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要求各大銀行對參與海外并購的民營企業(yè)進行風險排查,海航集團位列其中。2017年11月標普對海航集團降級,海航集團深陷債務危機,海航開始出售資產應對流動性危機壓力。2019年,海航已經甩賣了 3000 多億元的資產,但負債依然有幾千億元。集團員工工資被拖欠,客戶集資購買的 P2P 產品無法兌付,非標違約、非公開債違約頻頻發(fā)生,包括前文公開“13海航債”延期兌付。
2.海航集團近三年流動性概況
海航近三年深陷流動性危機,被迫出售了大量資產,2019年更是被爆出因資金緊張一度拖欠員工工資。2018年底,公司合并資產總額 10 705.13 億元,負債合計7552.68億元,所有者權益3152.44億元(含少數股東權益2351.59億元);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yè)總收入6182.93億元,凈利潤-49.02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凈額412.29億元。
海航集團2019年債券半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底,海航集團營業(yè)收入約2664.65億元,同比下降7%;總資產9806.21 億,總負債7067.26億,所有者權益2738.94億元(含少數股東權益2007.88億元),資產負債率達72.07%,其中有息負債高達5548.23億元(上季度末為5703.25億元);凈利潤-35.2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凈額195.63億元,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1)流動性危機對存量債券的影響
當前海航集團面臨的流動性危機仍然嚴峻。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3月2日,海航系企業(yè)存量債券超121只(包括51只同業(yè)存單和1只商業(yè)銀行二級債),存量債券規(guī)模超742.8億元,1年后到期及回售的存量債為355.8億元,占比47.89%。其中,海南航空控股和海航集團存量債規(guī)模居于前兩位,分別為151.9億元和144.0億元。
(2)海航基礎大幅下修2019年業(yè)績
海航基礎2020年4月23日發(fā)表的2019年海航基礎業(yè)績預告更正公告稱,此前預計的海航基礎2019年度凈利潤為2.49億到3.49億元,再次測算后變成-9.50億元到-12.50億元,這是海航基礎自2012年以來首次發(fā)生虧損。
海航基礎在本次業(yè)績預告更正原因中稱,根據期后事項以及海航集團流動性危機等因素影響,控股股東及關聯(lián)方的流動性風險加大,未來關聯(lián)方是否可以按時收回應收款項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海航基礎提高了關聯(lián)方應收款項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并增加計提聯(lián)營企業(yè)股權投資損失。因此,海航基礎按預期損失法提高了對關聯(lián)方應收款項預期損失的計提比例,導致信用減值損失較前次業(yè)績預告測算增加了8.69億元。
另外,海航基礎投資的聯(lián)營企業(yè)??诿捞m國際機場和三亞新機場,受海航集團流動性危機影響,實際業(yè)績與預期出現較大偏差,通過采用權益法核算需增加計提投資損失3.9億元。
海航集團延期兌付“13海航債”的動機不難猜測。如果按正常程序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難以確保投資者會同意債券延期一年、利息按法定利率支付,如果延期協(xié)商失敗,發(fā)行人將面臨兩大壓力:①還本付息的壓力迫在眉睫,海航集團難以支付這筆數額巨大的資金。②如果無法按期支付將構成違約,失去AAA評級,直接導致后續(xù)融資更加困難。如果債券持有人同意延期,即可甩掉上述壓力,這對處于巨大困境中的海航來說相當重要。
根據“13海航債”募集書附件《持有人會議規(guī)則》,持有人會議召開前30日全體債券持有人就應得到書面通知,這是債券發(fā)行人與投資者之間的契約,具有法律效力。然而,這次臨時召開的會議要表決的內容之一,竟然是修改持有人會議的規(guī)則,豁免本次未按時召集會議相關的法律責任。
雖然海航集團的AAA評級暫時得以保持,但交易所掛牌的“15海航債”4月15日出現暴跌,100元面值市價跌到27.01元。海航集團此次臨時召開會議的行為產生了一系列巨大影響。15日凌晨海航集團發(fā)表致歉聲明,承認“會議程序較為倉促”,將在“投票完成后如實披露相關信息”,似乎沒有意識到,如此嚴重違背程序規(guī)則的會議應該是無效的。
“13海航債”延期兌付目前來說對海航集團的資金流動性是個好消息,作為AAA的典型風險代表,各大金融機構也希望海航集團能支撐住。但若想短期內通過再次新發(fā)債券進行融資,則資金面會受限,金融機構的風控要求會更多,融資難度會加大。只能說看海南政府對其的救援程度,能否實現大而不倒,整頓后再創(chuàng)輝煌。
1.緩解近期流動性壓力
海航集團近年來到期債務較多,債務償付壓力較大,集團資金流動性非常緊張。此次“13海航債”延期一年兌付可以有效緩解近期流動性壓力。
2. 資金仍存在較大缺口,后續(xù)融資難度大
海航集團2016年、2017年間的加速擴張導致其管控壓力陡增,流動性壓力凸顯。相關方雖然能夠在存量債務滾續(xù)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且海航集團自身也努力通過資產處置回籠資金,但在增量融資受限的情形下,海航集團資金仍存在較大缺口,面臨巨大的流動性壓力,目前的剛性債務規(guī)模依然龐大。2020年,海航集團名下航空、旅游、酒店和商業(yè)等相關主營業(yè)務經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雖然多舉措全力推進復工復產,但短期內經營難以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現金流壓力巨大。
雖然評級機構給海航集團的主體信用和債項的AAA評級得以保留,但海航集團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此次“13海航債”延期兌付事件給海航集團帶來的聲譽影響,顯著加大了其流動風險化解壓力,增大了后續(xù)融資的難度。同時,融資成本高還會大幅度吞噬公司主業(yè)盈利,并削弱其權益資本實力。
3.加劇后期償債壓力
從未來償債壓力角度來看,海航集團2020年和2021年債券償還壓力在可控范圍內,但由于海航集團資金短缺,無法支付近4億元的債券。2020年海航集團債券到期加回售合計約50億元,償債高峰的2022年將達到150億元是2020年3倍。但海航系企業(yè)眾多,發(fā)債總規(guī)模龐大,再加上非標領域,預計無法續(xù)借的滾動債務高達千億元。
總體而言,海航集團近年來擴張過快,債務規(guī)模龐大,雖然全力自救,但短期內難以靠自身經營償還債務。雖然該筆3.9億元的“13海航債”最終得以延期一年支付,緩解了集團資金流動性的燃眉之急。但實際上,這種舉措使得海航集團本就搖搖欲墜的聲譽更加岌岌可危,這種信任危機將擴散至海航集團其他債務上,一旦在債券市場資信盡失,未來的海航集團恐怕會是“無??珊健薄8鼔牡慕Y果可能是,海航集團帶來的負面影響外溢,拖累海南本土企業(yè)的整體資信,在公開市場發(fā)行債券融資會付出比其他地區(qū)更高的風險溢價;中小企業(yè)和航空企業(yè)今后的融資變得更難,商業(yè)銀行信貸逐步收緊,融資信用評級難度加大,更加缺乏自主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