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淑兵
大型原創(chuàng)泗州戲《淮水情》是我們安徽省泗州戲劇院繼泗州戲《夙愿》之后于2019 年創(chuàng)作首演的原創(chuàng)劇目,也是安徽省2019 年戲曲孵化十臺大戲中的一臺,2019 年國慶七十周年首演于蚌埠大劇院,隨后參加了戲曲進校園等大型活動,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這是一個發(fā)生在渡江戰(zhàn)役時的故事,地點在蚌埠?;春?zhàn)役結束,部隊進駐珠城蚌埠,準備組織渡江戰(zhàn)役。據(jù)歷史記載,1949 年3 月下旬,鄧小平、陳毅、譚震林等率渡江戰(zhàn)役總前委、華東局、華東軍區(qū)前方機關和三野司令部由徐州進駐到孫家圩子村。在這里,鄧小平親自組織擬定了渡江戰(zhàn)役的《京滬杭戰(zhàn)役實施綱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孫家圩子以一度成為渡江戰(zhàn)役的軍事指揮中心和華東地區(qū)的政治決策中樞而名垂青史,成為軍史乃至中國革命史上重要的一環(huán)。
把我們蚌埠的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展現(xiàn)到舞臺上,用泗州戲這一藝術樣式呈現(xiàn),讓今天的人們了解中國的歷史,了解革命傳統(tǒng),增強愛國情感,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紀念意義。
《淮水情》的整個故事由兩條線索構成,一條是解放軍排長張沂蒙身負歸還六塊銀元的責任,懷著“人死賬不爛”的信念,一心要早日打過長江,找到自己過去的藥店老板,歸還欠款。另一條是當?shù)毓媚飳O如男對張沂蒙的情感線。動蕩不安的生活使姑娘始終處在提心吊膽中,而持久激烈的戰(zhàn)爭也使排長張沂蒙無暇顧及自己的感情需求。在蚌埠城外的這個短暫安靜祥和的小村莊,兩個人相遇了。姑娘在亂世中發(fā)現(xiàn)了可以一生依靠的男人,自然而然產(chǎn)生了情愫,而張沂蒙也感到了撲面而來的女性溫情。這似乎又落入了男歡女愛的俗套,但是劇本在這里另辟蹊徑,強烈突出了解放軍的嚴格紀律性和“不能在親人心里扎刀子”的嚴酷戰(zhàn)爭邏輯。張沂蒙壓抑了自己對姑娘的感情,離開了姑娘,去執(zhí)行極度危險的任務,可是他再也沒有回來,永遠長眠在長江對岸。戰(zhàn)友們帶回了染滿鮮血的六塊銀元,這時姑娘才知道,沂蒙要尋找的那位藥店老板就是自己的舅舅。姑娘對著茫茫蒼天大喊:“沂蒙!你的錢我舅舅收到了!你的賬還清了!”
全劇結尾,孫如男帶著張沂蒙未盡的心愿,不顧大家的阻攔,推著小推車投入了支前大軍的滾滾洪流……
編劇在裁剪這一題材時所選擇的并非是宏大敘事,而是以小見大,從一個小的切口編寫故事,以一滴水見太陽的藝術技巧非常成功地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搬到了泗州戲的舞臺上。得民心者得天下?,F(xiàn)代泗州戲《淮水情》的故事以市郊淮河南岸河口村村民孫光宗一個家庭為基點,以孫如男、魏支前、司馬東,解放軍排長張沂蒙、趙連長等一群普通戰(zhàn)士和基層群眾為獨特視角,以小見大,表現(xiàn)出大軍渡江前后,民心所向、天下歸心的大場景。以細膩的筆觸表現(xiàn)了這一群小人物的情感世界,在熱情地歌頌大軍渡江時擁軍愛民感人故事的同時,也歌頌彰顯了人性的美好與善良。
我在這部戲里扮演解放軍某部趙連長。與男一號張沂蒙排長有不少對手戲。在研讀劇本后,根據(jù)導演的解讀與指導,在排練與演出中,我從人物性格著手,對這個人物做了深入的研究,做到心里有數(shù)。劇中的趙連長是個老革命,在抗日戰(zhàn)爭中曾經(jīng)負過傷,是久經(jīng)沙場的英雄。一個革命軍人應有的氣質是基礎形象,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人,有著七情六欲的男人,曾經(jīng)也贏得過愛情。他的人生信條是:好男人總是常為他人著想。在連長的生命歷程里一面是血與火,一面也有兒女情長。這是這個人物的性格基因,我必須拿捏得精準,不能把趙連長演成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概念化人物。
我這個連長第一次上場亮相是踩著解放軍軍歌的旋律節(jié)奏,唱道:“淮海戰(zhàn)役硝煙散,兵鋒直指大江南。休整練兵珠城進,真是個說不盡的好地方?!边@四句唱詞雖然不是重要的核心唱段,卻是《淮水情》全劇的“車頭”。四句敘事性唱詞,不僅僅是為了交代時間、地點和事件,最重要的是把連長的革命樂觀情緒唱出來,淮海戰(zhàn)役剛剛取得勝利,陳毅元帥曾飽含深情地說:“我們的革命能夠取得勝利,是老百姓用小車子推出來的?!钡妹裥恼叩锰煜拢谶B長的身上一定要讓人看到“滿眼春色”,要唱出飽滿的革命豪情來。
劇中的支前場面也十分感人,雖然舞臺上已經(jīng)把它做了藝術化的處理,但那是曾經(jīng)有的歷史?!凹矣幸煌朊姿腿プ鲕娂Z,家有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床被送給親人蓋,自己的親骨肉上呀么上戰(zhàn)場”和“彈藥滿滿裝在小車上,我隨大軍過呀么過長江。獨輪小車推呀推呀推走舊世界,窮苦人揚眉吐氣挺胸膛”讓今天觀眾看到了七十多年前的軍民關系、黨群關系。這幾段唱詞準確地說明了什么叫軍民魚水情深,也深刻地點明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實質。這幾段主題歌詞也是我刻畫人物把握情緒的基點,心里要常常想到自己當年所處的“大環(huán)境”,只有這樣我的每一句臺詞才能充滿對老百姓的愛意。
連長在劇中戲份不是太重,但是有著重要的穿針引線、起承轉合的作用。而且每一個橋段、每一個點都必須要突出一個“情”字。
劇中張沂蒙排長宿營孫光宗家,與孫家姑娘孫如男一見鐘情,在突破“軍民關系”底線的關鍵時刻,作為連長的我又急又氣,但是在表演時,我做到了氣在心里,壓在心里,雖然嘴上話講得比較重,但心里還是十分理解這個排長張沂蒙,耐著性子,一句一句的地了解情況。
張沂蒙得知孫家姑娘孫如男剛從南京的舅舅那里回來,便把六塊銀元交給了孫如男。這是張沂蒙幾年前跟南京的一位親戚借的,他怕自己在這一次渡江戰(zhàn)役中“遭遇不測”便把地址寫在布條上,讓孫如男幫忙了卻心愿。孫如男接受了這個囑托。
就是這樣的一件小事被部隊錯以為是“談戀愛”。正是這個“錯以為”,促成姑娘孫如男真的愛上了張沂蒙,姑娘的初戀如大海漲潮,攀巖過壑,一往無前……
為了避免影響、不違反軍機,又不傷害姑娘,張沂蒙在連長的勸說下,主動離開了宿營地,不辭而別。這一舉止,真的傷了姑娘的心,姑娘追上張沂蒙后把六塊銀元還給了張沂蒙,悔托、拒托、絕交。
這場誤會,只有趙連長心里清楚,但是他又無法說清。在勸說張沂蒙放棄這段感情時,連長唱道:“把姑娘藏在心里悄悄帶走,千江水千江月愛在心頭。”他一邊用自己的現(xiàn)身說法勸慰張排長,一邊又何嘗不是唱給自己,勸慰自己。因他與張沂蒙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在抗日戰(zhàn)爭中負傷養(yǎng)傷時也曾贏得了房東姑娘的愛情。正是對姑娘愛得真,他才會徹底放下,趙連長自己這樣做了,現(xiàn)在來勸自己的部下,連長理解,他曾經(jīng)的傷痛今天轉到了張沂蒙的心上。
渡江戰(zhàn)役最終打響,姑娘隨著支前大隊,從淮河來到長江邊,又見到了連長,這時姑娘才知道排長張沂蒙在渡江偵察中已經(jīng)捐軀沙場。六塊銀元留下的地址是:南京下關福生堂藥店,這個藥店的老板正是姑娘的舅舅姚宗旭。姑娘看著血染的布袋及六塊銀元,既傷心欲絕又悔恨萬分……
這個時候的趙連長得知張沂蒙犧牲在長江南岸,沒有唱,也沒有道白,只有呆呆的沉默,整個舞臺的節(jié)奏都在連長無言的沉默中延續(xù),等到孫如男痛苦得支持不住暈倒在地,音樂進入時,連長才有一個“攥拳頭”的動作。以“靜”演“動”,全靠情緒把握,情緒準確的前提是要吃透人物,這也是我在《淮水情》劇組得到的深刻體會。
無情未必真豪杰,在《淮水情》一劇的人物塑造中,我牢牢把握一個“情”字,把它演得準、演得透、演得深,演得人性滿滿,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泗州戲《淮水情》是一個小小的窗口,在這里我們回顧歷史的天空,看到天下歸心、民心所向的歷史情境,看到淮河兩岸人民從淮海戰(zhàn)役到渡江戰(zhàn)役所作出的無私奉獻……
我期盼在下一輪的修改打磨中能與主創(chuàng)們一起更深入地琢磨人物、研究人物,把這個人物演得更生動、更完美,為我們的泗州戲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