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這幾年時間里,博物館可能是王皓去的最多的地方,而且是從自己一個人去開始轉變成帶著一個個家庭去,兩年時間已經(jīng)有八百多個家庭隨著她的腳步走進了博物館。
王皓的目標很遠大,她想改變現(xiàn)在多數(shù)孩子不愛進博物館,進了博物館參觀很茫然,走馬觀花一圈,講解員的話聽不懂這種狀態(tài)。她想用孩子喜歡的語言給他們講文物故事,通過博物館、美術館讓他們愛上藝術,愛上傳統(tǒng)文化,建立藝術修養(yǎng)。
她說:“我就是希望讓家長在博物館里富養(yǎng)孩子,培養(yǎng)孩子欣賞美的能力?!?/p>
30歲時毅然辭職?進魯美“回爐”再造
王皓的青創(chuàng)項目“好玩的博物館”才剛剛起步,但是她卻用了很長的時間去準備。她是在大學畢業(yè)進入職場工作多年,而后在三十歲毅然辭職進入沈陽魯迅美術學校將自己“回爐”再造,這才有了現(xiàn)在的項目。
裸辭一份原本不錯的工作去讀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很大的勇氣。王皓心甘情愿,她選擇了藝術管理專業(yè),一面潛心研究藝術傳播,從理論上夯實自己的根基,另一方面她用獎學金和兼職工作的收入在假期開始四處游學,她的心里悄悄地萌生著一粒種子。
在游歷的過程中,王皓的目標從來都是各地的博物館,巴黎盧浮宮?、法國奧賽博物館……國內外上百家博物館、美術館里都留下了她求知若渴的身影。
去了很多國家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有兩個現(xiàn)象深深觸動了她?!耙皇呛芏辔鞣絿业钠胀ㄊ忻駮讶ゲ┪镳^和藝術館當作是生活休閑的一部分,下了班之后跟家人、朋友一起去逛藝術館,跟我們去看一場電影、擼個串似的,是特別自然的一件事;還有一個現(xiàn)象,這些場館里隨處可見小孩子的身影,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圍坐在一個展品前,非常專注地欣賞或者對著作品寫生,那個畫面美極了?!?/p>
“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孩子很少去博物館,尤其是去了也不是欣賞藝術的目的,或者是看不懂?!蓖躔┱f。
想讓家長在博物館里“富養(yǎng)”孩子
最好的藝術課堂就在博物館和美術館。在國內的博物館里,王皓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很多家長意識到了帶孩子去博物館的重要性、必要性,但方式方法上陷入誤區(qū)。
比如,有的父母采用放養(yǎng)看展式,就是孩子愛去哪玩去哪玩,只不過是換一個地方遛娃。還有百度百科式,父母仿佛一個行走的“百度百科”,將展品的背景知識一股腦兒地倒給孩子,一路下來口干舌燥,孩子也興致索然。
還有全權托管式,讓孩子緊緊跟隨講解員的步伐,不時給孩子認真的表情拍張照片。更多的是展廳里一張張茫然的臉,孩子們聽不懂針對大人的講解,顯得有些茫然無助。
在這幾類看展方式中,父母和孩子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交流,只是將自己或他人的見解強加給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會對博物館產生“無趣”的印象。
“其實,博物館是一個家庭最好的休閑場所。藝術與文學相近,是對人的感知力的培養(yǎng),習慣的養(yǎng)成也同樣需要父母的引導。在一個家庭中,只有當父母從內心愛上藝術的那一刻,這一切才真正發(fā)生。”王皓心里隱藏的目標終于變得清晰,她想讓家長和孩子愛上一個“好玩的博物館”。
王皓主張在博物館里“富養(yǎng)”孩子,把博物館作為家庭休閑學習的一個地方,在這里實現(xiàn)對孩子的藝術熏陶。
研究生沒畢業(yè)就開始小試牛刀
2017年,王皓研究生還沒畢業(yè),她的“好玩的博物館”青創(chuàng)項目雛形就開始漸漸形成了。
“帶孩子看展的方式有很多種,說教和單向輸出最為簡單,只需要一個人一張嘴就夠了,而我們要花很多時間和心思在如何激發(fā)、啟迪、參與上,把文化藝術的種子真正種在孩子們的心里,讓他們愛上博物館,這比什么都重要?!蓖躔┱f。
然而,這個充滿理想但缺少“錢”圖的“好玩的博物館”項目在最初并不被認可。“開始的時候,我身邊總能聽到一種聲音,說我做的事情‘太超前了,很多家長重視孩子的分數(shù),就算學藝術也是學畫畫,覺得藝術修養(yǎng)不是‘剛需,只能往后排。”王皓說。
但是有些家長卻給了她很大的鼓勵,一位帶著孩子參加王皓組織的“好玩的博物館”活動后,感慨頗深:“各地的博物館沒少去,但是都是聽機器講解,了解皮毛。這次多虧遇見你,孩子和家長都有收獲,現(xiàn)在中國的孩子不缺少文化課教育,也不缺少技能教育,可謂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行,唯獨美育無人問津。沈陽現(xiàn)在能有這樣的機構、這樣的活動真的是太好了?!?/p>
把欣賞藝術變成寓教于樂的親子時光
王皓認為,去博物館學習不應該是孩子們的課外負擔,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家庭休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主張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這也意味著我們要用更多的精力去關照不同的需求。
在此之前,一所國際幼兒園體驗王皓的項目,2018年“好玩的博物館”完成了第一次游學。隨著家長們的良好體驗變成了口碑傳播開來,到目前為止,王皓已經(jīng)帶領八百多個家庭走進了博物館,把欣賞藝術變成了寓教于樂的親子時光。
“我以前來過博物館,但是啥也沒記住,今天我第一次覺得博物館里的寶貝這么有意思。”8歲的馬依依在參觀完沈陽故宮《萬紫千紅》展覽后開心地說。馬依依跟其他9名小朋友一起,在王皓的帶領下,聽故事、做游戲、畫畫,玩得不亦樂乎。同去的家長們也聽得入迷,紛紛拿出手機拍照、錄音,希望能記錄這個難忘的活動,跟孩子一起成長。
夢想帶孩子們從沈陽的博物館走向世界
2018年12月,“好玩的博物館”文創(chuàng)項目在首屆全國藝術類高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以及全國藝術管理學生創(chuàng)意策劃競賽中獲得銀獎。
王皓說:“沈陽有著非常豐富的博物館資源,我們將立足沈陽本土挖掘文化資源,打通線上線下,把藝術修養(yǎng)作為核心內容,將沈陽優(yōu)秀的文化藝術傳播開來?!?/p>
“藝術修養(yǎng)類的活動研發(fā)起來難度比較大,首先研發(fā)者自身要有較高的藝術底蘊,并且有能力把作品中的美好分揀出來,在熟悉兒童心理學的基礎上,找出孩子們感興趣的點,然后用他們喜歡的故事、游戲的方式傳遞給他們。”對于未來的發(fā)展,王皓雄心勃勃。
“把一個個家庭領進博物館,讓人們愛上中國文化,在孩子的心里種下美的種子,用藝術影響更多的家庭,一起把中國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蓖躔┏膲粝氡寂?。
(青碧摘自北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