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百花
(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人民醫(yī)院,內蒙古 鄂倫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質量越來越受到關注。年齡的增長,功能的逐漸衰退,慢性病的增多,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而言,良好的護理干預對于延緩其機體功能衰退,維持其生理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本文觀察分析將連續(xù)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護理管理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價值。
抽取的82例研究對象為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診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41例患者,即單一護理組和連續(xù)護理組。兩組臨床資料對比情況如表1所示,P>0.05,無統計學差異。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情況
給予單一護理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模式。主要是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2]。
給予連續(xù)護理組患者采用連續(xù)護理干預模式。一是建立連續(xù)護理干預小組[3]。主要是制定有針對性的連續(xù)護理措施,首先對入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及綜合分析,針對個體病情及需求,制定連續(xù)護理指導意見,并有效實施。二是給予健康指導[4]。每周對同病種慢性病患者指導其合理飲食、遵醫(yī)服藥、適量運動及康復護理等,同時組織病友分享經驗等。三是給予心理護理干預[5]。以患者的實際心理狀況,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干預。四是對于出院后患者提供連續(xù)護理[6]。主要通過電話、微信、家訪等形式,督促患者遵醫(yī)囑按時服藥;指導患者監(jiān)測血壓、血糖,預防并發(fā)癥等;建立微信群,為患者提供有效咨詢服務;家訪每月進行1次。
(1)觀察評估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情況。通過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評價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主要指標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2)觀察評估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遵醫(yī)服藥及掌握慢性病知識情況。通過本院自制慢性病知識知曉問卷,評價患者對慢性病知識掌握情況,掌握情況越好得分越高。
(3)觀察評估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活動能力情況。通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量表評價患者生活活動能力,生活活動能力越好得分越高[7]。
應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匯總分析各項觀察指標相關數據,以P<0.05時,代表護理干預后兩組觀察指標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觀察評估結果如表2所示,護理干預后,連續(xù)護理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程度高于單一護理組患者,且P<0.05,代表護理干預后兩組觀察指標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2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對臨床護理滿意情況[n(%)]
觀察評估結果如表3所示,護理干預后,連續(xù)護理組患者遵醫(yī)服藥情況及掌握慢性病知識情況均得到提高,明顯好于單一護理組患者,且P<0.05,代表護理干預后兩組觀察指標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3 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遵醫(yī)服藥及慢性病知識掌握情況對比
觀察評估結果如表4所示,護理干預前,組間觀察指標對比無差異性,護理干預后,連續(xù)護理組患者生活活動能力得到顯著改善,明顯好于單一護理組患者,且P<0.05,代表護理干預后兩組觀察指標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4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活動能力情況對比,分)
表4 護理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活動能力情況對比,分)
組別 例數 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單一護理組 41 61.1±11.3 74.2±13.0連續(xù)護理組 41 60.4±10.6 83.4±15.6 P-<0.05 <0.05
從以上分析可見,近年來,我國老年慢性疾病迅速增加,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需要被照料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但我國目前養(yǎng)老服務社會化程度并不高,加強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護理服務管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8]。
本次探究中,針對連續(xù)護理模式進行深入研究,結果提示,連續(xù)性護理干預,對于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其配合治療的依從性具有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將連續(xù)護理模式應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護理管理之中,獲得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對于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高其對慢性病知識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提升遵醫(yī)服藥依從性,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促進作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