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自然狀態(tài)契約論與原初狀態(tài)契約論的比較研究

      2020-02-25 14:03:13趙雪瑩
      法制與經濟 2020年1期
      關鍵詞:羅爾斯盧梭洛克

      趙雪瑩

      (青島大學,山東 青島266000)

      自然狀態(tài)契約論者從人的本性出發(fā)認為人們天然享有自然權利,但自然狀態(tài)和自然權利本身便蘊含了一種天然的不平等,為了構建更好的社會秩序從而實現社會的正義,羅爾斯提出了原初狀態(tài),“它是一種其間所達到的任何契約都是公平的狀態(tài),是一種各方在其中都是作為道德人的平等代表、選擇的結果不受任意的偶然因素或社會力量的相對平衡所決定的狀態(tài)?!雹俦M管羅爾斯的理論更加抽象,但其依舊承襲了傳統(tǒng)契約論的問題導向,并指向現實的政治實踐。

      一、自然狀態(tài)與原初狀態(tài)的統(tǒng)一與分歧

      作為契約論的基礎,自然狀態(tài)與原初狀態(tài)均非現實中真實存在過的狀態(tài)。無論是霍布斯的爭斗不休、互相傾軋的“狼與狼式”的狀態(tài),還是洛克所言的人皆理性、爭當法官的狀態(tài),還是盧梭的離群索居、互不相聞的簡單和平狀態(tài)都不是人類社會的真實狀態(tài)。同樣的,羅爾斯曾這樣描述原初狀態(tài)“它是非歷史的,因為我們并不認為已經達成或者事實上的確能夠達成,它能夠真的達成與否無關宏旨。”②所以兩種狀態(tài)在理性建構上存在統(tǒng)一性,但具體來看兩類狀態(tài)還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最重要的是兩類狀態(tài)中的人性色彩不同。保存自我一直是自然人的首要目標:霍布斯認為人本性為惡,利己的天性導致人們不休的爭斗。洛克認為,人是具有理性的,保持理性和公道能夠使人們處于安全狀態(tài),但失去理性則容易以暴行破壞自然法的秩序。盧梭則認為自然人天生具有同情的特質,道德義務聯系的缺乏使得善惡之分在簡單狀態(tài)中不再重要。人們對惡的無知和對自身的關愛,形成了一種善的人際關系。而羅爾斯則使原初狀態(tài)中的人變成了身體和精神能力大致相似的人,③首先,由于無知之幕過濾掉了決定他們與眾不同的先天因素和特殊的善惡觀念,所以他們對自己知之甚少,也沒有特別的欲望和追求,更沒有對他人的明顯偏見,僅有簡單的利己心理和社會基本善所賦予的對公平、正義等基本價值的追求,相互冷淡和無知之幕的結合達到了跟慈善一樣的結果。④其次,兩類狀態(tài)中選擇的物質基礎不同?;舨妓沟睦碚撝?,自然資源是匱乏的,而人的欲望是無窮的。洛克認為自然的東西是人們所共有的,但個人的財產總量應當與個人的勞動或管理能力相適應。盧梭則認為自然狀態(tài)的資源是充足的,但人們的私有意識并不強烈。而羅爾斯原初狀態(tài)的物質基礎處于“中等程度的匱乏”,⑤人們之間雖存在一定的利益沖突,但無知之幕又使人們共同遵守著社會基本善,所以人們之間存在合作的可能,而社會合作能夠使所有人過一種比他們各自努力、單獨生存所能過的生活更好的生活。⑥

      二、自然狀態(tài)下的契約內容及理性反思

      自然狀態(tài)的種種不便使得人們通過契約建立合法的政治權力以保障自己的自由。人們自愿將自己置于法律的枷鎖之下,并非是放棄了自由,而是在自然狀態(tài)的背景下出于價值衡量所作出的最有利選擇。

      (一)契約的政治模式問題

      不同的政治模式均是自然權利的保護方式?;舨妓拐J為自然狀態(tài)下人們相互猜疑,爭斗不休。為了安全他們尋求另一個人格,這一人格是大家相互訂立信約而形成的。于是他選擇了君主制度,因為大權獨攬的君主擁有強大的力量使人們擺脫混亂狀態(tài)。但當君主個人決策失誤或者品性敗壞時,對臣民的不利行動是臣民難以抵抗的。洛克則認為主權應當由全體人民享有,人民擁有罷免政府及重新訂立契約選擇執(zhí)法者的權利,而政府則根據主權者的委托進行立法以恰當的方式保護主權者的利益并處罰違犯自然法的行為。⑦在洛克君主立憲制政府的主張中,國王在受立法權制約的前提下享有行政權和對外權,但在資產階級力量不夠強大的情況下則難以抵抗王權的復辟。盧梭認為契約的達成是公意的體現,自然人將自己的全部權利轉讓并置于共同意志的支配之下,主權便屬于這個公意。盧梭認為公意永遠是公正的,但不能由此推論說,人民的考慮也永遠有著同樣的正確性。⑧而公意實際上是通過人們投票體現出來的,正如盧梭承認的“沒有什么能比私人利益對公共利益的影響更加危險的了,政府濫用法律的危害遠遠比不上立法者的腐敗?!雹崴员R梭總是極力倡導道德教育以保證立法者的廉潔與公道。

      (二)契約的效力與契約權問題

      自然狀態(tài)契約論者從契約權或契約的性質出發(fā)明確了契約的效力。在霍布斯的利維坦式契約中,人們向君主讓渡了包括契約權在內的一切權利。依據自然法的“信約必守”原則,人們只能聽令于君主,契約的效力甚至及于后代,否則便是一種不義。盧梭則認為“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契約,那就是結合的契約”,⑩原則上服從公意就是在服從自己,公意是正當的,但當它傾向于某種個別的或者特定的目標時,它就會失去它的天然正義性。[11]所以盧梭認為人們保留有契約權,這也是人的基本人權。而洛克認為人們賦予政府執(zhí)行法律和懲罰的權利的同時保留有基本權利,如人身權和財產權。當政府不能保障甚至嚴重侵犯公民的權利,特別是基本權利時,那么公民就有權推翻它,訂立新的契約。人民授權及主權權威是契約正義的體現,然而政府或主權者的權力來源及組織形式的正義并不代表其能實現實質的正義,所以公民保留契約的訂立權也利于防止后契約社會背離契約的最初設定。但實現后契約社會的正義,單純靠契約是難以保證的。

      (三)契約社會的正義、財產權及慈善問題

      自然正義蘊含著天然的不平等,但在“自我保存”及“自由”的目標指導下,自然狀態(tài)契約論者都不同程度上允許了這種不平等。比如霍布斯默認人們自由發(fā)展,既然法律對社會資源尤其是物質資源的分配進行了規(guī)范,那么非經違法方式取得財產既是自由的又是正義的。洛克認為“沒有財產權,就無所謂非正義”,[12]而個人勞動是財產私有的重要條件,但人們要為他人保留足夠的生存空間。當人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無法改善極度貧困的境遇時,就需要利用慈善進行救濟。最好的慈善是幫助窮人通過勞動擺脫困境,[13]與窮人受助相對的則是富人的援手。而為了激勵人們更好地參與公共生活,盧梭支持一定程度上的財產不平等,且以人們義務的承擔及貢獻為基礎,但盧梭始終對財產權抱有一種擔憂,因為極端富有或貧窮都會導致人們之間的互相依賴,[14]這種依賴關系實質上是對自由的阻礙。

      三、羅爾斯對自然狀態(tài)契約學說的發(fā)展

      為了尋找正義的原則,羅爾斯的契約論從契約的要素到結果都緊緊圍繞“正義”這一主題,同時羅爾斯也繼承發(fā)展了傳統(tǒng)契約論的觀念及方法。

      (一)平等觀念的繼承與正義的原則

      契約論下的平等是人們在契約規(guī)則下均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羅爾斯依舊承認人們自由的價值,并提出了自由原則和機會平等原則,在政治領域不僅要尊重人們的權利自由,不在限制自由和處罰方面作出不平等的安排,又要賦予人們平等的競爭機會,減少職務和地位的不合理限制,讓人們體驗因社會義務履行而得到自我實現感。但社會正義并非人們享有自由平等的政治地位便可以達到,一方面人們的境況要受到先天因素的制約,而許多先天不利因素并非人們勤勞努力便可以改變。另一方面?zhèn)€人難以跨越制度性的障礙,社會基本結構甚至使人們處于更不利的境地。羅爾斯認為要對社會最不利者進行救濟,既是之為人的道德價值本身就要求每個人都有權利獲得一定數量的物質資源以滿足其基本需求,[15]更因為只有在公平的社會合作體系中人們才能更好地享有發(fā)展的機會,構建更好的社會秩序。羅爾斯把天賦的分配看作人們的共同財產,人們可以共享由這種天賦分配的互補性帶來的較大社會與經濟利益,通過合理分配社會公共資源,社會最不利者的境況在其他人獲利的同時也得到了改善,這就是差別原則。

      (二)正義原則的契約式論證與程序正義

      對正義原則的論證,羅爾斯依舊是采用了一種契約式的證明方法。桑德爾曾批判羅爾斯使所有立約者變得完全相同,實際上是取消了交易,也就不存在任何契約。[16]但這些觀點都忽視了契約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能夠使立約者達成一致“,契約”的用語也表現了正義原則的公共性。[17]而失去交易優(yōu)勢和條件交換正是為了以原初狀態(tài)和無知之幕對主客觀條件進行限制,以保證任何人在原則的選擇中都不會因自然的機遇或社會環(huán)境中的偶然因素得意或者受害。[18]當立約者們處于一個公平的環(huán)境中,便期待能同等獲取社會利益,因此平等自由原則和機會平等原則會成為首要選擇。同時無知之幕增加了人們對自己處于不利境地的憂慮,因此人們采用最大最小值原則對其計劃的影響進行分析采取使最少受惠者獲得最大利益的計劃。這樣如果部分人在獲利多時能改善不幸者的境況便是符合正義的。這樣只要人們進入了原初狀態(tài),他們的地位、天賦、追求等便會被無知之幕過濾,每個人依舊是作出了個人的選擇,但這種個人的選擇又符合普遍的利益,最后的結果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具備程序正義的價值。但實質的正義如何保證呢?這顯然僅靠個人的激情、德行和理性是不夠的,為此羅爾斯提出了基本善的觀念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追求,同時原初狀態(tài)中的人依舊具有最低限度道德能力的人,也就是作出道德判斷時要一視同仁,這正是我們實際上所持有的最深刻的道德直覺。[19]而無知之幕又排除了偏見,正義的信念便通過程序體現出來。

      四、結語

      作為契約論的代表性理論,自然狀態(tài)契約論以及羅爾斯的原初狀態(tài)契約論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而羅爾斯對契約論的改造也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社會問題。然而正義論本身忽視了人的可行能力差異,[20][20]當人們不再處于無知之幕之下,差距便開始顯現。私有制社會公共資源也十分有限,所以實際生活中凡是涉及公共資源的分配問題,總是能夠引起很大的爭議,所以羅爾斯也對正義論進行了改造以適應多元社會的發(fā)展。在當今全球化以及價值多元的社會背景下,社會利益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得沒有任何一種終極的價值理念能夠完全解決社會問題,尋求共識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注釋

      ①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92-93。

      ②約翰·羅爾斯.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M].三聯出版社,2002:27。

      ③⑤同①98。

      ④同①115。

      ⑥同①97。

      ⑦洛克.政府論(下篇)[M].葉啟芳,瞿菊農譯.商務印書館,2011:88。

      ⑧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M].商務印書館,2003:35。

      ⑨同⑧84。

      ⑩同⑧125。

      [11]同⑧39。

      [12]洛克.人類理解論(下)[M].關文運譯.商務印書館,1983:540-541。

      [13]霍偉岸.自然法、財產權與上帝:論洛克的正義觀[J].學術月刊,2015(47):84。

      [14]劉國棟.論盧梭的平等思想[J].政治思想史,2013(01):94。

      [15]同[14]86。

      [16]羅爾斯.正義論:契約論與反思平衡[J].湖北社會科學,2007,(05):40。

      [17]同①13。

      [18]同①10。

      [19]葛四友.論無知之幕和社會契約的作用[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5):47。

      [20]張國清.分配正義與社會應得[J].中國社會科學,2015,(5):31。

      猜你喜歡
      羅爾斯盧梭洛克
      破耳兔
      破耳兔
      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對非理性者的排斥
      哲學評論(2021年2期)2021-08-22 01:55:22
      破耳兔
      破耳兔
      與盧梭的獅子相遇
      跟著盧梭去看原始派
      盧梭的思想實踐及其爭論
      論羅爾斯理論中術語“device of representation”的翻譯
      哲學評論(2017年2期)2017-04-18 01:15:07
      瘦企鵝
      喀喇沁旗| 唐山市| 昔阳县| 舞钢市| 伊通| 许昌县| 昔阳县| 新乡县| 安新县| 太保市| 河源市| 贵溪市| 方城县| 高尔夫| 连州市| 松桃| 鱼台县| 城步| 祁门县| 班玛县| 广东省| 西贡区| 十堰市| 都江堰市| 仪陇县| 大连市| 杭锦后旗| 额济纳旗| 醴陵市| 乐陵市| 通河县| 天津市| 类乌齐县| 塔河县| 牟定县| 灌云县| 东海县| 浦北县| 盱眙县| 蓝山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