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丹 梁曉清
【摘 要】 目的:探討重癥呼吸內科患者應用護理干預的整體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收的重癥呼吸內科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借助盲選法劃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兩組,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行綜合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6.43%與對照組78.57%相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高于研究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重癥呼吸內科患者護理中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有一定推廣價值。
【關鍵詞】 重癥呼吸;呼吸系統(tǒng)疾病;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3-189-01
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病變位置包括胸腔、支氣管、氣管等,屬于臨床常見疾病類型之一,患者發(fā)病后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系列癥狀,嚴重時可造成呼吸困難、缺氧,甚至呼吸衰竭導致患者死亡,對患者健康影響極大[1-2]。本研究主要對重癥呼吸內科患者應用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56例重癥呼吸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借助盲選法劃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兩組,每組28例。對照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齡為37-70歲,平均年齡為(48.36±5.36)歲,機械通氣時間40-84h,平均(62.98±6.33)h;癥狀分類:支氣管擴張7例,支氣管哮喘9例,慢性阻塞性肺炎12例;研究組患者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齡為35-74歲,平均年齡為(48.91±5.20)歲,機械通氣時間43-80h,平均(62.71±6.16)h;癥狀分類:支氣管擴張9例,支氣管哮喘9例,慢性阻塞性肺炎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機械通氣時間等臨床資料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通過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等,對24h時間內液體出入量進行記錄,護理期間要求做好患者病房內消毒處理,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開展護理工作,針對患者衛(wèi)生習慣進行口腔護理等,有效預防院內感染。
研究組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方法:①患者因疾病影響,入院時多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呼吸困難等癥狀,護理過程中應對患者上述癥狀出現(xiàn)頻次進行記錄,對疾病嚴重程度進行評估,作為后期觀察患者恢復情況的依據(jù),加強與醫(yī)師交流積極開展患者治療方案;②患者實施治療干預前,對氣道內情況進行仔細觀察,清除氣道內分泌物,確??身樌麑嵤C械通氣干預,指導患者正確吸氧,護理中做好預防感染等措施;因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難,出現(xiàn)休克的幾率較高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護理過程中應嚴密監(jiān)測患者癥狀,必要時遵醫(yī)囑供氧;③重癥呼吸內科患者因長期、反復性胸痛、咳嗽、氣促等癥狀及治療干預措施等影響,多存在失眠、焦慮、暴躁、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因此護理過程中應增加心理護理干預,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負面情緒出現(xiàn)的原因進行了解分析,通過交流降低患者孤獨感、焦慮感等,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及依從性;④護理過程中應為患者提供舒適住院環(huán)境,要求保持病房及衛(wèi)生間地面的干燥性,在病床加設護欄,患者需要上下樓梯時應確保身邊有家屬或護理人員攙扶,確?;颊甙踩?。針對患者飲食習慣進行科學調整,給予低鹽、低脂、蛋白質豐富、維生素豐富、口味清淡的食物,幫助患者禁煙、禁酒,根據(jù)當日天氣提醒患者做好穿衣準備,避免感冒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主要借助呼吸內科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定,主要針對護理內容、護理操作、護理質量、滿意度等方面內容進行統(tǒng)計評定。對比兩
作者簡介:張小丹,出生年月日:1989.09.01,性別:女,籍貫:廣東開平,科室:護理部,職稱:護師,學歷:本科。
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意義
應用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包SPSS 19.0 統(tǒng)計處理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借助%描述,應用X2檢驗,對比結果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以P<0.05表示。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6.43%,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8.57%,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相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對照組患者肺部感染2例,壓瘡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86%;研究組患者無不良反應出現(xiàn)。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高于研究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相關研究指出[3],隨著近年來空氣污染、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的加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加上人口老齡化影響,出現(xiàn)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幾率增加,引起臨床重點關注。另有研究指出[4-5],重癥呼吸內科患者需及時治療干預,為確保治療效果可在治療中加強護理干預,為其提供舒適治療環(huán)境,提高患者預后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無不良反應出現(xiàn),整體效果明顯。提示,綜合護理的應用可從多方面為重癥呼吸內科患者提供護理干預,幫助患者調整心理狀態(tài)、飲食習慣,為其提供舒適、安全的院內環(huán)境,可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整體效果顯著,且患者自身接受度及滿意度較高。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重癥呼吸內科患者護理中應用的整體效果顯著,可作為有效護理方案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梅,王瑞,俞俊.探討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應急護理干預措施分析[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23):112+119.
[2] 何怡.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重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6):109+140.
[3] 路廣云,趙群.綜合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16):108-109.
[4] 劉莉,晁彩華.呼吸內科護理重癥患者中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44):299+301.
[5] 葛靜.護理干預在呼吸內科護理重癥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41):29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