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恩銘,又名恩明,字仲堯,1901年出生于貴州省荔波縣玉屏鎮(zhèn)水浦村一戶水族家庭。1918年,他考入濟南省立第一中學,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1920年11月,他與王盡美等組織進步團體“勵新學會”。
1921年春,鄧恩銘參與發(fā)起建立濟南的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同年7月,他作為濟南中共黨組織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上,他是唯一的少數(shù)民族代表。
1922年底,鄧恩銘赴青島創(chuàng)建黨組織,先后任中共直屬青島支部書記、中共青島市委書記。他舉辦工人夜校,向工人們傳播馬克思主義,并秘密組織工會。1925年2月,鄧恩銘與王盡美發(fā)動膠濟鐵路和四方機車廠工人舉行大罷工。五卅運動前后,鄧恩銘又組織領(lǐng)導了以青島日商紗廠工人同盟大罷工為主的工人運動,歷時3個多月,成為五卅運動的先導。
1925年11月,山東地方委員會機關(guān)被敵人破壞,鄧恩銘被捕入獄,遭受殘酷折磨。后經(jīng)黨組織多方營救,得以保外就醫(yī)。1926年6月,他又再次秘密回到青島,擔任中共青島市委書記。1927年4月,鄧恩銘赴武漢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回山東后,任中共山東省執(zhí)行委員會書記。
大革命失敗后,鄧恩銘輾轉(zhuǎn)山東各地,領(lǐng)導黨組織開展斗爭。1929年1月19日,他在濟南再次被捕入獄。面對酷刑折磨,鄧恩銘咬住牙關(guān),在獄中還領(lǐng)導了兩次絕食斗爭,組織了兩次越獄斗爭,使部分同志得以脫險。1931年4月5日,在山東省濟南市緯八路侯家大院刑場,鄧恩銘身負鐐銬,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