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江蘇省鹽城市新洋實驗學校 224000)
概念教學在初中化學中是很重要的基礎知識構成,采取合適的教學組織與構建方式,能夠很大程度降低學生在概念理解認知上的思維障礙,可以推動學生快速建立對于概念的認識,提升概念教學的綜合實效.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組織與創(chuàng)設時要注重方法的合理選擇,并且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特點,采取容易被學生理解的方式推進概念教學.這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融入程度更高,能夠提升概念教學的質(zhì)量,并且讓學生更快的理解獲知概念知識的實質(zhì).這才是概念教學要達到的整體實施效果,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理論根基才會更加夯實.
初中化學課程中不少知識內(nèi)容都具備較強的生活化色彩,這些知識要點學生普遍會在生活中接觸過或者體驗過.在展開這類概念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多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體驗出發(fā),透過引發(fā)學生對于生活中各種場景和范例的回顧,推動概念的形成.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被學生理解,同時,也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共鳴.不僅如此,在這樣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還能直觀感受到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存在,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讓概念教學有更好的綜合實施效果.教師可以實現(xiàn)做好相應的教學準備,多搜集一些有代表性的生活實例,用于概念的有效分析與解讀.同時,教師還可以多創(chuàng)設一些生活化的提問,讓學生的思維快速活躍起來,幫助學生更快的理解概念的意涵.在這種良好的師生交互過程中,學生不僅會感受到概念學習的趣味性,大家對于概念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這才是概念教學積極效果的達成.
比如,在“空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向?qū)W生拋出問題:“什么是空氣?”“空氣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空氣具有什么特點?”多數(shù)學生會按照教材中空氣的概念進行回答:空氣無色無味,其主要成分是氮氣、氧氣、二氧化碳三種成分構成.在空氣的基本概念掌握后,教師再次拋出問題:“固態(tài)空氣怎樣的?”“液態(tài)呢?”這些問題一定程度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疇,大家會產(chǎn)生疑問,同時也很想知道問題背后的答案.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相應的交流探究,表達各自的想法和觀點,鼓勵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待學生有了一定的討論基礎后,教師再來揭示答案,并且循序漸進的融入對于理論知識的分析解讀,以這種方式加深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促進知識教學多元目標的達成.
在有些概念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背景下建立對于概念的認知,這也是一種概念形成的方法.不同類型的概念適合的教學模式會有所差異,教師要善于靈活做選擇.如果是實踐性較強,可以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加以驗證或者體現(xiàn)的概念類型,教師不妨給學生創(chuàng)設實驗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真實體驗的背景下促進概念的生成.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更加輕松有趣,學生也會建立更加深刻的學習印象,大家的知識掌握會更加牢固.不僅如此,學生還會就實驗的方法、原理和操作模式有所了解,學生的學習印象會更加深刻,綜合學科素養(yǎng)也會得到良好的構建,這才是概念教學帶給學生的多元學習收獲.
例如,在學習“水的凈化”這部分內(nèi)容時,為了讓學生對于水的凈化的原理有良好的理解掌握,教師可以將班級分為若干小組,每一小組進行簡易凈水器的安裝和制作,這一過程的有效進行需要扎實的理論作為實驗的基礎,并且要讓學生對于實驗的操作過程有較好的掌握.以這樣的方式組織與構建課堂,學生既掌握了相關概念,也了解和認識了一般的水凈化方法,同時也感受到了污水對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學生會對于這樣的教學組織方式有更強強烈的參與興趣與熱情,知識教學的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解決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實際問題解答的背景下建立相應的學習認知,并且在過程中理解吸收相應的概念知識.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強.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知識點創(chuàng)設具體的問題情境,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思考問題,讓學生進入問題交互的整體學習氛圍中.如果是相對復雜的問題,則可以鼓勵大家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在小組交互的背景下讓學生就問題做分析討論.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讓學生思維的開放性更強,大家原有的很多認知障礙可以很大程度消除.經(jīng)歷了這樣的實際問題的分析解答后,學生整體上會就概念知識有更好的吸收掌握,知識教學的目標可以良好達成.
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做概念的分析解答時,要多設計一些貼合學生認知范疇,易于被學生理解的問題類型.教師可以多設計生活化的問題交互場景,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現(xiàn)象,并用他們所學到的化學概念來解釋它們.比如在教學“常見的酸和堿”時,在學習了不同類型的酸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如性質(zhì)和組成,對酸進行分類.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分析,他們不僅運用了概念,而且使學生能夠更系統(tǒng)、更具體地掌握概念.對于常見的堿的學習同樣可以采取這種方式.以問題作為向?qū)Т龠M概念的形成,能夠讓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更高,大家也會基于問題的分析解答對于概念知識有更加牢固的吸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