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輔導員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是學生管理與日常思政教育的指導者、實施者及組織者。而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應重新定位自身的工作方向與內容,明確輔導員工作與學生專業(yè)成長、職業(yè)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并在管理工作中發(fā)揮出應有的功能和作用。對此,本文提出加強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的自我提升策略與工作創(chuàng)新方法,以期適應新時期對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
引言
高校輔導員是銜接學生與學校的紐帶和橋梁,是高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學生接觸最為緊密、時間最長、責任重大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在新時期背景下,輔導員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健康人格作為高校思政工作的基本目標,進而通過培養(yǎng)學生自律、自強、自主、誠信、寬容、公平的自我觀念和自我意識,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必須明確新時期對學生管理與日常思政的要求,從自我提升與管理工作兩個層面出發(fā),切實發(fā)揮自身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高校的辦學品質。
一、高校輔導員的“自我提升”策略
由于高校輔導員肩負著學生管理與日常思政教育的職責和義務,因此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道德修養(yǎng)及業(yè)務學習能力是輔導員勝任組織、實施、指導日常思政和學生管理工作的抓手,同時也是輔導員切合新時期的發(fā)展要求,提升工作實效,創(chuàng)新管理工作方法的前提條件。對此高校輔導員應在深化認識工作實質的過程中,加強自我學習,增強自我價值。首先是道德修養(yǎng)。輔導員應成為擁有奉獻精神、言出必行、胸懷坦蕩、剛正不阿的人。并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道德示范”和“思想示范”,使輔導員的思想性格、為人處世、氣質風度、言談舉止、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愛心、公平、寬容、負責、認真、誠信、團結的品質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進而切實發(fā)揮立德樹人在輔導員工作中的作用。其次是政治理論。為切實提升日常思政教育的實效性與有效性,高校輔導員應擁有過硬的政治素養(yǎng)和政策水平,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的方法、立場及觀點,并了解國際或國內的政治形式。最后是業(yè)務學習。科技進步與社會的發(fā)展,改變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與行為習慣,使現(xiàn)代教育體系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而為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提升學生管理與日常思政教育的質量,輔導員就必須充電學習,了解自然科學、法學、管理學、心理學及教育學等知識,使學生管理更加游刃有余。此外,高校輔導員還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工作觀念,一切從學生需求的角度出發(fā),關愛學生、愛護學生、體貼學生,并在學生管理中創(chuàng)新管理方法與管理手段。使學生管理更加科學、更加全面。
二、高校輔導員的管理工作創(chuàng)新方法
(一)構建網(wǎng)絡工作平臺
在學生管理與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輔導員通常需要全面把握學生整體的思想狀況、心理情況及情感問題,但這卻容易導致輔導員出現(xiàn)難以顧忌到每個學生的現(xiàn)象。而在新時期背景下,輔導員應構建出科學合理的網(wǎng)絡工作平臺,將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學生溝通、交流及管理的重要媒介,并為不同的學生構建出獨立的電子數(shù)據(jù)庫。將存在心理問題、情感問題及思想問題的學生整合到數(shù)據(jù)庫中,并根據(jù)學生管理工作、日常思政工作的開展狀況,明確學生問題的解決情況。當然在家校互育的背景下,網(wǎng)絡工作平臺,也可成為輔導員與學生家長建立聯(lián)系的抓手,成為輔導員了解并記錄學生情況的重要手段。此外,輔導員還可將大數(shù)據(jù)技術與網(wǎng)絡工作平臺結合起來,以此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
(二)構建思政工作體系
日常思政工作是輔導員管理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解決學生思想問題的抓手和舉措。但日常思政工作不應脫離高校思政教育的體系范疇,應與思政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此,高校輔導員需要加強與思政教師的合作力度,應構建科學合理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思政教育的進度、問題及所面臨的挑戰(zhàn),并從日常思政教育的角度出發(fā),補足傳統(tǒng)思政教育所存在的短板。而在思政教育方法與形式上,輔導員應確保工作內容的形象化、本土化、地氣化。可以利用焦點問題、社會熱點,吸引學生注意,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思想導向及價值觀問題。此外,高校輔導員還應將日常思政教育融入到班委會建設、班干部選拔、心理教育、就業(yè)指導、貧困生資助等工作中,使日常思政教育真正地成為輔導員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當然在這個層面,輔導員還應在主題班會、科技活動、教育活動、志愿活動中,滲透相應的思政教育知識和理念,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性。
(三)構建管理評價機制
在構建網(wǎng)絡工作平臺與思政工作體系的基礎上,高校輔導員要想切實滿足新時期對管理工作的要求,就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通過自我評價、學校評價、學生評價的形式,診斷出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首先,構建網(wǎng)絡反饋機制,準許學生通過APP、匿名反饋輔導員在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將相關的問題記錄到網(wǎng)絡工作平臺中,提升工作效率。其次,構建評價小組,高校應根據(jù)輔導員管理工作的職責與任務,確定評價指標、評價方法及評價內容,并將輔導員工作質量作為職稱評定的抓手。最后,自我評價。輔導員應將自我反思納入到自我提升的范疇中,通過評價“管理目標”、“管理內容”及“管理方法”等方式,優(yōu)化輔導員管理體系及工作模式。
結語
新時期對高校輔導員提出了學生管理與日常思政教育等層面的新要求與新任務,要求高校輔導員樹立“學生本位”的管理理念,切實把握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思政教育、情感生活、生活幫扶中的責任,通過自我提升及創(chuàng)新管理工作的方式,提升輔導員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以此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基礎和條件。
參考文獻:
[1]袁艷. 以“三下鄉(xiāng)”促進高校藝術類輔導員工作蓬勃發(fā)展[J]. 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4(02):154-156.
[2]張艷平. 湘西自治州中職學校政工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xiàn)狀與策略[J]. 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8(S1):167-168.
[3]劉毓杰. 自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的新視角研究[J]. 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04):79-80.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9年淮北師范大學共青團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基于共青團工作視角,探討提升化學專業(yè)學生學術科技能力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項目編號:GQTZD201905)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
朱麗麗,1983年10月22日出生,女,漢族,安徽鳳陽人,碩士研究生學歷,講師;畢業(yè)院校:云南大學;畢業(yè)專業(yè):無機化學;研究方向:無機功能材料。
(作者單位:淮北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