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場上,他是心系百姓的消防員“勇戰(zhàn)士”,也是沉著冷靜的駕駛員“強后盾”;訓練場上,他是一絲不茍的副班長“嚴教官”,也是刻苦鉆研的裝備技師“業(yè)務通”,崗位能手,身兼數(shù)職,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消防救援大隊羅坊中隊韋仕勉作為隊內“多面手”,他在所有崗位上追求極致。
2019年10月8日,韋仕勉正式任命為消防裝備技師,在任命后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他就先后在全省消防救援隊伍2019年度裝備崗位比武競賽中榮獲個人技能“機動鏈鋸故障排除和鋸木作業(yè)操”第一名、班組“技能綜合操”第一名;在支隊2019年度裝備比武競賽中榮獲“更換輪胎出泡沫操”第一名、“發(fā)動機保養(yǎng)操”第一名。一個又一個的“第一”讓韋仕勉“一戰(zhàn)成名”,他是如何做到在短時間內獲得如此榮譽的?
不讓“問號”過夜,他是“十萬個為什么”
“他就像個‘好奇寶寶,對什么都感興趣,什么都想學?!边@是隊內一名老裝備技師對韋仕勉的評價。事實上,韋仕勉從小就是人們口中的“熊孩子”,愛玩,也愛鉆研,對各類器械都感興趣,經常把家里的小型農務機械拆了,研究一番后又重裝回去,只因他“覺得很好玩”。而入隊后,中隊的器材室就成了他的“樂園”,常常在里面一呆就是大半天。
“班長,如何才能最快排除手抬泵故障?這個遙控水炮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最尋常不過的裝備授課,韋仕勉一發(fā)問就是一連串,老班長不得不邊做示范邊講解,把每個細節(jié)都講清楚了才讓韋仕勉徹底“住嘴”。
當兵多年,老班長也是第一次遇到韋仕勉這樣的。“以前要有這樣的兵,少不了被我‘剋一頓。這些年帶了這么多兵,大多都是都老實聽著,大概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沒人像他這樣刨根問底,什么細節(jié)都要弄得明明白白……”
不僅在課上,平時每當隊里有裝備出現(xiàn)故障時,他都喜歡湊前去一起研究,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向裝備骨干詢問,到網上搜,甚至直接聯(lián)系廠家、維修店,非要把問題弄個明白,簡直就是“十萬個為什么”,老班長見他有這么強的興趣和鉆研韌勁,便也樂于給他開小灶,把多年來的的修理技術和管理經驗傳授給他。
“業(yè)務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韋班都不允許自己有問號,更不允許這個‘問號過夜?!边@是隊員們印象中的韋仕勉。有天傍晚,隊里一輛消防車出現(xiàn)故障了,大伙兒研究了半天也沒找出原因,就想著第二天聯(lián)系廠家來維修,但韋仕勉愣是不放棄,當天連晚飯都沒吃,就在車庫研究到了深夜,這一研究,還真讓他把故障原因給找出來了,第二天一早,他便興奮地向隊友們展示修好的消防車,還講起了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
把每一個“問號”變成“句號”,讓韋仕勉的裝備知識儲存有了質的飛躍,更是為比武競賽奪冠墊底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練就要好好練,做就要做到極致”
“裝備技師”這個崗位是個干精細活兒的,既要熟悉器材裝備,解決各種疑難雜癥,又要負責日常出入庫登記和維護管理,不是光憑興趣就能勝任的。而韋仕勉不但當好了這個裝備技師,還努力將它做到最好。
“練就要好好練,做就要做到極致?!边@是韋仕勉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因此,他在每次學習、訓練中都做到全力以赴,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只求做到最好,做到自己的極致。
韋仕勉發(fā)現(xiàn)中隊消防車由于是進口車,操作說明都是英文,經常給駕駛員帶來些不便,因此,他提出對消防車進行中文標注,此外,對AP60壓縮空氣泡沫車的出A類泡沫,搶險救援車的起重吊臂、升降照明燈,登高平臺消防車等操作步驟繁多的車輛裝備,也在操作位置貼上操作程序,防止駕駛員誤操作或忘記操作。
雖然只是小小的標注,但正是因為他對細節(jié)的注重,在追求完美上的堅持,使得中隊在日常訓練和救援上的消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在他主導下完成的系列車輛裝備開關及操作按鍵中文標示規(guī)范,更是成為了支隊2018年車輛操作運用現(xiàn)場會上的一大亮點。
中隊器材裝備眾多,在過去還未被任命為裝備技師時,韋仕勉就愛“搗鼓”各種器材,如今正是成為中隊裝備技師后,他便有了更強的“使命感”, 每一件設備都是救人于水火的利器,是隊友們面對危害時沖鋒陷陣的伙伴,因此他起早貪黑,排查每輛消防車存在的問題,查看每個裝備的運行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時更是以最快最好的方式去解決。
“我不但要修好它,還要以最好的方式修好它。”這也是韋仕勉對“極致”的一種追求。隊里煙霧發(fā)生器電磁泵損壞發(fā)不了煙霧了、遙控水炮電池損壞了、空氣呼吸器損壞了……廠家通常給的回復都是需要更換,而這個更換動輒需要成千上萬的花費,因此,韋仕勉便自己動手去維修,不懂原理的就查閱資料請教老班長或廠家,盡最小人力財力修好裝備,這一來二去,便為隊里省下了不少的花銷。
在裝備革新期間 ,他發(fā)現(xiàn)隊里缺少一些在水域救援方面的裝備,而購買專業(yè)器材又是一大筆開銷,因此他另辟蹊徑,上網購買了一堆“土”裝備,這些“土”裝備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小工具、小發(fā)明,不是專門用于消防救援,但又與專業(yè)器材有著相似的功能,且費用更低。其中,購買的便攜式水下呼吸器、 金屬打撈鉤、水下探魚器及水下割繩刀,便在今年4月16日的一起水域救援中就派上了大用場,大大縮短了救援時間。
對細節(jié)的注重,對完美的追求,讓韋仕勉對裝備的運用更加“手到擒來”,更是為比武競賽奪冠積累了豐富的技能經驗。
“哪有一鳴驚人,只有厚積薄發(fā)”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沒有想過自己會得第一,只是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罷了。”的確,哪有什么一鳴驚人,那都是厚積薄發(fā)。
對于日常細節(jié),韋仕勉都要做到完美,對于比武競賽他更是追求極致。在備戰(zhàn)支隊、總隊裝備比武競賽期間,他便是經常深入研究操法規(guī)程,反復練習薄弱環(huán)節(jié)直至深夜。
機動鏈鋸換了又換,輪胎卸下又裝上,原木鋸斷了不知多少根……韋仕勉在反復的操法練習中,不但在不斷挑戰(zhàn)自己速度的極限,更是在不停地思考如何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做到又快又穩(wěn),備戰(zhàn)期間的韋仕勉滿腦子只有操法,那時同宿舍的隊友們就常“投訴”他晚上說夢話都在練操法,實在“擾民”……
正是韋仕勉的專注和認真,讓他為比武競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正是他平時的基礎積累,平時的追求完美,讓他抓住了機會,短時間內在比武場上連連奪冠!
“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韋仕勉用他對理想的篤定、用無數(shù)次的沙場摔打、揮汗如雨告訴我們,榮譽靠的不是論資排輩、輪流坐莊,只有用不斷的努力和付出,不斷練習和積累,才能在機會到來時脫穎而出。
“沒有永遠的第一,只有不斷的努力?!笨粗粋€個冠軍獎牌,韋仕勉并不滿足于此,他說他將不忘初心,腳踏實地,不斷努力提升自我;他說他將牢記使命,不負組織,到更大的平臺上去,爭取更多的榮光。
(圖/文 王娟 單位:福建省長汀縣消防救援大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