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學春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柴家門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730900)
牛衰竭癥主要是由于營養(yǎng)不良、 過度消耗等因素所導致的,病牛前期癥狀不明顯,后期各項器官功能會遭受嚴重損壞。采用中西結(jié)合的方法治療牛衰竭癥,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
氣虛型病牛,其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四肢無力,呼吸氣短,咳嗽無力,運動后喘粗氣,不喜站立,易感外寒,食欲下降,反芻次數(shù)減少,糞便稀軟,易于疲勞,肛門松弛,口色淡白,脈象沉細。
血虛型病牛,其性情煩躁,性周期出現(xiàn)紊亂,被毛焦躁,體弱多病,四肢無力,口色蒼白,眼結(jié)膜蒼白,不孕,失血者芤脈,舌干苔少。
陽虛型病牛,其氣溫下降,怕冷,四肢倦怠,喜臥不愿動彈,病牛所進食的飼料無法及時消化, 四肢出現(xiàn)浮腫。 脾陽虛的病牛,日漸消瘦,公牛出現(xiàn)陽痿滑精現(xiàn)象,母牛不孕,頻繁排尿,口色淡白,脈象細弱[1]。
陰虛型病牛,由于其缺乏陰液,會出現(xiàn)虛弱、虛熱等癥狀,臨床上,常見的陰虛型病牛主要有肺陰虛和腎陰虛病牛,其中肺陰虛病牛會出現(xiàn)干咳現(xiàn)象,流出粘稠鼻液,盜汗,肺部發(fā)出干性啰音。 腎陰虛的病牛會出現(xiàn)四肢無力,腰部疼痛現(xiàn)象,低燒,咽喉部腫痛,口色紅絳,脈象沉細。
2.1.1 氣虛型牛衰竭癥
針對氣虛型牛衰竭癥, 在治療中可以使用六味湯加減治療,其方為:黨參45g、太子參45g、炙甘草45g、黃芪50g、白術(shù)50g、山藥50g、大棗50g、茯苓50g,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灌服。針對肺氣虛的牛,在上述方的基礎上加入五味子60g,針對畏風自汗的牛,加浮小麥50g、牡蠣50g。 針對脾氣虛的牛,加薏苡仁50g、扁豆50g 和蓮肉60g。
針對血虛性牛衰竭癥,在治療中可以使用歸脾湯加減進行治療,其方為:生姜40g、黃芪40g、龍眼肉40g、甘草40g、棗仁45g、木香45g、黨參50g、白術(shù)50g、遠志50g、大棗50g,將上述中草藥加入適量水煎熬成藥液灌服給病牛即可。 針對肝虛的病牛,可在上述方的基礎上加入適量的桑葚子、阿膠及何首烏治療。
針對陰虛型牛衰竭癥, 在治療中可以使用沙參麥冬湯加減治療,其方為:甘草40g、麥冬40g、玉竹45g、沙參50g、桑葉50g,煎熬灌服。 針對濕熱的病牛,可在此方中再加入鱉甲40g、銀柴胡以及地骨皮治療。 針對出虛汗的牛, 可在此方中再加入浮小麥50g、牡蠣50g 治療。
針對陽虛型牛衰竭癥,在治療中可以使用虛勞補陽散,其方為:五味子40g、炒白術(shù)45g、甘草45g、黨參50g、茯苓50g、陳皮50g、50g 肉桂50g、炙黃芪、當歸50g,煎熬灌服即可。 針對腹瀉的病牛,可在此方中再加入柯子40g、柴胡50g、升麻50g 進行治療。
首先,要提高患病牛的心臟及肝臟功能,在治療中可以使用5%葡萄糖2000mL、10%VC50mL、10%葡萄糖酸鈣200mL、 安鈉咖1g,將藥物混合后靜脈注射。
其次,應及時幫助病牛糾正低蛋白血癥、體液以及電解質(zhì)代謝失調(diào),恢復正常消化功能。 在治療中可以靜脈注射復方氨基酸注射液800mL、氯化鉀3g、5%葡萄糖,并輔以喂食生脈散[2]。
最后,要提高病牛的新陳代謝功能,每頭牛肌肉注射100mg苯丙酸諾龍,每間隔3d 注射1 次,連續(xù)注射3 周。 同時喂服10g甘油磷酸鈣,連續(xù)喂服3~5d。
2020 年4 月份,我鎮(zhèn)秦某家飼養(yǎng)的1 頭5 歲齡奶牛出現(xiàn)異常,該牛正處于休產(chǎn)期,冬季由于受到疫情因素的影響,管理不到位,日漸消瘦,久而久之導致無法站立。 通過對病牛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體溫為36.9℃,可見到肋骨,被毛雜亂不堪,皮膚黯淡無光,糞便干結(jié),排尿量減少并且尿液發(fā)黃,可視黏膜蒼白,口色蒼白,四肢無力并且出現(xiàn)浮腫現(xiàn)象,脈象遲細。 結(jié)合病牛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診斷病?;加醒撔退ソ甙Y,隨即采用中西結(jié)合方法治療。西藥使用10%葡萄糖1500mL、VC40mL、10%葡萄糖酸鈣100mL,將藥物混合后靜脈注射, 并皮下注射2g 咖啡因。 中藥使用生姜40g、黃芪40g、龍眼肉40g、甘草40g、棗仁45g、木香45g、黨參50g、白術(shù)50g、遠志50g、大棗50g,將藥物混合后加入適量水煎熬成藥液灌服給病牛。 在治療的同時,做好飼養(yǎng)管理工作,飼喂精料,確保營養(yǎng)均衡,連續(xù)治療3d,病牛癥狀緩解,可以站立,但不持久。連續(xù)治療1 周后病牛完全康復,10d 后復診無復發(fā)跡象。
綜上所述,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牛衰竭癥,不僅見效快,而且無任何毒副作用,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因此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旨在促進牛養(yǎng)殖業(yè)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