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龔子
(德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云南 德宏 678400)
中國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選擇高級檢索功能以“高校實驗室”為主題詞檢索,詞頻設置為2,不限時間,選擇核心期刊,共檢索到文獻1028篇以refworks格式導出進行計量可視化分析。
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核心合集以 “University laboratory”為主題詞檢索近5年文獻,對文獻進行閱讀梳理。
用知網(wǎng)計量可視化分析功能對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相關文獻的時間趨勢作簡要分析。如下圖1所示,關于本研究的文獻1992年到2007年都沒有較大變化趨勢,文獻數(shù)量都較少;2007年到2012年發(fā)文出現(xiàn)急劇增長趨勢,至2018年沒有太大波動,預測2019年關于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的研究也將是體育學研究的熱點方向。
圖1 文獻時間趨勢圖
圖2 作者合作網(wǎng)絡圖譜
高校實驗室建設研究發(fā)文作者間形成了多個小范圍合作網(wǎng)絡。發(fā)文最高產(chǎn)作者馮建躍有10篇文獻,他的研究主要是實驗室安全方面,把實驗室安全分為組織體系、規(guī)章制度、安全教育、實驗室環(huán)境與管理、安全設施、水電安全、化學安全、生物安全、輻射安全、儀器設備安全、個人防護外等11個大類;學者張惠芹則從高等學校實驗室管理方面做研究,提出構建實驗室分類體系、定編定崗,構建與實驗室地位和作用相匹配的崗位體系;學者周驥平建立的實驗室廢氣凈化處理系統(tǒng)已在多所高校的實驗室改造與建設工程中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生態(tài)效益;總體來說作者間合作不夠緊密,且大多同屬一個實驗室,跨學科、跨領域合作較少。
表1 作者發(fā)文統(tǒng)計表
圖3 發(fā)文機構合作網(wǎng)絡圖譜
浙大、北大和揚州大學是研究高校實驗室建設發(fā)文最高產(chǎn)的三個機構,浙大和北大兩個學校間合作較為緊密,主要是對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環(huán)保、微生物病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揚州大學則主要從實驗室污染防治、實驗室管理、心理疏導和公共體育實驗室教學改革幾個方面做研究。其余機構還從實驗室用房、資源共享、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實驗室開放、實驗室績效評價等幾方面做研究。
表2 高產(chǎn)發(fā)文機構統(tǒng)計表
關于高校實驗室建設文獻關鍵詞共現(xiàn)圖譜有176個節(jié)點,516條連線,密度為0.0335。共現(xiàn)頻率除檢索主題詞外主要是實驗室建設、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實驗教學、開放、人才培養(yǎng)等關鍵詞,文獻研究主題也主要是這幾個方面。1992-1997年期間高校實驗室是一個較大的研究熱點,2000-2015年左右實驗室建設、管理和實驗教學是本研究主題的研究熱點,如今關于高校實驗室研究的最大熱點是實驗室安全。
圖譜把高校實驗室研究分為9個聚類。高校實驗室建設是研究的最大聚類,包括管理體制、安全管理、儀器設備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研究從實驗隊伍、管理、開放、體制、文化等方面逐漸向雙一流高校、改革、智能化管理方面轉變。高校實驗室安全的研究一直是本方向研究的熱點話題。
把關于高等學校體育學科實驗室建設的共36篇文獻單獨進行分析,文獻源于信息科技、哲學與人文科學、經(jīng)濟與管理科學、基礎科學、社會科學等多個學科;《實驗室研究與探索》是主要期刊來源有5篇文獻,一篇文獻源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學者韓新攻《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大學體育實驗室教學探究》通過信息技術在體育實驗室教學中的引入,探尋一種新型、可行、高效率的體育實踐教學模式,為高校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供新思路;期刊類論文有32篇,碩士論文4篇;延安大學、懷化學院和嘉應學院均有三篇文獻,屬高產(chǎn)機構。
對高校體育實驗室研究高被引文獻主要從實驗室隊伍、管理、發(fā)展對策、改革、開放實驗室等幾方面研究。實驗室開放和資源共享是一大熱點。具體研究如下:
易白凱、郭海生、陳德林等學者通過對普通高校體育實驗室、實驗課的研究得出普通高校體育實驗室普遍存在實驗人員缺乏培訓、教師指導能力不足、設備落后、開課率低、缺乏投資計劃、管理體制落后、綜合設計性實驗少等問題,并提出加強實驗人員素質、利用實驗室搞科研、改革教學方法、合理投入、轉變實驗室管理體制,加強實驗隊伍建設,建立與理論課程相對獨立的實驗教學體系等解決措施建議。
鄒民勤、崔兵、潘慧文等學者提出高校體育實驗室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學校教學、科研、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創(chuàng)新、技術,充分肯定了實驗室在教學中地位,提出建立共享實驗室,最大限度發(fā)揮實驗室功能,要將教學落入實踐,實現(xiàn)模塊化實驗教學,探索更靈活實驗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空間和資源,調動學生積極性。并指出實驗室開放不僅僅是時間和空間的開放,更重要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的開放,是觀念意識上的開放。要提高實驗室開放的效果,還必須重視實驗室開放的基本條件建設。此研究將為體育院系實驗室開放的科學決策和管理提供參考依據(jù)。
Wos數(shù)據(jù)庫關于高校實驗室的研究,選擇核心集,按相關性排序,前500條有幾乎都為會議論文,在中國北京、南京、重慶、昆明,新加坡、德國柏林等多地召開關于高校實驗室建設會議,從管理、學科建設、安全評估等多方面涉及計算機、生物、教育學等多門學科實驗室建設。主要研究如下:
(1)文獻指出了公共體育實驗室建設和教師教學過程的不足,并提出了“三位一體”模式,通過構建課前測試學生興趣課程,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和課外實時跟進實踐,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新的公共體育教學新思路。提出了一種新的實驗室建設模式“OIHE”該模式由開放大學實驗室(Open,O),大學實驗室創(chuàng)新建設程序(Innovation,I),高水平大學實驗室建設(高級,H)組成,創(chuàng)建靈敏高效的實驗室管理大學實驗室機制(Effective,E)幾部分組成;
(2)利用虛擬技術和平臺策略構建虛擬教學實驗平臺,結合專業(yè)定位,構建課程體系,根據(jù)課程體系,在實驗室室建設中使用虛擬技術軟件。建立實驗室網(wǎng)絡平臺,建立實驗性能評估。者注重實驗室建設標準化,信息技術,加強管理和技術隊伍建設和實驗室文化建設;
(3)根據(jù)實驗室管理過于分散,容易丟失財產(chǎn);實驗室 建設“小而全”,重復購買,積壓廢物現(xiàn)狀,提出實驗室 建設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提高實驗室團隊的質量,建立行政單位實驗中心,通過專業(yè)實驗室的統(tǒng)一建設和管理。
本文通過對中國知網(wǎng)、WOS數(shù)據(jù)庫有關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文獻的研究可知對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研究文獻:文獻數(shù)量龐大,預測本方向研究將持續(xù)成為熱點;文獻作者機構合作不夠緊密,建議學者跨學科、跨領域對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做更深入研究;該方向研究緊隨社會經(jīng)濟及國家方針政策發(fā)展;對高等學校體育學科實驗室研究文獻較少,有待學者深入研究。中文文獻研究方向較少,同質化嚴重。外文及本方向學術會議提出的新理念對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有很大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