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艷菊
最近我看到一段有關讀書的趣論:“看人讀過書否,觀其吵架即可:那個揭短打臉、說話尖酸刻薄的,肯定讀書不多。讀書教化心性。書讀得多了,必定宅心仁厚,心懷善意焉。即便與人爭吵,也不會讓最解恨、最難聽的話脫口而出,不留余地?!?/p>
從吵架時的表現(xiàn)看一個人讀書的多少,挺有意思的,很生動真實。吵架時人情緒激動,容易失控,在這種情況下的表現(xiàn),的確最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
錢紅麗說:“讀書的第一層功用是去除蒙昧,第二層是獲取知識,再到后面就是開闊視野、增加識見,然后慢慢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p>
讀書就像登山看景,首先讓人擺脫一己的狹窄天地。一步步往上,人的視野會越來越開闊,胸懷也會越來越開闊。讀書是最好的修身養(yǎng)性方法,確實能改變一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人生風貌。
遲子建說,她枕邊的一冊冊古詩詞就像一只只夜鶯,棲息在書林中婉轉地歌唱。它們清新、溫潤,宛如上天灑向塵世的一場宜人的夜露。
枕邊讀書,是很多喜歡讀書的人的習慣吧。奔波忙累一天,晚上回到家,即使有俗事、瑣事煩心,也可以拋開去。晚飯后,洗漱完躺到床上,打開臺燈,輕松隨意地讀喜歡的書,這是生活中最幸福開心的時刻。
“每個人都有缺陷,有的,用一生回避;有的,輕輕一步就跨過去了,從此身輕如燕?!遍e倚床頭讀書就是這輕輕一步,人世的名利、得失……不過是一場虛幻,何必作繭自縛。
臥室是最貼心的書房,心愛的好書占據(jù)了床上的半壁江山。枕書而眠,擁書入夢。夜半醒來,窗外明月皎潔明媚,人心清凈,如一泓秋水。
(摘自《鄭州日報》2019年10月28日,嶺上白云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