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東擁有著豐富多樣的民間音樂,這些音樂有著優(yōu)美的旋律和鮮活的曲調,得到了諸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在發(fā)展廣東音樂的過程中,高胡這一演奏樂器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了助推廣東音樂繁榮發(fā)展不可缺少的樂器要素。高胡屬于廣東音樂的首要演奏樂器,能夠發(fā)出悠揚的聲音,用來演奏激昂優(yōu)美的音樂,是推動廣東音樂傳承發(fā)展的支持和保障,在樂隊演奏中占據(jù)重要地位。為了保證高胡演奏的效果,靈活運用多樣的演奏技法是基礎和關鍵,而且會直接決定廣東音樂的未來發(fā)展水平。
關鍵詞:高胡 演奏 技法
廣東音樂是帶有濃郁地域色彩的音樂藝術,其具備自身獨特的藝術風格與藝術魅力的關鍵在于高胡。高胡的演奏技法有很多,通過對這些技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和訓練,能夠為廣東音樂的演奏提供巨大的助力。所以不管是發(fā)展廣東音樂,還是進一步完善我國民族民間音樂,都要提高對高胡演奏技法的研究與重視程度,使其能夠進一步為我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提供動力支持。
一、高胡在廣東音樂當中的定位與發(fā)展歷史分析
20世紀20年代前后,廣東音樂的樂隊開始逐步引進吉他、小提琴等具有代表性的西洋樂器,也由此逐步產(chǎn)生了中西樂器混合演奏的新形式,西洋樂器演奏技法開始顯現(xiàn)出粵化特征,整個樂隊組合也展現(xiàn)了不拘一格的鮮明個性。20世紀50年代以后,除了以上各種各樣的小合奏音樂形式之外,廣東音樂發(fā)展進程中又產(chǎn)生了獨奏、多聲部重奏、樂隊交響化等更加新穎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但是不管樂隊規(guī)模是大是小,不管具體的演奏樣式如何,高胡始終處于領銜位置。在廣東音樂的傳統(tǒng)合作中,高胡被稱為頭架。高胡的神韻風采和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單旋律線性思維存在明顯的相通性,體現(xiàn)出深厚的美學特征與審美意蘊,從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高胡的表現(xiàn)力強,其音色有著濃郁的地域和民族色彩。此外,高胡還可以表現(xiàn)高度樂器化的方言語調行韻,更是成了彰顯廣東音樂特色與風格的靈魂樂器。廣東音樂演奏具有明顯的即興性。比如傳統(tǒng)廣東音樂五件頭的演奏就沒有固定樂譜配器,那么演奏者在對同樣的旋律架構進行處理時,會結合個人的審美進行自由裝飾,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旋律顯現(xiàn)出極大的差異性。廣東音樂的旋律框架音程非常開闊舒展,能夠有效體現(xiàn)出旋律的特質,也因此使高胡成了樂隊組合當中的主導樂器。雖然樂隊當中的高胡和其他樂器之間的關系就像是眾星捧月,但是高胡要真正進入到一個組合當中,完整地呈現(xiàn)音樂,就必須兼顧和其他聲部的協(xié)調配合。
高胡最早來源于中音胡琴,與二弦等都屬于胡琴類別的高音擦奏弦鳴樂器。1926年,高胡的開山鼻祖呂文成就使用這一樂器進行廣東曲藝的演奏,憑借明亮的音色得到了觀眾的喜愛,更讓高胡風靡一時,特別是在廣東與上海等地區(qū)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在這之后,高胡的演奏技法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開始越來越多地融入國內外音樂精髓,最后成了中國民族樂器體系當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胡的發(fā)展過程當中,廣東高胡一直憑借獨特的技法和富有魅力的曲藝韻味吸引著諸多觀眾,為我國民族音樂的發(fā)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力和推動力。
二、廣東音樂中高胡的演奏技法
(一)揉弦
音樂界普遍將胡琴的揉弦方法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分別是腕揉、指壓揉和兩種方法的結合。但在實際的演奏環(huán)節(jié),由于地域音樂的特征與演奏者素養(yǎng)、情感表現(xiàn)等方面的不同,揉弦方法運用效果上的差異會更加明顯。廣東高胡演奏當中的揉弦技法是高音空胡柔弦,這是一種獨特技法,在演奏過程當中要求演奏者食指的第一關節(jié)輕微按動至稍微向下的特定位置,在打放間發(fā)出醇厚豐潤的聲音。但是這樣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演奏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變換不同的揉弦方法。
(二)雙催弓
在廣東高胡演奏技法體系當中,運用雙催弓的重要目的是對音樂氛圍進行有效渲染,對音樂主題進行淋漓盡致的呈現(xiàn)。另外還有一種與潮州音樂有著明顯相似性的方法,即坐竹法。這種方法指的是演奏者在旋律當中插入一個固定高音,在此基礎之上生成變奏,然后營造出與音樂作品相契合的音樂環(huán)境,有效展示音樂作品的主題與內容。
(三)韌性快弓
廣東高胡的韌性快弓技法和其他普通弓弦樂器演奏當中使用的快弓或自然跳弓法有著較大的差異,并非是利用來回甩動手腕的方法發(fā)出圓潤清晰的音色,來傳達愉快跳躍的情緒或緊張激烈的情感,而是運用來回甩手腕的動作和手腕自身慣性里外擺動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呈類橢圓形運動,將特定的情緒表達出來。在使用這一技法的過程中不追求絕對快的彈奏速度和顯著的顆粒發(fā)音,而是突出演奏韌性與演奏彈性。
(四)頓弓
胡琴演奏當中的頓弓方法通常有兩種類型,分別是彈性頓弓、重頓弓。廣東高胡在實際演奏時主要運用的是第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最為明顯的演奏特征是發(fā)音之前高胡琴弦和弓毛密切相貼,直到音樂作品演奏完,弓毛逐步放松并脫離琴弦,在這樣的情況下會產(chǎn)生頓而不斷的效果。此時雖然曲調已結束,但給人意猶未盡的感受,更引發(fā)觀眾纏綿悱惻的遐想。
(五)波浪技法
波浪技法屬于具備綜合性和復雜性特征的演奏技法,強調的是在演奏過程當中綜合使用連弓、分弓、連頓弓以及漸弓方法等多元技法,從而顯現(xiàn)出滾滾浪濤的波浪態(tài)勢。這種方法實際上是比較常見的演奏技法,在不少民間音樂演奏當中都有所體現(xiàn)。演奏技法雖常見,卻給演奏者提出了極高要求。演奏者要順利并有效地使用這一技法,就必須提升樂感,熟練掌握不同樂符抑揚頓挫的旋律,同時還需要保證不同語句段落間的有效銜接,保證不同弓法和指法密切配合。
(六)滑音
滑音是粵劇唱腔區(qū)別于其他唱腔的重要體現(xiàn),同樣也是廣東高胡演奏當中至關重要的技法。演奏者在創(chuàng)造之中利用拍和的方式模仿粵劇唱腔。呂文成是高胡滑音演奏技法的首創(chuàng)者,在這之后又經(jīng)過了不少演奏名家的完善,現(xiàn)如今滑音技法已經(jīng)逐步趨于成熟,其地位也在不斷提高?;糇顬橹饕奶卣魇歉哐庞种C謔,簡單來說就是以作品風格和曲目內容為根基,在演奏時恰當使用滑音技法,而不是矯揉造作。在使用這一技巧的過程當中要避免陷入形式化,要充分考慮到演奏的需求,并根據(jù)演奏需要選擇不同的滑音技法。如上滑音、下滑音、回轉滑音、首滑音以及尾滑音。
(七)加花裝飾
廣東音樂的鮮明風格就是善于運用加花以及加入裝飾音的方法來增加表現(xiàn)力。加花指的是結合演奏需求,在曲目旋律當中加入音符,但這樣的做法并不能徹底改變原來的音型。加入裝飾音是根據(jù)演奏需求,在曲目旋律當中加入另外的音符,但是不改變原來的音型。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胡是胡琴家族當中非常重要的成員,不管是高胡的創(chuàng)制,還是在演奏技術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上,都和我們熟悉的民族樂器二胡有著深刻淵源,不過我們也需要看到高胡音色的獨特性和鮮明的演奏個性,認識到高胡為廣東音樂發(fā)展作出的積極貢獻。為保證廣東音樂的發(fā)展質量,有效重視并大力發(fā)展高胡演奏,完善和靈活應用演奏技法成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方法。在今后的地方音樂發(fā)展進程當中,也要進一步挖掘地方音樂的獨特性和獨特的樂器種類,使其既能夠服務于地方音樂的傳承發(fā)展,又能夠為中國民族音樂的創(chuàng)新進步帶來活力。
參考文獻:
[1]黃錦培.高胡演奏與高胡樂曲的發(fā)展[J].黃河之聲,2017(15).
[2]梁德文.淺析高胡在粵劇伴奏中的應用技巧[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8(06).
[3]劉曼翔.淺談高胡演奏技法在廣東音樂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8(14).
(作者簡介:王曉靜,女,中專,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二級演奏員,研究方向:黃梅戲)(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