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亨利五世》中的法國形象

      2020-02-10 18:41:11邢莉君
      集美大學學報(哲社版) 2020年1期
      關鍵詞:五世勃艮第諾曼底

      邢莉君

      (福建江夏學院 外國語學院,福建 福州 350108)

      1485年都鐸王朝的建立終結了英國的玫瑰戰(zhàn)爭,也終結了充滿戰(zhàn)亂的中世紀,達到了暫時的和解與和平。亨利七世致力于建構“都鐸神話”,即法國(部分)、英格蘭、威爾士與愛爾蘭的政治聯(lián)盟,英國熱情擁抱了和平、富庶、親愛、忠誠、威望的社會理想。都鐸王朝早期出現(xiàn)了許多英國歷史著作,這些英國的歷史書寫是從歐洲大陸的視角重構了不列顛(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的整體歷史。

      一、想象的民族形象:統(tǒng)一的英吉利與分裂的法蘭西

      在《亨利五世》一劇中,莎士比亞有意表現(xiàn)了一個想象的、一致的英格蘭民族,即對法作戰(zhàn)的參與者包括不列顛群島上的各民族:作為主要組成的英格蘭人,威爾士上尉(營長)弗魯哀倫、蘇格蘭上尉(營長)霍米(Captaine Iamy)、愛爾蘭上尉(營長)馬克毛利斯,其中突出表現(xiàn)了威爾士上尉(營長)弗魯哀倫對英吉利民族的高度認同。第五場第1幕英格蘭上尉(營長)高渥指出英格蘭人對威爾士人表現(xiàn)出不恰當/合理的歧視,尤其是對威爾士方言、傳統(tǒng)習慣的歧視,“一項古老的傳統(tǒng),其起源是光榮的,其佩戴乃是紀念久已死去的勇者,你竟愿意加以嘲弄而又不敢以行為來保證你的語言么?我看見你接二連三的譏諷嘲罵這位先生。你以為他不會說流利的英語,便也揮不動一根英國的棍子:你發(fā)現(xiàn)不是這樣的;此后讓這一番威爾士的懲罰給你以教訓,使你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英格蘭的品格吧?!盵1]207第五場第2幕亨利王向卡薩琳公主求婚時說:“拉著我的手說:‘英格蘭的哈利,我是屬于你了’。我一聽到你說出這句話,我就大聲的告訴你:‘英格蘭屬于你,愛爾蘭屬于你,法蘭西屬于你,金雀花家族的亨利(Henry Plantagenet)屬于你?!盵1]223

      1413年亨利五世成為英格蘭國王時,在法國,支持王權的奧爾良派與勃艮第公爵對抗,前者已經取得了優(yōu)勢。亨利五世與較弱的勃艮第人結盟,勃艮第派人士則準備承認亨利五世為法蘭西國王。兩年后,亨利五世率領英格蘭軍隊渡過英吉利海峽,報復法蘭西時,一大部分法國人成為其可依賴的支持力量。W.丘吉爾在《丘吉爾論民主國家大不列顛的誕生》之“亨利五世的帝國”中寫道:“1414年一整年,亨利五世全神貫注于陸戰(zhàn)與海戰(zhàn)相關事務的準備上。1415年8月11日,大約一萬名戰(zhàn)士組成的英格蘭軍隊分乘艦隊的小船起航,在毫無抵抗之下于塞納河河口登陸。哈弗勒爾遭到英軍的包圍,并在9月中旬被攻下……亨利五世邀請[法國]皇太子單打獨斗,但對方婉拒了挑戰(zhàn)。圍城的消耗加上疾病,對中世紀軍營造成無止境的傷亡,使得英格蘭遠征軍受創(chuàng)。10月5日舉行的軍事會議,勸亨利由海道返國。亨利王在哈弗勒爾留下衛(wèi)戍部隊,并遣送數(shù)千名傷員回國,同時卻決定率領大約1 000名騎士與重騎兵,以及4 000名弓箭手,橫越法蘭西海岸做300英里的行軍,直抵加萊要塞,他的船只在那里等候?!盵2]

      與英吉利相反,法蘭西并不是一個毫無爭議的、一致的民族,因為諾曼底、布列塔尼、安茹等地區(qū)是英格蘭的臨時政治共同體,而且亨利五世與勃艮第公國結盟,對抗的對象則是法國奧爾良公爵一派。皮埃爾·米蓋爾在《法國史》寫到了1422年10月之后分裂的法國,“從此就有了三個法國。一個是英國人的法國,疆界從吉埃內到加萊,包括諾曼底、韋克森、曼恩、皮爾卡迪、香檳、法蘭西島;一個是勃艮第的法國,除勃艮第公爵領地之外,包括內韋爾伯爵領地、弗蘭德爾和北方的阿圖瓦,不久又包括巴伐利亞的雅克琳讓予的弗里茲和布拉邦特;第三個是王太子查理的法國,偏安一隅,國土只限于布爾日附近地區(qū)。誠然,奧爾良族、波旁族和南方的領主都恨英國人而繼續(xù)忠于查理?!盵3]122科林·瓊斯在《劍橋插圖法國史》寫道:“1419年‘無畏’約翰遭遇的阿爾馬雅克謀殺案,促使勃艮第人與英國人結盟。他們強迫‘倒霉的’查理六世(Charles VI le Fou,1368—1422)將女兒嫁給亨利五世,剝奪了他自己兒子的繼承權,讓亨利五世成為其繼承人??蓱z的王儲,即未來的查理七世(1422—1461年在位)只保住了[盧瓦爾河]南部領土,法國北部的大部分領土落入盎格魯-勃艮第人之手。”[4]117《亨利五世》第五場第2幕的場景是1420年特魯瓦條約簽訂,法國國王、王后在香檳的特魯瓦王宮宣稱英國是兄弟鄰邦(brother England,brother Ireland),亨利五世也宣稱法國是兄弟鄰邦(brother France),“勃艮第公爵,我要特別向你致意,你是這個王族的一員,這次盛會是由你籌劃成功的?!盵1]209“勃艮第公爵,如果你要和平,缺了和平就要招致你所提出的缺憾,那么你一定要以同意我的全部正當要求為代價,來購買那和平?!盵1]213“勃艮第公爵,我要聽取你的宣誓,還有所有的貴族們宣誓,作為我們的友愛的保證?!盵1]233

      二、想象的敘事:網球、阿金庫爾戰(zhàn)役

      在英法百年戰(zhàn)爭時期,愛德華三世指揮的英軍在克雷西戰(zhàn)役(Cressy Battell)大敗法軍,亨利五世再次在阿金庫爾戰(zhàn)役大敗法軍。每一次戰(zhàn)爭的重大勝利都是最容易激起榮譽感、民族認同感的事件。

      (一)關于戰(zhàn)爭起因

      戰(zhàn)爭的起因,顯然超出了網球與榮譽。12世紀網球發(fā)源于法國北部,13世紀末網球流傳到歐洲各宮廷;法國國王路易十世(Louis X le Hutin,1289—1316)、查理五世(Charles V le Sage,1338—1380)和英國國王亨利八世都熱衷網球運動。法國的分裂與內戰(zhàn)為亨利五世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國外作戰(zhàn)的機會,尤其是勃艮第公爵與英格蘭結盟,并承認亨利五世作為法國國王??蔡夭状笾鹘虨檗D移教會財產而不被國王沒收,便提出亨利五世對法國王位的繼承權和對幾個公國的宗主權要求,并鼓吹愛德華三世對法戰(zhàn)爭勝利的榮耀,慫恿亨利五世再次發(fā)起對法戰(zhàn)爭。李盛茂在《莎士比亞〈亨利五世〉:網球、戰(zhàn)爭與騎士精神》一文中不恰當?shù)卣J為,一桶網球(Tennis balles)成為英法之戰(zhàn)的導火索,網球成了亨利五世發(fā)動對法作戰(zhàn)最理想的借口及掩蓋其野心的假面具,“亨利五世把法國皇帝(查理六世)的皇冠當作網球,把兩軍對壘的法蘭西戰(zhàn)場比喻成兩人對局的網球場,也即向法國皇太子發(fā)出了戰(zhàn)爭的信號。他要通過戰(zhàn)爭的方式找回榮耀,本來作為‘禮物’的網球演變成了戰(zhàn)爭的‘導火索’,正可謂一桶網球引發(fā)的戰(zhàn)爭。殘酷的戰(zhàn)爭與優(yōu)雅的網球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亨利五世認為兩者有天然的、不可忽視的聯(lián)系:即兩者都關乎榮耀?!盵5]大衛(wèi)·休謨在《英國史》之“亨利五世”寫到了亨利五世對法戰(zhàn)爭的歷史起因:其一是國王亨利五世向國會要求補助金,要求國會沒收所有教會財產,供王室運用。驚慌失措的教士們無法向國王提供與此相當?shù)馁V賂,他們便把所有的國外小修道院土地財產獻給亨利五世,這些小修道院是根據過去的遺囑被贈給諾曼底大修道院,從屬于大修道院。“現(xiàn)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奇切利試圖轉移這一次打擊,給國王提供消遣,說服他向法蘭西開戰(zhàn),收回他在那個王國喪失的權利。”其二是法蘭西持續(xù)的內亂與分裂比英格蘭的更久,這給野心勃勃的亨利五世提供了極好的機會。亨利五世有意用對法戰(zhàn)爭來轉移英格蘭的內部矛盾與沖突,這恰好符合亨利四世臨終前的戰(zhàn)略預想,“先王給兒子的遺命是:不要讓英國人在和平中生活太久,這樣易于滋生內亂;而要運用他們揚威異域,這樣君主可以贏得榮譽,貴族分享君主的危險,更加依附國王本人。一切好亂不寧的精神都會在戰(zhàn)爭中找到消遣。亨利天然的性情足以讓他傾向于遵循這個忠告?!盵6]801-802

      1414年亨利五世決心向四分五裂的法蘭西發(fā)動戰(zhàn)爭,收回他在法國的各種利益與公國權利,“他一面為此做準備,一面也在嘗試通過談判實現(xiàn)目的。他派大使前往巴黎,提出永久和平與聯(lián)盟的建議,但要求迎娶法王的女兒凱瑟琳公主,100萬法郎做公主的嫁妝,160萬做約翰王(Jean II le Bon,1319—1364)拖欠的贖金,立刻占據諾曼底和菲利普·奧古斯都從英格蘭奪取的各省全部主權,以及布列塔尼和弗蘭德的宗主權。這些過分的要求說明他明白法蘭西目前的悲慘處境?!盵6]805身陷困境的勃艮第公爵一度秘密請求與英格蘭結盟,這個聯(lián)盟足以摧毀法蘭西王權與奧爾良派的勢力。起初,勃艮第公爵對于與英格蘭結盟是猶豫不決的;如果公爵看到結盟的勝利前景,這會使得勃艮第派人士與不滿于臣服的弗蘭德人一起協(xié)助英格蘭,至少二者可以保持一旁觀望的中立立場。休謨寫道:“亨利相信這些條件,但沒有與公爵協(xié)調,就率領6 000騎士、2.4萬步兵和大批弓弩手渡海,在哈弗勒爾附近登陸?!盵6]807

      莎士比亞在《亨利五世》第一場第1-2幕把戰(zhàn)爭的起因直接歸于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鼓動,“我的親愛的忠誠的大主教,上帝不準許你蓄意曲解,或者巧立名目提出實質與真理不符的虛妄主張?!盵1]27第五場第2幕亨利五世說出英法戰(zhàn)爭的起因是亨利四世的國家戰(zhàn)略,“我的父親真不該有那樣大的野心!父親使我成胎的時候,他是正在想著內戰(zhàn)。”[1]223劇中反復強調亨利對法戰(zhàn)爭的起因是,法國拒絕亨利對法國提出的過分要求。第一場第1幕坎特伯雷大主教:“他于某幾個公國要求繼承權之種種的細節(jié)與明顯的步驟,以及對于法蘭西整個的王冠與王位,由于他的曾祖父愛德華(Edward III,1327—1377)而來的繼承權?!盵1]25第一場第2幕亨利五世說與法國有些重要問題。“我請你繼續(xù)講下去,公正地虔誠地解釋一下,為什么他們法國的‘薩利克法’可以或不可以阻攔我的要求?!盵1]27坎特伯雷大主教則鼓動亨利王“展開你的血紅的旗幟”:“拜謁你的曾祖父的陵寢,你的權利是由他那里世襲下來的;祈求他的英勇的神靈呵護吧,再祈求你的叔祖黑王子愛德華吧,他在法國境內演出一場悲劇,使得法國全軍覆滅;他的偉大的父王站在一座小山上微笑著看他的幼獅屠戮法國的勛貴?!?第一場第2幕,坎特伯雷大主教支持亨利王揮兵侵入法國,“用血用劍用火去贏取你的權利”,對法國作戰(zhàn)以建立功業(yè)。[1]33“法蘭西本來應該屬于我,我要逼它在我的威力之前屈膝,否則我就把它粉碎:我要坐在那里,君臨廣大的法蘭西王國,以及它的所有的幾與王國相的公國,否則我就埋骨在一只破甕里面,沒有墓碑,上面沒有紀念物。”[1]39“他要你放棄依法應屬于他而被你作僭占的王冠和國土。”[1]79

      (二)關于阿金庫爾戰(zhàn)役的戲劇表現(xiàn)

      莎士比亞在戲劇舞臺上對歷史事件的表現(xiàn)往往超越了歷史敘述與文獻記錄。1414年,在阿爾馬雅克(即奧爾良一派)和勃艮第人之間的內戰(zhàn)末期,法國王太子路易并不信賴獲勝的奧爾良一派。1415年10月,王太子路易(18歲)沒有參加阿金庫爾戰(zhàn)役,當時他駐在巴黎,而國王查理六世留在魯昂,第三場第6幕寫到法國國王要求王太子留在魯昂,“太子,你要留在魯昂陪我。”[1]111《亨利五世》第三場第4幕也寫到凱瑟琳公主在魯昂宮中學習英語??屏帧き偹乖凇秳虿鍒D法國史》寫道:“英法戰(zhàn)爭在一段時間里因被稱為阿爾馬雅克(對奧爾良派的稱呼)和勃艮第人之間的斗爭而被甩在一旁。1415年英國人又殺回糾紛之中。亨利五世(英格蘭國王,1413—1422年在位)進入法國,提出王位要求。1415年在阿金庫爾戰(zhàn)勝法國人是其有力的一擊?!盵4]117皮埃爾·米蓋爾《法國史》之“百年戰(zhàn)爭”寫道:“‘無畏的’約翰不久只得匆忙離開巴黎,讓位給他的對手。1414年宣告休戰(zhàn)。兩派(阿爾馬雅克和勃艮第)都各自和英國談判,爭取和英國人結成聯(lián)盟,以便取得最終的勝利。封建的欲望超過了民族的感情……亨利五世提出要娶查理六世的女兒卡特琳為妻,還要求得到諾曼底和金雀花家族在法國的世襲領地,要求對弗蘭德爾和布列塔尼有宗主權。阿爾馬雅克(Armagnac)即使為了打倒勃艮第也不肯做這樣的讓步。亨利五世這一局輸了,只得以兵戎相見。1415年8月,亨利領兵在諾曼底登陸,從翁弗勒向北抵達皮卡爾迪。他和勃艮第派秘密達成協(xié)議,后者保持中立。在阿贊古爾(Agincourt),英王亨利五世與法軍展開了戰(zhàn)斗。”[3]120-121阿金庫爾戰(zhàn)役中,法軍的指揮者是德勒伯爵阿爾布萊的查理(Charles Ier d’Albret,connétable de France)和法國大元帥“布錫考”(Boucicaut,Jean II Le Maingre),《亨利五世》第四場第8幕所列舉的法軍俘虜和死亡名單可知,他們都是奧爾良一派的貴族:法王的侄兒奧爾良公爵查理、布爾邦公爵約翰、布西科爵士,法國元帥查理德拉布萊茲、沙提庸的杰克、朗布雷爵士、吉沙竇爵士、阿朗松公爵約翰、布拉邦公爵安東尼等。[1]197

      三、法蘭西王太子的形象

      在《亨利五世》一劇中,法國王太子(Dauphin)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形象,他的形象部分是法國的象征。1415—1422年,法國王太子先后是路易(Louis Duke of Guyenne,1397—1415)、約翰(John Duke of Touraine,1398—1417)和查理(Charles Count of Ponthieu,1403—1461),王太子路易(Lewis)出現(xiàn)在《亨利五世》第一場至第五場第1幕中,被剝奪了王位繼承權的王太子查理沒有出現(xiàn)在《亨利五世》第五場第2幕中,因為亨利五世在特魯瓦條約中要求獲得“法國王位的繼承者”(Heretere de Fraunce,Heres Franci)的權利。前三場法國使者多次提到王太子路易,然而王太子并未出場。而后法國王太子路易直接出現(xiàn)在舞臺上,主要是自我夸耀的喜劇人物/形象。

      (一)莽撞而傲慢的性格

      莎士比亞在戲劇中有意突出了法國王太子與亨利五世是1415年英法戰(zhàn)爭的主要參與者,前者更像是一個莽撞的、推動戰(zhàn)爭的形象。第一場第1幕法國使臣首次提及法國王太子路易,“現(xiàn)在我準備聽取我的好兄弟法國王太子(Dolphin)有何吩咐;因為我聽說你們是奉他的命而來,不是奉國王之命?!盵1]39“根據您的偉大的祖先愛德華三世的權利,要求某幾處公國。為了答復您的要求,我們的太子說您未免是少年氣盛,要您放明白些,在法國沒有什么東西單憑一場熱舞即可獲得到手;您不能靠飲宴作樂而在那里贏得公國。所以為了更適合您的趣味,他給您送來一桶寶物(This Tun of Treasure);作為對這項禮物的回敬,希望您對您所要求的公國以后休再提起。”[1]41第二場第4幕法國王太子說:“只愿和英格蘭國王作對:為達到這個目的,我所以送他一箱巴黎網球,因為這是和他的年少氣盛正相適合?!盵1]83亨利五世對網球的回應卻是有計劃的、積極的作戰(zhàn)準備,“等我給這些球配好網拍子之后,我就要到法國去,借上帝的恩寵,和他打一局,把他父親的王冠打進墻的豁口(Shall strike his fathers Crowne into the hazard)。告訴他說和他對局的是一位高手,法國的所有的球場將因連串的失手而震動。我很了解他,他拿我從前荒唐的生涯來挖苦我”[1]41,“告訴太子(Dolphin),等我登上法蘭西的王座,我就要擺出我的威儀,像是一位國王,扯起我的滿帆:但是我要赫然崛起,使法國人全都目為之眩,是的,要使太子看我的時候睜不開眼。告訴那位輕佻的王太子(Dolphin blinde),他這番嘲弄已經把網球變成了石彈(turn’d his balles to Gun-stones),隨著石彈飛來的橫禍將使得他內心慘痛?!盵1]43

      另一方面,法國王太子路易對亨利五世預備的入法作戰(zhàn)表現(xiàn)出輕忽的傲慢和夸張的挑釁,甚至蔑視亨利王過去的放浪行為,但他對英軍的戰(zhàn)力有清醒的認識。第二場第4幕英國使者轉達了亨利王的話,“只有輕蔑、蔑視與侮慢(Scorne and defiance,sleight regard,contempt)”。法國王太子再次出現(xiàn)在第三場第3幕,哈弗勒總督對亨利王談判時宣稱,“我們曾向太子求援,他回復我們說,他的軍隊尚未準備完成以解除這樣強大的包圍?!盵1]101第三場第6幕法國使者蒙蒂瓦(Mountioy)傳達了王太子對英格蘭的談判條件和挑戰(zhàn),“雖然我像是死了,其實我只是在睡:俟機而動在兵法上遠比輕率進攻為佳。告訴他,我認為在尚未成熟之際就下手擠膿是不大好的,否則在哈弗勒我原可把他痛擊;現(xiàn)在我到了說話的時候了,而且我說出的話是合于帝王身份的:我要讓英格蘭王悔恨他的荒唐,看出他的弱點,驚訝我的能耐。所以你去叫他考慮一下愿納多少贖金……他已經把他的軍隊帶入絕境,他們的死亡是已經注定了?!盵1]119第三場第5幕法國國王、王太子、法國元帥(Constable of France)、貝利公爵(Duke of Berry)、不列顛公爵(Duke of Britaine)等一起出現(xiàn)在魯昂宮中,王太子表達了對英格蘭的憤怒與蔑視, “我們的祖先一時荒唐,在那野生的樹干上插進了枝條,現(xiàn)在滋生出來了一些枝椏……”[1]107第四場第2幕王太子對格蘭普雷爵士(Graundpree)的回應表達了他對英軍的蔑視與傲慢,以及盲目的自信,“我們要不要給他們送飯,送新衣服,給他們的挨餓的馬送些芻秣,然后再和他們廝殺?”[1]159

      (二)浮華而造作的舞臺形象

      第三場第7幕表現(xiàn)了王太子、法國元帥(Constable of France)、奧爾良公爵喜劇性的、逗笑的對白,這些散文體的對白往往是一種矯揉造作的、炫耀技巧的、辭藻浮華的、巴洛克式的表達方式。法國元帥在逗笑的對白中指出這種表達是刻意夸張的(your bragges)、修辭不當?shù)?,“我并不把我的馬當做我的情人,也不引用任何文不對題的成語。”[1]125(Yet doe I not vse my Horse for my Mistresse,or any such Prouerbe,so little kin to the purpose.)[7]

      第三場第7幕王太子用辭藻浮華的語言夸耀自己的戰(zhàn)馬,莎士比亞有意用英語、法語的混合表達來突出法國式吹牛,“我不肯用我的馬換取任何用四根骹骨跑路的畜牲。嚇!它從地上躍起,好象肚里填的全是毛發(fā):鼻孔噴火的天馬裴加索斯!(le Cheual volante,the Pegasus,ches les narines de feu.)我騎它的時候,我飛翔,我是一只鷹:它凌空馳騁;它觸到地面的時候,地面上發(fā)出美麗的歌聲;它的最低賤的蹄子也能比赫爾墨斯的笛子走出更好的音樂。”[1]123“像姜一般的火辣。是該由波西阿斯來騎的牲口:它是純粹的‘風’與‘火’;除了在騎者跨上馬背的時候它是馴靜不動外,在它身上從不露出‘土’與‘水’那種沉濁原質的跡象。”[1]123“它是坐騎中之王,他的嘶聲像是君王的號令,它的樣子令人起敬?!盵1]123“一個人若是不能,從云雀升空起到羊群回欄止,用各種不同的言辭贊美我的坐騎,他便是缺乏巧智(wit):這是像海洋一般廣闊的題材;如果你把海岸上的沙粒變成為健談的舌頭,我的馬也是夠他們談論的題目。它值得讓一位君王來談論,更是值得讓王中之王來騎乘;值得令所有的人——無論是我們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放下他們各人的工作而來對它表示驚羨。[1]123有一次我作了一首十四行詩贊美它,是這樣開始的:‘自然的奇跡!’”[1]125“那么是他們模仿我寫給我的馬的那首詩;因為我的馬正是我的情人。”[1]125“讓我覺得很好騎;這才是對于一位好的獨享的佳人所慣用的贊美?!盵1]125“那么也許她是老了,變溫和了;你騎上去的時候,像是愛爾蘭的輕裝騎兵一般,脫下了你的法國褲子,穿著你的緊腿褲?!盵1]125“你要接受我的勸告了:這樣騎的人,如不小心地騎,會要掉進污穢的泥淖里去。我寧愿把我的馬當做我的情人?!盵1]125“但愿把它應得的贊美都馱在它的背上!永遠到不了白晝?明天我愿騎著馬跑一里路,路上鋪滿了英國人的面孔?!盵1]127

      (三)真實形象的暗示

      第三場第7幕在奧爾良公爵與法國元帥的對白中,雖然奧爾良公爵宣稱王太子是勇敢的(valiant),是一位討人喜歡的王子(hee’s a gallant Prince.),全法國最活躍的貴公子(the most actiue Gentleman of France.),但是后者卻完全否認了這一說法,“除了他的侍從之外,誰也沒有看見過他做出勇敢的樣子:那是一種蒙罩著頭的勇敢;一露臉,就要撲動翅膀?!盵1]129(neuer any body saw it,but his Lacquey:’tis a hooded valour,and when it appeares,it will bate.)第四場第2幕表現(xiàn)了王太子、法國元帥(Constable of France)、奧爾良公爵、朗布爾公爵、鮑蒙公爵等在阿金庫爾戰(zhàn)役前的情景,雖然奧爾良公爵嘲笑了王太子的勇敢精神(braue Spirit),王太子說道:“跑起來?。∷屯猎?!(Via les ewes & terre.)” 奧爾良公爵以舞臺上的逗笑作為回應,“沒有別的了么?氣與火元素。(Rien puis le air & feu.)”[1]155法國王太子浮夸地說道:“讓熱血噴進英國人的眼睛,以過多的剛強血氣澆滅他們的眼睛?!盵1]157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第四場第5幕法軍在阿金庫爾戰(zhàn)敗,王太子夸張地表現(xiàn)出氣餒與絕望,“我的命休矣!一切都毀了,一切!永恒的恥辱在我們的頭上嘲笑我們。啊可惡的命運!你不要逃走。”[1]175(Mort Dieu ma vie,all is confounded all,Reproach,and euerlasting shame Sits mocking in our Plumes.O meschante Fortune,do not runne away.)“啊永久的恥辱!我們刺死自己吧。這些勝利者就是我們當初擲骰子打賭的那些可憐蟲嗎?”[1]175

      四、作為刻板印象的法蘭西形象

      在《亨利五世》一劇中,法國形象是英吉利民族(Englishness)的“他者”形象,主要包括法語的已衰落地位、贊美的詩與戀愛中的十四行詩、巴洛克式的夸張語言、法國式行為與風俗(跳舞、戴假發(fā)等)、不恰當?shù)膶τ陌谅龖B(tài)度,法國式吹牛(夸耀)與怯弱等??傃灾扑榈姆ㄌm西形象是一種圖式化的、戲劇化的形象。第四場第1幕亨利王說道:“吵鬧的鄰居可以使我們早些起床,既有益健康,又節(jié)省光陰。”[1]135

      (一)對英語的自豪與被嘲笑的法語

      自從1066年諾曼底的威廉征服英格蘭,成為英格蘭國王,雖然在整個中世紀法國還遠不是一個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法國(諾曼底、布列塔尼、安茹等)與英格蘭即存在一種復雜的、交錯的關系(甚至是暫時的政治聯(lián)盟),法語在1362年以前一直是英格蘭的官方語言,廣泛使用于宮廷、貴族階級、教會和學校中,英格蘭的統(tǒng)治者幾乎都是移民而來的法裔貴族。1417年王室紋章局開始用英語發(fā)出國王的信件,大約1430年,威斯敏斯特樞密院開始在英格蘭王國官方文件中使用英語。換言之,亨利五世時期,法語作為官方語言在英格蘭的地位明顯衰落,相對于英語,已經沒有明顯的優(yōu)越地位。

      1066年諾曼底征服之后,原來盎格魯-撒克遜的貴族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諾曼底新貴。諾曼底征服的直接后果是法語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語言,取代了英語?!赌┤諏徟袝?Domesday Book)記載了諾曼底人在英格蘭所造成的深深傷痕,4 000多位盎格魯-撒克森部族首領喪失了土地,被不足200名新封的法國男爵所替代。這些新領主中大部分是諾曼底人,只有極少是布列塔尼人、弗蘭德人和洛林人。到1086年僅有兩位尚存的較為重要的英格蘭封建領主。由于這些新領主仍然保留著他們在歐洲大陸的封地,結果是英格蘭和諾曼底這兩個過去各自獨立的王國,如今變成了跨海峽的統(tǒng)一政治體(王國),不僅共有一個君主,而且共有一群單一的盎格魯-諾曼底貴族(1)《末日審判書》為手抄本,由英王威廉一世(King William I)下令匯編而成,其抄寫者未具名.King William I.Doomsday Book[M].London,1086.。摩根《牛津英國通史》指出,“從這時起直到1204年,英格蘭與諾曼底的歷史便不可分割的交織在一起了。因為統(tǒng)治諾曼底公國的公爵必須效忠法國國王,因此這也意味著從這時起英格蘭的政治變成了法國政治的一部分。但是英格蘭與法國之間還有著更深一層的聯(lián)系。作為法國人的諾曼底人把法國的語言和文化也帶到了英格蘭。而且我們所談的并不是1066年后的一代人在大量輸入法國特色后又逐漸重新堅持英格蘭特色。繼諾曼底人的征服之后,又發(fā)生了1153—1154年安茹人的征服;雖然這不涉及盧瓦爾河流域的貴族移居英格蘭的問題,但是亨利二世(Henry II Henry Curtmantle,1154—1189)與阿基坦的埃莉諾的宮廷的到來,勢必是法國文化的支配地位得到加強?!薄霸?3世紀的英格蘭,如果說法語有什么變化的話,那就是變得比以前更為重要了……每位受過良好教育的英格蘭人都會三種語言:英語是他的母語;他懂得一些拉丁語;他還會說流利的法語。在這個世界性的社會里,法語至關重要。它既是法律和財產經營上的實際用語,又是詩歌諷刺詩和傳奇文學的語言?!盵8]

      雖然法國公主卡薩琳和亨利五世承認法語是比英語更優(yōu)雅、高貴的語言,莎士比亞卻驕傲地表現(xiàn)了對英語的自豪感,尤其是卡薩琳公主在接受亨利王的婚約后不得不學習英語。第三場第4幕卡薩琳公主和阿麗絲在魯昂宮中[1]101“啊老天爺!這些是壞字眼,粗野,不雅馴,高貴婦女是不宜使用的。無論如何,當著法國的貴族面前,我是不肯念出這幾個字的?!盵1]105第五場第2幕亨利王與卡薩琳,卡薩琳:“我不會說你們的英語。”[1]215亨利王:“我會很高興聽你用不完全的英國語言來承認你愛我?!焙嗬酰骸澳闳垡粋€法蘭西的敵人,那是不可能的,凱特;但是,你若愛我,你便是愛法蘭西的一個朋友;因為我很愛法蘭西?!盵1]219“我的蹩腳法語真是要不得!我以名譽為誓,以純正的英語來說,我愛你,凱特”。[1]223第五場第2幕亨利王:“我們的語言很粗,老弟,我的性情也不柔”。[1]227

      另一方面,法語往往運用在喜劇性的場景中,并成為喜劇性的要素。在表現(xiàn)法國王太子夸耀的語言,往往是英語、法語的混合表達,例如,第四場第2幕王太子的第一句對白:“上馬,我的馬,馬夫!侍衛(wèi)!(Monte Cheual:My Horse,Verlot Lacquay)。”[1]155王太子炫耀巧智(wit)的不恰當?shù)念惐扰c引用成語也是英語、法語的混合表達,“犬有所吐,轉復茹之;母豬方潔,又入泥中:你是任何東西都可以利用?!盵1]125(Le chien est retourne a son propre vemissement est la leuye lauee au bourbier:thou mak’st vse of any thing.)第四場第1幕喜劇人物皮斯托(英格蘭士兵)矯揉造作的用法語說,“誰在那里走動?”[1]139(Qui va l?)第四場第4幕皮斯托、侍童與法國士兵勒飛的對白包含法語,莎士比亞有意表現(xiàn)了法國士兵的怯弱?!拔蚁肽闶且晃浑A級很高的紳士貴族?!盵1]169(Ie pense que vous estes le Gentilhome de bon qualitee.)“??!為了上帝的愛,我求你饒了我吧!我是良好家族的紳士;保全我的性命,我給你200金幣?!?O Ie vous supplie pour l’amour de Dieu:ma pardonner,Ie suis le Gentilhome de bon maison,garde ma vie,& Ie vous donneray deux cent escus.)“我跪下來向你道一千次謝,我認為我很幸運,落在一位騎士手里,我想他是英格蘭的最勇敢最英武最出眾的一位貴族?!盵1]173(Sur mes genoux se vous donnes milles remercious,et Ie me estime heurex que Ie intombe,entre les main d’vn Cheualier Ie peuse le plus braue valiant et tres distinie signieur d’Angleterre.)而皮斯托的語言是英語、法語的混合表達,劇中他被稱為“舊劇中的叫囂的惡魔”,[1]175“啊田老爺一定是位紳士了……啊田老爺,除非你給我一筆龐大的贖金。”(O Signieur Dewe should be a Gentleman:perpend my words O Signieur Dewe,and marke:O Signieur Dewe,thou dyest on point of Fox,except O Signieur thou doe giue to me egregious Ransome.)“是的,割你的喉嚨。的確是。鄉(xiāng)巴佬,除非你給我金幣,亮晶晶的金幣;否則我就用這把劍把你砍死?!盵1]171(Owy,cuppele gorge permafoy pesant,vnlesse thou giue me Crownes,braue Crownes; or mangled shalt thou be by this my Sword.)皮斯托的侍童也曾使用英語、法語的混合表達嘲諷皮斯托,“你跟著這位大營長去吧。我從未聽見過這樣雄壯的聲音發(fā)自這樣空虛的心胸:不過俗話說得好,空洞的器皿能發(fā)最大的聲響。”[1]175(Saaue vous le grand Capitaine? I did neuer know so full a voyce issue from so emptie a heart:but the saying is true,The empty vessel makes the greatest sound.)

      (二)夸張可笑的法國式傲慢

      英軍在克雷西戰(zhàn)役與阿金庫爾戰(zhàn)役大敗法軍,為英吉利民族贏得了足夠的自信與驕傲,尤其是伊麗莎白女王時期英國的迅速強大與初期的繁榮,莎士比亞在劇中有意突出了法國式的傲慢是一種夸張的、可笑的行為。第三場第5幕法國元帥:“我們放棄一切,把我們的葡萄園送給野蠻民族吧。”[1]107布邦公爵:“是諾曼底人,但是私生的諾曼底人,諾曼底人的私生子!……在那港灣錯縱的英格蘭島上買一塊泥濘污穢的田地……”[1]107朗布雷斯爵士:“英格蘭那個島上產生不少勇敢的動物:他們的猛犬有無比的勇氣。”[1]131奧爾良公爵:“一群笨狗!”法國元帥:“那些人確實是像那些猛犬……他們便會像狼一般的吃,像惡魔一般的戰(zhàn)斗?!盵1]131第四場第1幕約翰貝茨:“你們這兩個英國傻瓜,和氣一些;我們對法國人的爭執(zhí)已經夠多了,如果你們懂得計算的話?!盵1]149格朗普雷說道:“小島上來的那批死尸,他們的尸骨是沒有收斂的希望了。”[1]159

      (三)關于法國式的時尚與風俗

      莎士比亞在劇中反復強調法國式的吹牛,尤其是第三場第7幕阿金庫爾戰(zhàn)役之前法國貴族的虛張聲勢。第三場第6幕亨利王嘲笑了法國式的吹牛,“我認為兩條英國人的腿可以押解三個法國人。可是,饒恕我吧,上帝,我竟這樣的夸口!你們法國人的這種風氣把我的這種罪惡給吹脹了……縱然法國國王本人再加上另外一個這樣的鄰邦國王來阻擋我,也沒有用”。[1]119-121第三場第7幕法國元帥也暗示法國式的夸張:“恰似你的馬之承擔你的贊美;若是把你的吹夸卸下一些,它會跑得一樣好?!盵1]127第三場第7幕表現(xiàn)了阿金庫爾戰(zhàn)前的法國式吹牛,即王太子、法國元帥、朗布爾公爵(the Lord Ramburs)、奧爾良公爵等貴族各自的夸耀。法國元帥宣稱:“我有世上最好的一套盔甲。”[1]121奧爾良公爵夸耀地說:“我的馬也有可夸之處。”[1]121元帥則回應道:奧爾良公爵的馬“是歐洲最好的一匹馬”。當奧爾良公爵宣稱王太子盼著早晨的到來,朗布爾公爵用夸張的言辭回答:“他盼著吃英國人。”元帥則嘲諷地回應:“我想他會把他殺死的都吃下去?!盵1]127第四場第2幕奧爾良公爵說:“太陽給我們的盔甲鍍上了金:起來,諸位大人!”[1]155法國元帥以夸張的語氣下達了戰(zhàn)斗的命令:“上馬,諸位英勇的貴族!立刻上馬!只消看一下那一群饑餓的貧民,你們的盛大的軍容就可以攝走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徒剩一個人的空殼。沒有足夠的工作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動手;他們的細弱的血管里沒有多少血,不夠沾污我們的每一把短刀,我們的法國勇士們今天抽出來的刀將因無用武之地而放回鞘里去:我們向他們只消一吹,我們的英勇之氣就會把他們吹倒?!盵1]157

      在《亨利五世》一劇中,莎士比亞對比了英國與法國在時尚與風俗上的差異,卻有意突出了對英吉利民族的自信與榮耀感,暗示英國是自然的、沉穩(wěn)而富于行動的,勝于法國式的浮華夸張與矯揉造作。第四場第2幕王太子回應法國元帥說:“我的情人是不戴假發(fā)的?!盵1]215這暗示法國貴婦人有戴假發(fā)的時尚。第五場第2幕亨利五世對卡薩琳公主表現(xiàn)出更多的英國式自信與自豪,“你會要發(fā)現(xiàn)我是一個很質樸的國王,你會以為我是賣掉田地買一頂王冠的呢。我求愛不會扭捏作態(tài),只能直說‘我愛你’,那么,如果你逼我說‘你真愛我嗎’之外,再說一句別的話,我就詞窮了?!盵1]217“如果你要我為了你而作詩跳舞,凱特,那你是令我受窘了:講到作詩,我既無詞藻,又無節(jié)奏;講到跳舞,我跳起來腿上沒有勁兒,雖然我有相當大的力氣。如果靠了比賽跳蛙,或是靠了渾身披掛縱身上鞍的本領,就能贏得一位小姐,不是我夸口,我可以很快的贏得一位妻子?!盵1]217亨利王自稱是一個樸實而真誠的人,“沒有在別處獻殷勤的本領。那種能說善道的人,固然能寫詩歌的討女人的歡心,也常找藉口遺棄她們?!盵1]219

      五、結 語

      莎士比亞對亨利五世時期的敘述突出了一個繁榮強盛的、短暫輝煌的神話,進而凸顯了被理想化的民族精神。莎士比亞的狹隘的愛國精神使得他夸張了英國人的沉著勇敢等美德,同時也夸張地表現(xiàn)了法國人的浮躁狂妄的缺點。關于法國式吹牛顯然是一種英國式的刻板印象。

      猜你喜歡
      五世勃艮第諾曼底
      論五世達賴喇嘛對西藏繪畫發(fā)展的影響①
      流散、雜糅與英格蘭身份焦慮:愛爾蘭戰(zhàn)爭中的《亨利五世》
      入藏延請五世班禪的使者:蒙古高僧內齊托音二世
      西藏研究(2016年4期)2016-06-05 11:31:18
      勃艮第酒與人
      葡萄酒(2015年8期)2015-05-30 10:48:04
      2015,酒紅色的醉人之美
      勃艮第的秘密風情
      勃艮第紅醞釀輕熟情懷
      女友·花園(2014年11期)2014-11-17 23:50:44
      諾曼底之戰(zhàn)軍力對比
      新民周刊(2014年22期)2014-06-24 22:16:34
      諾曼底的70年
      百家講壇(2014年16期)2014-02-11 11:52:26
      城市變臉
      飛天(2009年1期)2009-02-13 05:31:44
      浦东新区| 井研县| 呼玛县| 永德县| 建平县| 永州市| 台北市| 临海市| 东宁县| 将乐县| 石台县| 江孜县| 陈巴尔虎旗| 阜新| 遵化市| 富川| 周宁县| 玉门市| 白银市| 新闻| 清新县| 宜良县| 石林| 襄汾县| 蒙城县| 报价| 罗定市| 天全县| 洛浦县| 仲巴县| 柳州市| 竹溪县| 芦山县| 化隆| 黎川县| 嘉鱼县| 鄂伦春自治旗| 胶南市| 湟源县| 松阳县| 仙游县|